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學生疫苗假避免獨處 勿劇烈運動

學生疫苗假避免獨處 勿劇烈運動

學生疫苗假避免獨處 勿劇烈運動

滿十二歲至未滿十八歲學生將於中秋連假後陸續接種BNT疫苗,教育部表示,學生請疫苗假時,請班級導師確認家中是否有人陪伴,避免學生獨處。

因應COVID-19疫情,為降低學生感染風險,衛生福利部和教育部規劃安排年滿十二歲至未滿十八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預計九月廿二日起陸續啟動校園接種。

教育部長潘文忠臉書分享醫師提到接種前後注意事項,施打前要睡眠充足不熬夜,接種當天穿著寬鬆短袖、不空腹、多喝水、心情放鬆,當天若身體不適記得告訴醫師或暫緩接種。

在施打疫苗後,潘文忠也表示,學生應休息十五至卅分鐘,若感覺到不舒服,務必跟老師或醫事人員說,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如接種疫苗後身體仍不太舒服,可申請疫苗假,不會列入出缺勤;如持續發燒超過四十八小時、或出現比較嚴重過敏反應,就要趕快就醫。

教育部也發函給學校,提醒當學生請疫苗假時,班級導師應確認家中是否有人陪伴,避免學生獨處;而教育部也製作「BNT疫苗學生接種前須知」及「BNT疫苗學生接種後須知」二部宣導影片,提供學生和家長參考。

青少年在接種完BNT疫苗之後不要從事激烈運動,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青少年在接種完BNT疫苗後的兩周內勿做激烈運動;若學校要上體育課時則需要視學生施打疫苗的時間點再做適當安排。接種疫苗後四周內如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症狀,應立即就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和教育部安排年滿12歲至17歲青少年預計在9月22日起在校園陸續接種BNT疫苗。

依據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資料,接種BNT疫苗後,曾出現極罕見的心肌和心包膜炎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極少數個案發生接種後2-4週間)。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30歲以下發生率比較高)。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在評估後,BNT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

接種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症狀,像是1.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2.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3.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4.暈厥(昏厥);5.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