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發展遲緩 3歲前治療最佳

發展遲緩 3歲前治療最佳

發展遲緩 3歲前治療最佳

高雄瑞祥醫院的珮珮,在一歲左右時媽媽發現珮珮不僅時常眼神放空、口語發展狀況及行動能力也與同齡孩子相異,於是立刻帶著她經轉介至瑞祥醫院進行動作評估,進而確認有輕微的緩慢現象;復健組長蘇永杰回憶起珮珮的狀況,其中包括了情緒容易崩潰、且口語表達及認知較弱,所以針對她的狀況擬定了專屬的早期療育課程,包含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經由兩年每週兩次積極且持續性的早期療育課程,珮珮對於下口令且完成動作、說話表達及情緒控制皆有明顯改善,如今也能正常上課且與同儕互動良好、詞彙的理解與表達逐漸與同齡兒童相仿,看到珮珮的進步,家長與治療師團隊十分歡喜。

瑞祥醫院陳柏年院長表示,造成兒童發展遲緩並沒有明確原因,以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因子佔最大宗,近年來高齡產婦的比例攀升,而三十五歲以上之高齡產婦發生染色體異常、早產、自閉症等風險也都會增加;發展遲緩症狀可能在出生時就出現,但因為初期難以診斷,若家長未及時發現,將可能會隨著年紀增長變得更明顯與嚴重,建議家長可透過三個小特徵來協助判斷,包括了語言表達慢、指令反應差、眼神易空洞,如有觀察到疑似的狀況家長應盡早讓專業醫療人員介入評估,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治療發展遲緩莫錯過○至六歲黃金治療期,三歲前治療最佳。

物理治療師劉秋儀指出,許多家長知道自己小孩可能有一些發展遲緩症狀,但卻選擇不去面對事實,還會自我安慰「孩子長大就會好」,但很有可能因這句話讓小孩錯過早療的黃金期;建議家長可透過有相同境遇的家屬分享彼此的經驗,千萬不要放棄希望,更不要責備自己。因此,家中小孩如果有發展遲緩的可能性,建議儘早帶至各大醫院的小兒科或復健科,由專業的醫師來做診斷以及後續治療,相信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