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三國東吳重臣張昭

三國東吳重臣張昭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治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著名政治家。官至輔吳將軍,謚曰文侯。
  張昭少時好學,博覽群書。二十歲時拒絕應試孝廉而與名士王朗等人討論時事,深受陳琳賞識。結交推薦諸葛瑾等人才。東漢末年張昭避亂揚州。孫策舉事時,張昭出任長史、撫軍中郎將。孫策器重張昭,有關文武之事均由張昭辦理。孫策死時將孫權托付給張昭,張昭則盡力輔佐孫權,迅速穩定了民心士氣。張昭敢於直言諫議,曾因違背孫權意願而一度不讓他朝見。孫權稱帝之後,張昭因年老多病而辭官,著有《論語注》。嘉禾五年(236),張昭去世。孫權素服弔唁。
  論張昭序昭這個人,是三國歷史上值得研究的人物。一方面他受孫策托孤之恩,為東吳政權的草創、建立、穩定都做出過突出貢獻,孫策把張昭看作是「謀主」,「待以師友之禮」;孫權尊稱他為「張公」、「待張昭以師傅之禮」、「待遇尤重」。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張昭在東吳政權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陳壽稱讚張昭「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為己」;而另一方面,張昭又被孫權諷刺「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弄的這個名滿天下的東吳重臣「大慚,伏地流汗」;屢次和孫權發生衝突,甚至到了「土塞其門」、「燒其門」的地步;七、八十歲的年紀還要受到諸葛恪這個後生晚輩的戲弄;雖然是眾望所歸,但是卻一直做不了丞相一職,最後只能是「上還官位及所統領... ...在裡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這又體現出張昭最後的結局是個悲劇。
  兩朝元老、名滿天下的張昭,為什麼一生中的命運竟然如此變化、反覆呢?
  張昭早年十分好學,少年時就博覽群書,同琅邪趙昱、東海王朗等人在當地很有名氣。弱冠之時被州郡察舉為孝廉,但是張昭並沒有接受,反而和王朗等人一起公開討論君王避諱的事情,並和當時的汝南主簿應劭展開筆墨之爭,得到州里名士陳琳等人的稱讚,由此名氣大振。徐州刺史陶謙舉薦張昭為茂才,張昭還是不去。估計是張昭在這個過程中處理的不好,弄得陶謙以為張昭是看不起自己,一氣之下就把張昭給抓了起來,幸好由於趙昱等人的極力營救,張昭才得以釋放。但是直到張昭被孫策納入麾下的十幾年時間,張昭一直是隱身於山野之間,並沒有在仕途方面進行發展。這和當時紛亂的局勢及清流名士的風氣有一定的關係。不過在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張昭的性格應該說已經基本定型。這也就是後來陳壽在《三國誌·張昭傳》中所提到的:「忠謇方直,動不為己;而以嚴見憚,以高見外。」這種性格對於張昭一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漢代末年,天下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見《三國誌·張昭傳》」。這個時候,正是曹操東征徐州的時候,為了躲避戰火,張昭和母親一起離開了故鄉,來到江東。不久,他被東吳的第一代創始人孫策招至麾下,從此走上了後漢三國的歷史舞台。這個時間,最遲也在興平四年(194)以後,張昭的年齡已經超過38歲了。前面提到,徐州刺史陶謙舉薦張昭,而張昭是置之不理,為什麼孫策能夠獲得張昭的青睞呢?這個問題在史料中沒有提到。不過我們可以進行一些猜測。陶謙舉薦張昭,張昭因為不買帳而被陶謙給抓了,但是到陶謙死後,張昭還專門寫了一篇祭文來悼念他。其文曰:「猗歟使君,君侯將軍,膺秉懿德,允武允文,體足剛直,守以溫仁。令舒及盧,遺愛於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賴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寧。唯帝念績,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啟土溧陽。遂升上將,受號安東,將平世難,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喪覆失恃,民知困窮。曾不旬日,五郡潰崩,哀我人斯,將誰仰憑?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嗚呼哀哉!」
  從這段祭文的內容分析,張昭對於陶謙管制徐州時期的功績還是比較欣賞和敬佩的。同時對後來徐州局勢的混亂充滿了悲傷和憤怒,說明張昭對於天下太平、遺愛於民、甘棠是均充滿了憧憬。這也就為日後加入孫策陣營埋下了伏筆。這也就好像後來的諸葛亮,不是不想入仕,而是在等待時機。而一心想平定江東的孫策也基本上符合張昭的入仕條件。《三國誌·孫策傳》記載,孫策之前在江東時,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咸向之;同傳注引《江表傳》載:「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聲譽發聞。有周瑜者,與策同年,亦英達夙成,聞策聲聞,自舒來造焉。便推結分好,義同斷金,勸策徙居舒,策從之。」這都說明孫策在當時已經有良好的名聲。後來孫策進兵江東,又是「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而孫策本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所以張昭能夠放下架子,傾心於孫策。而孫策為了能夠徹徹底底地征服張昭,也用了不少的辦法。
  綜觀張昭八十餘年的興衰榮辱,都是同孫氏兄弟的命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那麼,為什麼在孫策的手下是那麼的如魚得水,而到了孫權的手底下卻是逐漸走下坡路呢?歷來的分析不一。第一種觀點認為:這是由於在《三國誌·孫翊傳》注引《典略》中所說的:「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應該說這種觀點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史料中原本的記載就沒有說清楚張昭和孫翊是什麼關係,僅僅評這一句話就認為孫權因此而遷怒於張昭,太過牽強了。而且孫權當政以後,張昭盡心盡力,並無二心,而且孫翊年紀輕輕,二十一歲就死了,對孫權也不會再有什麼威脅。再者,孫權對張昭還是非常尊重的,如果是因此而嫉恨張昭,那在他的昏庸的晚年,隨便找個理由也會要了張昭的老命。又何必還來了個擲刀致地,與昭對泣那麼麻煩呢?因此這個觀點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個觀點認為由於張昭在委質於曹和在赤壁之戰時力主投降,在戰略思想上和孫權發生衝突,導致後期的失寵、冷落。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只能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未能一窺全貌。張昭雖然在戰略方面的水平欠佳,但是在其它方面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於一、二個缺點就被孫權全盤否定,似乎不是全盛時期孫權的作風。針對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角度來進行分析。我們試用現代人總結出來的為人處世的經驗來分析張昭。現在的人常說:「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可以說也是經過幾千年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很有一些道理。
  陳壽在評論張昭的時候說:「張昭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為己;而以嚴見憚,以高見外,既不處宰相,又不登師保,從容閭巷,養老而已,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這話實在有點偏頗。關於張昭後期不被重用的理由,前面已經說過,這裡附帶說說所謂的「權之不及策」也不對。要說孫權對張昭還是挺尊重的。前面提到孫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還是顧念舊情的。雖然張昭被排除出核心圈子,但是張昭還是一意孤行,孫權就曾經憤怒地表示:「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儘管如此,孫權還是給張昭安排了一個重要的、也是張昭擅長的工作。《三國誌·孫登傳》載:「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為太子做師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也看出孫權對張昭的重視。眾所周知,晚年的孫權昏庸無道、多疑濫殺,很多年富力強的朝廷重臣被孫權藉故迫害致死,而孫權惟獨放過了張昭這個數怒龍顏、固執己見的臣子。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講,如果任何一個管理者面對這樣的一個屬下,處理方式只能是一個:炒魷魚,只有孫權不離不棄,從這個意義上講,孫權也算得上是一個高明的管理者,雖然不重用張昭,但始終以禮相待,就算有時怒不可遏,事後也是主動賠禮道歉。在對待張昭的問題上,更多的是體現出孫權的一種豁達與大度,這也算是張昭不幸中的萬幸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