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勤洗手、打疫苗 防流感

勤洗手、打疫苗 防流感

勤洗手、打疫苗 防流感

許多人都會認為流感在秋冬季節才需要特別注意,但其實流行期一年四季都會產生,但在台灣11月開始是流行期,到了3月就會逐漸下降,也因此政府的政策目前是以在10月就先行施打公費疫苗來達到預防的效果,因為疫苗最快的話,會在兩周後出現效果。

到目前為止,想要預防流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勤洗手,另外要戴口罩的話則建議戴一般的外科口罩即可,在流感流行期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及人潮眾多的地方,若要出入,要戴口罩,作息正常、運動、喝水、飲食均衡來增加自己的免疫力比較不會受到病毒的侵襲,最重要的預防方式則為施打疫苗。

一般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為主,流感也是,但是症狀會較為嚴重,像是發燒會較高燒38~39高燒及時間較久,合併肌肉痠痛,以及精神及活動力較為低落,較容易出現併發重症,像是心肌炎腦膜炎腦炎呼吸衰竭敗血症。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來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D型,只有A型及B型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季節性流感流行,包括A型的H1N1及H3N2兩種亞型,與B型流感病毒的B/Victoria及B/Yamagata兩種系。

感染流感後引起的症狀主要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有部分感染者會伴隨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併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

流感病程演變快速,有流感症狀應立即戴口罩至鄰近診所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出現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血壓低等,請儘速/轉診至大醫院,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若醫師診斷為類流的病人,可在家休養及就醫,多喝水、多休息來增加自身免疫力,以便讓自身恢復健康及免造成傳染。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