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 高技術助美軍贏得「薩德爾城之戰」

高技術助美軍贏得「薩德爾城之戰」

薩德爾城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部,住有大約200萬什葉派阿拉伯人,是什葉派神職人員、政治領袖穆克塔達·薩德爾的重要根據地。多年來,這裡一直由什葉派反美武裝「邁赫迪軍」控制。

    今年5月,駐伊美軍協同伊軍警贏得「薩德爾城之戰」。美國媒體認為,這是伊安全局勢近期好轉的原因之一。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10月披露,在那場激烈的戰鬥中,美軍憑藉無人駕駛飛機、高清攝像機等高技術武器,採用遠程遙控攻擊戰術,方得以擊退反美武裝進攻,建起「隔離牆」,幫助伊軍警獲得薩德爾城控制權。

    「隔離牆」

    去年3月起,什葉派武裝人員不斷從薩德爾城向臨近的伊政府和美國使館所在地「綠區」發射火箭彈和迫擊炮彈,造成美國外交人員和僱員死傷。

    「每天不是一枚、兩枚火箭彈從薩德爾城打來,而是20枚到30枚,」美軍陸軍中校約翰·霍特說。

    美軍計劃清剿薩德爾城內武裝人員。屬於什葉派的伊總理努裡·馬利基躊躇再三,終於決定清剿「邁赫迪軍」。

    「那些隱蔽在薩德爾城內的武裝分子將導致他領導的政府更加不穩定,」新任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雷蒙·奧迪爾諾說。

    今年3月25日,馬利基下令伊軍警向盤踞在巴士拉、薩德爾城等地的「邁赫迪軍」發動進攻。戰火迅速蔓延,美軍很快由提供火力支援變為直接參與戰鬥,協助伊軍佔領薩德爾城南部街區。

    霍特指揮的一營美軍在那裡遭到什葉派武裝人員阻擊。對方攻勢持續增強。「每天都有20、30甚至40個新來的傢伙朝我們發動攻擊,」霍特回憶說。

    這支美軍負責用巨大的T字型鋼筋混凝土塊搭建一堵「隔離牆」,徑直橫穿薩德爾城,以在這堵牆和「綠區」間製造一個足夠寬的緩衝區,阻止火箭彈襲擊。

    戰鬥一觸而發。武裝人員狙擊手射出的子彈幾乎從四面八方射向美軍,美軍以坦克重炮還擊。「我們在這場戰鬥中大概發射了800發坦克炮彈,」霍特說,「伊拉克戰爭開始以來我們從沒有發射過這麼多炮彈。」

    「這堵T型隔離牆就像一塊磁鐵,吸引了薩德爾城內所有壞小子,」他說,「這或許是我們在薩德爾城兩個月期間最激烈的一場戰鬥。」

    「我們得一塊一塊地將混凝土塊搭起來,而不是簡單地將混凝土塊堆成一堆。這堵牆每建起1英吋,都會有一次交火。」

    陸軍中校布賴恩·艾夫勒描述現場情景說,美軍士兵需要徒手爬上梯子,將起重機鉤子從混凝土塊頂端的鋼筋上解下,這時他們就會暴露在武裝人員火力下,他的部隊就負責火力掩護。

    「敵人使用了他們擁有的所有武器,試圖在我們上牆作業時攻擊我們,」霍特說,「那真是步步殺機,幾乎每個小時都有交火。」

    有一天,武裝人員火力特別猛烈,只有8塊混凝土快吊裝成功。

    「掠食者」

    為盡快建好隔離牆,美軍召喚援兵提供側翼掩護——美軍精英「海豹」特種部隊狙擊手、F—18型「大黃蜂」式戰鬥轟炸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相繼而至,但真正起作用的,卻是以無人駕駛飛機為代表的高技術武器。

    這種無人駕駛飛機的英文縮寫為UAV(無人飛行器),配有經過改裝的高清攝像機,可以清楚在夜間或透過雲層、煙霧發現敵人行蹤。因此,UAV可以發現某個正在抽菸的敵人,或那個人身旁放著什麼武器。它還配有傳感器,能夠監聽敵方電波聯絡,辨認出電台位置。

    「2003年(伊戰發生)時,我們現在擁有的新武器還沒有裝備到所有部隊。我們當時有一些高技術武器,但沒有UAV,」奧迪爾諾說。

    在薩德爾城,美軍配合使用了兩種UAV。第一種UAV名為「鬼影」,武裝人員發射火箭彈或迫擊炮彈後20秒到30秒,「鬼影」就能鎖定並跟蹤他們,觀察他們的行蹤,確定他們下一次會在哪裡發動襲擊。

    隨後,另一種名為「掠食者」的UAV出動。「掠食者」裝備有「地獄火」對地導彈,根據「鬼影」提供的信息,它的攝像機迅速捕捉到地面實時畫面。

    美軍公佈的視頻顯示,一輛卡車被「掠食者」發射的「地獄火」導彈擊中後不久,一群武裝人員衝上來,從卡車殘骸中找出一根迫擊炮筒,將炮筒放到另一輛車上,然後駕車駛向一片開闊地帶。

    「掠食者」旋即鎖定那輛行駛中的汽車,發射另一枚導彈。美軍說,導彈炸死車中兩名武裝人員,並摧毀那根迫擊炮筒。

    這堪稱一場遠程遙控戰爭。美軍一邊修築隔離牆,一邊在地面操縱UAV定位並殺傷武裝人員火箭彈襲擊小組。美軍士兵將這一過程稱為「發現敵人,定位敵人,消滅敵人」。

    這也是美軍首次在營一級的戰鬥中使用UAV。「一切均交給營指揮官處理,在這場戰鬥中首先用來對付來自隔離牆以北街區的襲擊小組,」霍特說。

    「他們曾經每組有20、30個人,現在減少到每組4到5個人,有些時候只有一到兩人,」他說,「『掠食者』和『鬼影』能力非凡,能夠察覺敵人,尤其是對方發射火箭彈後。」

  新戰術

    UAV還為美軍提供了革新戰術的機會。由於「掠食者」飛行高度超過3千米,噪音很低,難以察覺,美軍得以「放長線釣大魚」。

    霍特說,一般在一輪火箭彈或迫擊炮彈襲擊後,所有獨立行動的武裝人員小組會集中到某地,與他們的指揮官會合。

    「某些情況下,我們會等上4、5個甚至10個小時,進行監視,因為我們暫時不想殺掉某個傢伙,而是希望找到整個武裝組織。實際上,他們會收拾好發射裝置,駕車前往另一個地點,就剛才襲擊行動的效果進行評估,」霍特說。

    美軍公佈的另一段視頻顯示,武裝人員在發動襲擊後前往一處事先約定的地點,就剛才的襲擊進行評估,討論新的襲擊計劃,而美軍正對此進行追蹤。

    「因此,一旦他們到達那個地點,我們就開始監視。有時需要花上6小時、8小時、10小時來等待。也正是有了『掠食者』,我們才能做到這一點。它就像真正的食肉動物那樣,監視自己的撲殺對象,」霍特說。

    時機成熟時,美軍發出指令,「掠食者」發射導彈,直接炸燬武裝人員聚集的房屋。

    美軍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也採取類似戰術。這支秘密部隊被稱為「第17特遣隊」,專門配有「掠食者」,在伊拉克情報人員配合下,突然實施空襲或空降,將隱身在隔離牆以北街區平民中的武裝人員指揮官「斬首」。

    借助UAV和高清攝像機,美軍指揮官還能以所謂「持續監視」的方式,看到或定位整個戰區的情況,判斷敵方下一步可能採取的戰術與行動模式。

    例如,霍特和部下通過「鬼影」觀察到,武裝人員埋下大約300枚路邊穿甲炸彈或簡易爆炸裝置(IED)。因此,他們決定在戰鬥初期動用裝有加厚型防護瓦的坦克和「布拉德利」戰車。

    霍特說,這一招非常有效,坦克和戰車先後碾上120枚IED,但車內乘員均安然無恙。

    致勝局

    無人駕駛飛機追蹤打擊迅速遏制住反美武裝襲擊勢頭。

    在「鬼影」和「掠食者」持續打擊下,武裝人員從隔離牆以北街區發動的襲擊從每天60次驟降至每天3到4次。

    霍特說,至5月底,有多達40名武裝組織指揮官逃離薩德爾城。

    靠著UAV、激光照相等高技術武器和人力、機械修築起來的隔離牆,美伊聯軍終於贏得「薩德爾城之戰」。

    薩德爾派5月10日與伊政府達成停火協議,伊安全部隊當月20日進駐薩德爾城。薩德爾本人則於8月底下令「邁赫迪軍」無限期停火。

    這場戰鬥共歷時8周。美軍地面部隊從初期700人增至2000人,而反美武裝大約為4000人。

    美軍估計,大約700名武裝人員被打死,6名美軍士兵陣亡。

    T型隔離牆在這場戰鬥進入尾聲時完工,將薩德爾城約四分之一街區分割開來。「它長約4000米,接近兩英里,這正是薩德爾城實際寬度,」霍特說。

    當地居民要穿越隔離牆,必須通過一些出入口,來回都得接受檢查。奧迪爾諾說,這些出入口實為檢查站,「通常只要出示一下身份證件即可。它的最大功能是限制武裝人員行動」。

    不過,當地商人對隔離牆並不感到高興。一名商人說,他們感到這堵牆將他們和薩德爾城的另一邊隔離,影響他們做生意。

    「當薩德爾城可以部署更多伊安全部隊時,我們就會將牆拆除,」奧迪爾諾說,「當務之急是防止武裝人員重返薩德爾城。這需要時間。目前局勢依舊脆弱。」(完)

    關鍵詞:薩德爾城(Sadr City),「掠食者」(Predator)

    相關鏈接:伊拉克——美軍高技術武器試驗場

    從1991年海灣戰爭到2003年至今的伊拉克戰爭,從最初的「戰斧」式巡航導彈、貧鈾彈、石墨炸彈,到後來的無人駕駛飛機、聲波武器,伊拉克儼然成為美軍高技術、新式武器絕佳試驗場。以下是幾種美軍投放到伊拉克戰場的高技術武器:

    ——防暴喇叭:這是一種強力擴音器,大小如同衛星接收器,由電腦控制,它所發出的高達145分貝的高頻聲波輕則讓人感到不安,重則能導致耳聾甚至取人性命,用來控制暴亂和制伏武裝人員。

    ——熱鋇炸彈:這種炸彈能使空氣燃燒,產生強大的衝擊波,從而將整棟建築夷為平地,用於殺傷藏匿於建築中的敵方人員。

    ——「死神」無人駕駛飛機:它的速度為每小時48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達1.5萬米,均是「掠食者」的兩倍,航程達3000公里,為「掠食者」的9倍。「死神」可攜帶4枚「地獄火」導彈及2枚225公斤炸彈,總載彈量達1.5噸。地面人員可以在1萬多公里遠的地方操縱「死神」,實施遠程遙控攻擊。然而,儘管美軍武器以精確制導著稱,駐伊美軍也一貫宣稱打擊目標為武裝人員和恐怖分子,但仍免不了對平民的所謂「誤炸」、「誤傷」。相關數據顯示,伊戰5年多來,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少則15萬,多則高達66萬,而美軍死亡人數也已突破4000。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