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給皇帝看病的不一定是御醫

給皇帝看病的不一定是御醫

  明清的太醫院,兼具衛生部、總醫院、醫學院和保健局四種功能。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康熙帝因患瘧疾,服用法國傳教士洪若翰等進的金雞納霜(奎寧)而病癒。光緒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四,法國駐華公使館多德福醫生曾為光緒帝診病開藥。不過太醫院始終是以中醫中藥為主。御醫職責主要有八項:侍直、進御、扈從、奉差、儲藥、祭先醫、診視獄囚、施藥等。其侍直,各以專科,分班輪值,在宮中稱宮直,在外廷稱六直。宮直在御藥房及各宮外班房值班,六直在外直房(如暢春園、圓明園)值班。扈從,皇帝出巡,御醫或奉旨點用,或按班輪值,都給夫馬、車輛裝載藥材,還給賬房需用等物。此外,王府、公主府、文武大臣等,太醫也奉旨前往診病。太醫還給監獄囚犯、瘟疫患者等治病。所以御醫不一定都能給皇帝看病,給皇帝看病的也不一定都是御醫。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