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是這個人成就了孫權和東吳的霸業

是這個人成就了孫權和東吳的霸業

  如果吳國宮殿里傳出陣陣怒罵﹐又傳出段段哭嚎﹐大家就明白是託孤重臣張昭來了。
  孫權和張昭的君臣關係便始於哭。孫策的靈堂上﹐作為接班人﹐孫權跪在棺前﹐一連數日不分晝夜號哭不已。東吳的將軍政客們統統不理軍政﹐陪著孫權一起哭。張昭憂心忡忡地拉起孫權﹐感情亢奮地說道﹕「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孫權這才醒過神來﹐跨上戰馬﹐檢閱三軍。看到連少主公都從悲痛中緩過來了﹐大小官吏即刻各司其職。
  孫權喜歡操弓馳馬﹐同野生猛虎一對一。去打獵時﹐常常騎著馬射老虎﹐老虎也常攀住馬鞍。張昭毫不留情地指責孫權﹐承繼父兄偉業﹐理應厲兵秣馬﹐劍指中原﹐豈能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一旦有失﹐豈不淪為天下笑柄?孫權聽完後﹐連連向張昭道歉﹐但還是不能罷手﹐就命人打造「射虎車」﹐將四壁封死﹐只留下一個方口用於射擊。有時遇到野獸捨命撞車﹐隨從看得膽戰心驚﹐孫權卻樂在其中。張昭認為此舉太過荒唐﹐一次次疾言厲色地直諫﹐孫權卻笑而不答。
  除去狩獵﹐孫權還有一大嗜好﹐就是聚眾飲酒。有一次﹐孫權喝得酩酊大醉﹐便命奴僕用酒灑席上的大臣﹐自己在旁邊看得哈哈大笑。這種極大的浪費﹐令張昭痛心疾首﹐他將孫權比作商紂﹐直言不諱地予以批諷。
  青年時期的孫權對張昭近乎罵諫的直言﹐儘管憤憤不平﹐卻往往一笑而過。稱帝後﹐孫權的控制欲極度膨脹﹐聽不得絲毫逆耳忠言。即便如此﹐張昭還是我行我素﹐每次上朝都敢於挑釁孫權的權威抉擇﹐常常以直言逆旨。到後來﹐孫權一聽張昭求見﹐直接贈以閉門羹。
  公元232年﹐孫權誤信公孫淵的花言巧語﹐幻想同遼東聯合﹐夾擊魏國。正當孫權對滿朝文武憧憬北伐滅魏﹐一統天下時﹐張昭突然站出來打斷孫權﹐斷言公孫淵為人狡詐﹐不可輕信﹐吳軍若貿然出動﹐必定損兵折將﹐有去無回﹐到頭來只能是自取其辱。
  孫權尚在美夢中﹐突然被踹醒﹐自然怒不可遏﹐甚至拔出佩刀﹐指著張昭吼道﹕「吳國士人入宮則拜見我﹐出宮則拜見先生﹐我敬重你可以說是已經到了頂點了﹐你竟敢屢次公開牴觸我!」
  張昭一動不動﹐眼睛直勾勾望著孫權﹐語重心長地說道﹕「老臣本來可以一言不發﹐安享晚年﹐只是太后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說完﹐張昭滿是褶皺的臉上老淚縱橫。孫權當即擲刀於地﹐撲向張昭﹐相擁而泣。
  儘管如此﹐孫權還是不顧張昭的善諫﹐遣使遼東。結果公孫淵臨陣倒戈﹐斬殺吳使﹐令東吳在與魏國的博弈中陷入被動。張昭一氣之下﹐掛印回家了。孫權多次派人前去撫慰張昭﹐張昭拒不復出。一怒之下﹐孫權決定採取非常措施。他聽說古人有放火燒山以求賢才的先例。於是命人焚燒張府的大門﹐可張昭卻把門關得更緊了。無奈之下﹐孫權令待命已久的救火隊極速滅火﹐然後親自登門扶起張昭﹐並用御車將其載回宮中。
  公元236年﹐81歲的張昭與世長辭。孫權素服臨吊﹐親賜諡號﹐並感慨道﹕「孤雖貴為天子﹐但與張公言﹐卻不敢肆無忌憚。」事實印證了一切﹐張昭死後﹐孫權迅速陷入妄自尊大的深淵﹐從一位年輕的賢君﹐淪為果於殺戮的魔王。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