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梁武帝佞佛而亡國的警示

梁武帝佞佛而亡國的警示

  漢代名相蕭何,因輔弼劉邦,便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典故;而他的第二十五世孫蕭衍,文韜武略,堪稱翹楚,卻因晚年迷信佛教,政務鬆弛,以致國之淪亡,死於非命。可以說,梁武帝是中國第一個極端信佛的皇帝,也是因為佞佛而成為亡國之君的第一人。
  梁武帝蕭衍(464~549),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裡人(今江蘇常州市武進區西北),是南梁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其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丹陽尹知事,母張尚柔。南齊中興二年(502),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登上帝位後,他在執政前期曾創造了良好的業績。他矯正前朝的諸種弊端,鼓勵學術,減輕人民負擔,勤政愛民,虛心傾聽民間的呼聲,使國家一度政局穩定,國庫充足,文化繁榮。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頗有政績,可惜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餓死於台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
  梁武帝本是一個多才多藝學識廣博的學者型皇帝。他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因此,達到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博學能文,精通音樂、書法,年輕時曾與謝眺、沈約等名士一起被譽為「竟陵八友」,是當時文化界的名人。躋身於官場後,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可以說是堪稱翹楚。尤其即位之後,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以致他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的成就,極為突出。
  蕭衍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奪取帝位後,曾改定「百家譜」,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選,又立國學,招五館生,不限門第設立雅館、士林館等。據《梁書》記載,梁武帝蕭衍為了廣泛納諫,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覺得自己的才能未盡其用,可以往肺石函裡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給國家提什麼建議,可以往謗木函裡投書。蕭衍還下令頒行新歷《大明歷》,此歷由著名學者祖沖之於50年前劉宋大明年間制定,相當精密,直到此時才得以頒布發行。由於蕭衍的勵精圖治,南梁初期社會獲得了比較好的發展。
  在用人方面,他廣泛納諫,善用天下良才,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廉,經常親自召見他們,訓導他們遵守為國為民之道,清正廉明。為了推行他的思想,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激勵官吏清明治世,官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因此,後人評說梁武帝,無論文治還是武功,皆無與倫比,在其之前,惟漢武可比,在其之後,有康乾過之。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飽讀詩書、富有睿智的國君,由於創業有成、守業無成,開了開國之君就使得朝代更替的先河。這一切,都與他信佛、佞佛有著不可擺脫的千絲萬縷干係。
  翻開歷史,我們知道,南北朝時期,民族混戰,天下分裂,北方少數民族屢屢南下,漢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並在一片混戰的局勢中迅速傳播開來,貧民百姓將它當作乞求來生的期望和寄托,達官貴族將它當作逃避現實的借口和托辭,朝廷更是屢屢將佛教定為國教,廣建寺廟,重金資助,從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興盛局面,僧尼數量也大大增加。
  其中,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梁武帝的所作所為,有不可小視的作用。他立佛教為國教,在全國大建寺廟,廣收僧人,唐朝詩人杜牧說,南朝四百八十寺,一點也不為過。為了將佛教演變為教化萬民的信仰,梁武帝以身作則,親自受戒。在世俗世界裡,他是國家的皇帝;而在佛的世界裡,他是修行的菩薩,完全放下皇帝架子,以普通僧人姿態,帶頭遵守佛門清規戒律。
  梁武帝幹出的最為驚世駭俗之事,當屬他不顧社稷安危、不顧朝臣反對,四次捨棄皇帝的權威和尊嚴,不當皇帝,捨棄自己的肉身,去廟裡當起和尚。皇帝捨身為寺奴,而國又不可一日無君,大臣們急得團團轉,只得湊足錢財為他贖身,一共花費四萬億。因此,梁武帝疏於朝政,致使國事荒廢;又由於他的事佛之舉,浪擲了不知多少國家財力,造成國力衰退。
  曾有人指出,梁武帝是假借出家當和尚而大肆斂財,筆者未見正史,不敢妄加評論。只是覺得,作為一名帝王,在封建帝制國度裡,似乎沒有必要去為了財富出家。畢竟,在當時環境裡,可以說國家就是他個人的,國家財富也盡歸其所有,犯不上為了金錢「委屈」自己。若說他對佛教極為癡迷,倒是可信度很高。
  梁武帝癡迷佛教後,不由得會對那些奸佞之徒法外開恩,幻想施與佛心,能夠改變現狀,殊不知卻事實上在姑息養奸,禍害國家和民眾。梁武帝有個弟弟叫蕭宏,奢侈無度,暴斂無厭,斂收錢物三億萬,梁武帝知道後,也不追究;即使蕭宏和自己的女兒通姦,也不聞不問,還升了蕭宏的官。如果說,梁武帝對弟弟蕭宏是寬容,那對侄兒蕭正德簡直到了縱容的地步。就算蕭正德叛變投靠了北魏,還是一再赦免他,最後,正是蕭正德和侯景一起,成了他自己和帝國的掘墓人。
  說到這裡,我們不能不提一下「侯景之亂」。侯景之亂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八月,東魏降將侯景勾結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當時正值梁朝政務鬆弛,防備鬆懈之際,侯景軍隊很快就包圍了台城,次年二月,因兵盡糧絕,台城陷落。梁武帝被軟禁後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公元552年,梁元帝蕭繹派大將王僧辯、陳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敗被殺。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五年,在此期間,各方勢力連年混戰不止,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死亡無數,千里之內罕見人煙,整個社會經濟遭受到破壞性的打擊。此後不久,南朝梁滅亡。
  這是一般流傳的蕭衍餓死的說法,但有人認為他並非餓死。據《資治通鑒》記載,侯景攻破南京後,進宮面見梁武帝蕭衍,「入城見武帝於太極殿,以甲士五百人自衛,帶劍上殿拜謁」,蕭衍神色自若,對侯景說:「卿在戎日久,無乃為勞。」讓人帶他到三公的座上。侯景非常惶恐,便對左右說:「吾踞鞍臨敵,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見蕭公,使人畏懼不已!」也就是說侯景攻破皇宮見到梁武帝時非常恐懼,被梁武帝的從容自若鎮住了,於是便把他軟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見他。後來侯景派王綸給蕭衍送去了幾百粒雞子讓他吃,因此梁武帝不可能是餓死的。
  關於梁武帝之死,《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說梁武帝生病久了覺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於是大喊「呵呵」數聲而死。根據這段記載,蕭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說明梁武帝並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說明他並非肚子餓,而且送去的雞子有數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東西一定都齊備。其實當時梁武帝已經八十六歲,眼見國破家亡,惡人橫行,禁不住憂憤成疾,而自身又被軟禁,無人搭理照料,因此病情日益惡化,最終死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梁武帝到底是餓死的還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經很難明察,因為時隔久遠,而且當時蕭衍是被軟禁,身邊人員稀少,關於他的行蹤不可能有很準確的記載。但無論他是餓死還是病死,自身都要負主要責任,因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於侯景之亂,而侯景之亂則是由於他過於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廢弛,國庫虧空,老百姓民不聊生,從而對朝廷心生怨恨。據《梁書》、《資治通鑒》記載,侯景從採石渡過長江的時候,兵馬總共只有八千多人,到攻破台城時卻已經發展到十幾萬人了,也就是侯景在南朝是得到百姓的強烈擁護的。而百姓擁護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揚的,蕭梁沉溺佛法、僧尼氾濫,朝綱廢弛、民生凋敝。雖然侯景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卻在客觀上迎合了百姓的要求,因而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所以迅速打敗了南梁的三十萬兵馬,讓梁武帝蕭衍成為階下囚。可見梁武帝崇信佛法,並四次捨身侍佛並沒有獲得佛祖的保佑,反而落了個國破身亡的結局。
  對梁武帝死因,我們不再多探討,已有太多的專家學者研究過。今天我們之所以談及梁武帝,僅想就他何以會從一個頗具作為的君主,最後落得個不得善終的下場這一歷史典故,談談官場之人應當如何看待喜好、怎樣處理愛好的問題。
  現代人在物質生活漸漸富裕的情況下,精神追求也愈加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這本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但梁武帝的人生軌跡及其先盛後衰教訓,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萬事皆有度,不可癡迷,不能沉湎。尤其是不能為了喜好或愛好而把職業當副業,用原則作交易,甚至於沉湎其中無法自拔。
  這樣的例子在古代有,在現代也屢見不鮮。現實中,不是有官員以愛運動為由,笑納上百萬一張的高爾夫會員資格嗎?不是有幹部以喜好收藏為名,收受名畫古玩後被人美其名曰「押賄」嗎?不是有領導以欣賞美色為好,把「孝敬」公關的、「上門」自薦的或「獵艷」收穫的等途徑得來的美女盡收「帳下」嗎?
  這些舉動、這般行為,與梁武帝的一心信佛佞佛雖有形式上的不同,但本質上並無二致,其後果都是「殊途同歸」。輕者敗壞形象、損害道德,重者誤國傷民、侵蝕事業。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神仙,更不是聖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軟肋。長處自不必多說,而軟肋不可不多加保護。軟肋在醫學上院指胸腔的肋骨,依靠軟肋擴張可以幫助呼吸,但其特點是脆弱,容易斷裂。如今多形容人或事的薄弱環節。一般人們都知道,護好軟肋等要害部位,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命。
  領導幹部的軟肋在哪裡?賴昌星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不怕幹部面子硬,就怕幹部沒愛好。」事實確實如此,正是由於抓住了幹部們的種種愛好,賴昌星才把他們一個個拉下水:貪財的送金錢、小車,好色的進紅樓、養情婦,貪權的幫著陞官晉職,靠著錢、色、權這些「常規」手段,楊前線、趙克明、蔡海鵬、盧遠征等人相繼下水,最終滑入無法自拔的泥潭,葬送了政治生命和大好前途。
  由此可見,梁武帝佞佛而亡國給我們的警示,就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時時牢記兩個「務必」,一是務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自覺抵制金錢、美色的誘惑,遠離不健康的「愛好」;二是務必時時處處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小心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本來健康的愛好,護好自己的「軟肋」,防止「糖衣炮彈」從此攻入。
  歷史總有許多相似之處,關鍵是看我們怎樣去領悟真諦、去辨別是非、去汲取教訓。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