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勵志人生] 大學生心理巧調節

大學生心理巧調節

大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時期,他們獨立性強,但自製力弱;情感豐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遠大理想。因此,大學生應隨時隨地加強自我心理的調節,以確保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1、自我意識調節

  自我意識使人能夠認識和體驗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可控制情緒的變化。如一個人的政治意識、道德意識、公民意識以及角色意識等均可對情緒起到調節作用。只有提高自我意識的支配能力,才能保證較高的自我意識水準,發揮正常的自我意識功能。

  2、情感調節

  大學生精力旺盛,情感豐富,常常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如果不良情緒所產生的能量難以釋放,就會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要學會情感調節,使不良情感得到轉化,即將不良情緒帶來的能量引向比較符合社會規範的方向,轉化為具有社會價值的積極行動。

  3、語言暗示調節

  大學生由於知識和閱歷不斷豐富,他們具有獨立思維、獨立意識能力,因而通過科學的運用語言暗示,可解決一些學生的思想問題,在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有積極的作用。

  4、理智調節

  大學生往往好強氣盛,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現過於強烈的情緒反應,每當此時,思維變得狹隘、情緒難以自控。因此,無論遇到什麼事件,產生什麼情緒,都要用理智的頭腦分析並推理,找出原因,從而保持心理平衡。

  5、注意力轉移調節

  轉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必不可少。當你心緒不佳,可以外出參加一些娛樂活動,換換環境,換個想法,因為新的刺激可以忘卻不良的情緒。

  6、合理宣洩調節

  情緒有的可以昇華,有的則不一定要昇華,合理宣洩,同樣可以起到心理調節的作用。但要注意情感宣洩的物件、地點、場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洩,無端遷怒於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後果。

  7、交往心理調節

  交往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社會性需要,不僅是利益和物質的交流,也是情感與思想的交流。因此當你心情不愉快時,不妨向同學和朋友交談傾訴一番,特別是向異性朋友傾訴,會產生良好的心理調節作用。

  8、群體階段性心理調節

  大學生在校四年或五年,各年級時的心理特點不同,要注重不同年級心理的調節。例如,一年級新生剛進入大學,應注意大學生活適應不良的調節;而高年級特別是畢業班學生,應引導他們對未來目標的選定,個人與國家利益之間的捨棄與服從等方面的調適,以保證大學生在各階段均有良好的心理。

  9、審美心理調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人人追求美,社會才顯得更富活力。大學生由於正處於身心發育階段,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注重美的獵取,因此,應引導他們對內在美與外在美的調節。只有高尚的心靈與美好的外部形體相結合,才能形成不俗的氣質和高雅的風度。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