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史上最現代的盜墓者

史上最現代的盜墓者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盜墓之事也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民國初年出現的軍閥盜墓,加重了這股盜墓之風,形成新一輪盜墓高潮。其中以孫連仲盜掘茂陵、孫殿盜掘清東陵這「二孫」為代表。「二孫」之中,則以孫殿英為甚,他使用了破壞性極大、用於現代軍事用途的炸藥,炸開了慈禧的定東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盜得寶物無數,共裝了30車。僅從慈禧陵中盜得的兩個綠皮紅瓤、黑子白絲「翡翠西瓜」,估價在白銀500萬兩。
    孫殿英,名魁元,字殿英,乳名金貴,人稱「孫老殿」,河南永城縣小馬牧集孫家莊人。孫殿英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識一個,戰功也無,但賭技超群,盜墓時和身份是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後被譏為「盜墓將軍」。當時,殿英以剿匪換防為名,進入清東陵搞「軍事演習」,暗中連夜行動,盜掘清東陵。
  據已公開的史料,孫殿英盜清東陵分工嚴明,準備充分。其部將潭溫江師一部負責盜掘慈禧陵、柴雲升師一部盜掘乾隆陵、丁綍庭師一部負責盜掘康熙陵,關於康熙陵的盜掘情況,一說孫部因地下積水作罷,免遭掘難;另一說實際上已被掘開,民國政府調查時有意隱瞞,減輕孫殿英罪過。1945年康熙陵最終還是讓匪兵掘炸開,盜走了大量財寶。
  負責盜掘慈禧陵的官兵最為順利,現場負責的是潭溫江師工兵營營長顓孫子瑜,經晚清遺老蘇必脫林指點,找到慈禧陵的地宮入口。炸開通往地宮的金剛牆後,陪葬品被士兵搬取一空。連慈禧的金絲楠木棺槨也未放過,被劈開,棺內珠寶一掃而空。尚未腐爛的屍體被拖出棺外後又把棺槨移開,盜取「風水穴」中的寶物。生前不可一世的慈禧屍首被扔在角落裡,臉朝下趴著,左手扭轉到後背上,頭髮散亂。聽說慈禧身上穿的戴的藏的都是寶,結果上衣被撕開,襪子、繡鞋被脫下。士兵從她口中取寶珠時,一時性急,將她的嘴都撕裂了。
  乾隆陵寢更慘,後來重新收斂時發現,帝、后、妃共6具屍體僅一具完整,殘骨混亂一處,無法辨認。可憐的「十全老人」,下頦碎裂為二,髮辮及肋骨等皆被拋置在墓門外。
    清帝王陵,中國封建帝王中最後一座皇家陵,文物寶庫,本可避遭劫難的,完好保留給後代子孫,竟然讓一介武夫給毀了。孫殿英的劣行傳出後,舉國震驚,各界強烈譴責,要求追究其法律責任。為逃脫罪行,孫殿英「花錢消災」,用盜得的珠寶上下打點。從乾隆墓中盜得的九龍寶劍、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一批名貴的古玩、字畫等,分別送給了蔣介石、宋美齡;慈禧的枕頭「金玉西瓜」送給了宋子文;另一枚寶劍送給了何應欽;閻錫山則得到了50萬兩黃金。孔祥熙、戴笠等關鍵人物也都分別得了孫殿行賄的寶物,從而得以逍遙法外。
    孫殿英後來當了漢奸,其部變身「和平救國軍」,任偽軍副司令。日本投降後,又變回成了「國民黨先譴軍」。作惡多端的孫殿英未得好死,1947年解放戰爭中,孫殿英在河南湯陰戰場上被解放軍俘虜,一年後病死於獄中。與同有盜墓前科的孫連仲的結局是天壤之別,孫連鍾得善終,1990年才病逝台灣,享年97歲。這與兩人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同有很大的關係,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孫連仲以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軍團長率部星夜馳援,在竇店、良鄉、房山、保定等地進行對日阻擊戰,打死打傷日軍5400人,一舉成就了中華「抗日名將」的歷史定位。
    有件事情順便提一下,據說在孫殿英被俘後,解放軍從他隨身帶的兩隻箱子裡發現了價值連城的珠寶:一個箱裡收藏的玉石西瓜,全是由珍寶玉石做成;另一箱裡收藏的寶劍,劍柄鏤金雕玉,傳是三國時名將趙子龍的遺物… …這些都是從清東陵內盜來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