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揭密欺騙上千年的“三顧茅廬〞

揭密欺騙上千年的“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這一成語出自古典小說名著《三國演義》,其第三十七回的回目是:「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由於這部小說的廣泛傳播及帶來的巨大影響,“三顧茅廬〞一詞家喻戶曉,已然成為禮賢下士的代名詞,其中“顧”為「拜訪」之意並無爭議。但近讀謝質彬先生發表在《文史知識》上的《三顧茅廬的確切含義》一文(下稱謝文),釋“顧”為「問」,使“三顧茅廬”變成了“三問茅廬”,解構了該詞深遠而獨到的文化意義,對此筆者實在難以苟同,故不揣淺陋,稍加辯駁,以正視聽。
  首先,謝文考證“顧”字古有「詢問」、「咨詢」之義,並舉《國語.晉語八》中范宣子昔者吾有訾柘也,吾朝夕顧焉句,以及韋昭注顧,問也為證。誠然,“顧”字確有「問」的含義,後來的同義複詞「顧問」可以佐證,但並不等於這一義項在後世一直經常地使用。
  “顧”字的本義和基本義是「回頭」,如《詩.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怛兮。」毛傳:「回首曰顧。」所以,「顧問」本來應是「回頭問(身邊之人)」的意思,而「問」義當是後來才衍化出來,而且似乎並不經常使用,甚至秦漢以後,該義項大概就僅存在於「顧問」一詞中了,如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李杜列傳第五十三》:「一日朝會,見諸侍中並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顧問者,誠可歎息」,並相沿至今。以此觀之,謝文所舉《國語》乃戰國時編纂,不能證明漢魏以後「顧」的「問」義還在使用(同義複詞的顧問除外),也就是說《國語》的這個例子,很難證明三國時諸葛亮《出師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顧」字使用了「問」的意義。況且,謝文僅舉了《國語》中的一例,而下面對「謀」和「訪」義的大段考索,則與「顧」的「問」義無涉。
  其次,為了論證「顧」不是「拜訪」之意,謝文說:「劉備三顧茅廬的動機和目的,不是一般禮節性的探望和拜訪,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去邀聘諸葛亮為軍師的」。可是我們很難想像,兩個素未謀面的人,一個因為某種需要第一次去會見另一個,難道不屬禮節性的探望和拜訪?又說劉備不是一開始就想去邀聘諸葛亮為軍師,何以為證?
  動亂年代是人才爭奪最激烈的時代,各路軍閥紛紛延攬人才,曹操在兗州就多次發佈求賢令,讓大家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尤其劉備人才匱乏,屢戰屢敗,難道對此就無動於衷?當他得知身邊有伏龍、鳳雛之類的人才,大概不會僅僅想去咨詢一下而已吧!《三國誌.諸葛亮傳》說:「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可見劉備是很重視人才的。對徐庶如此,況乎諸葛亮!所以,謝文所謂劉備開始毫無邀請和收攬諸葛亮之意,當屬無稽之談。
  第三,聯繫現存史料,如果細揣當時語境,認真玩味詞意,「顧」只能是「拜訪、拜望」的意思,不能解釋成「咨詢」或「詢問」。《三國誌.諸葛亮傳》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
  徐庶引薦諸葛亮,劉備因為不太了解,讓徐庶自己把他招來,徐庶反對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其中「就」,乃「去」、「往」之意;「致」,乃招引、招來之意。可見劉備主要不是想咨詢諸葛亮,而是想收攬諸葛亮。至於如何收攬,徐庶反對直接招引,而主張劉備主動去見。故此,下文「將軍宜枉駕顧之」的「顧」,當和「致」意相反,和「就」意一致,只能是「前去拜望」之意。
  無獨有偶,《三國誌》中還有一個類似事例,可以互證,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魯肅因為瞧不起呂蒙,經過呂蒙的駐地不想見他,別人勸他說,呂蒙已經今非昔比,不能拿老眼光看他了,魯肅於是就到呂蒙那兒去了。此處「君宜顧之」、「遂往詣蒙」,與《諸葛亮傳》「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句式、用法基本一致。而聯繫上下文,魯肅連和呂蒙面都不願意,更不用說談話了,可知「君宜顧之」的「顧」,也只能解釋成「拜訪、探望」,而非「咨詢、詢問」。
  再看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謝文認為此處「顧」和後面的「咨」都是問的意思。若照此解釋,「三顧」一句,便只能翻譯成「三次在草廬中咨詢我,向我咨詢當世的事情」,明顯地語意重複,極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而按照一般習慣的翻譯:「(先帝)三次到草廬中拜訪我,向我咨詢當世的事情」,則前後連貫,語意表述十分清晰。由此可知,謝文的說法很是不通。
  再看其下面所舉的例證,杜甫《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謝文認為「三顧頻煩天下計」當釋為「頻煩三問以天下計」,殊不知古典詩詞詞語組合尤為注重簡約含蓄的美學原則,往往使用跳躍性思維,未必主謂賓一應俱全。該詩句省略的恰恰是謝文所稱的「問」字:「三顧頻煩(問)天下計,兩朝開濟(用)老臣心。」再者,由於上下兩句對仗,「三顧」只能是「三顧茅廬」的簡稱,是名詞性詞組,和下句「兩朝」對應,如果把「顧」解釋成動詞「問」,試問如何與「兩朝」相對呢?因此,謝文以杜詩證明自己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最後,作為一個固定語彙,我們所認為的「三顧茅廬」,主要是來自元明時期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而非更早的《三國誌》或《出師表》等文獻史料,後者僅僅是該術語的濫觴罷了。《三國演義》用了近兩回(三十七回、三十八回)的篇幅,寫劉備三次拜望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尋訪都無功而返,沒有見到諸葛亮,只有第三次才如願以償,這次劉玄德不恥下問,諸葛亮則隆中對策。由此可知,「三顧茅廬」僅有一「問」,何談「三問」茅廬?
  綜合以上四點,謝先生釋「顧」為「詢問、咨詢」,以「三顧茅廬」為「三問茅廬」顯然有失允當,而《漢語大字典》、《辭源》、《漢語大辭典》等解釋為「拜望,探訪」之意,正確性毋庸置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