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古代高等學府也得修學分成績及格者可授官職

古代高等學府也得修學分成績及格者可授官職

  學分,可不要以為只是現代莘莘學子的追求,古人也曾為之拚命。《禮記·學記》記載:「比年入學,中年考核。一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也就是說,每年入學一次,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誌向,三年考察是否專心和親近同學,五年考察是否博學和親近師長,七年考察是否有獨立見解和擇友能力,這些都達到了,就是小成,意味著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如果到九年的時候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堅強獨立而不違背師訓,就是大成,意味著學業已經達到了成熟的水平。
  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徹設立太學,可謂中國古代學制的一項重要進步。太學並無明確的學習年限規定,但考試十分嚴格,西漢時每年考核一次,方式是「設科射策」,相當於今天的抽籤問答。東漢中期改為每兩年考核一次,通過者授予官職,否則留下繼續學習。隋唐時期的官學開始對學生年齡和學習年限作出明確規定,例如律學招收學生的年齡在18到25歲之間,學習年限為六年,考試分「旬考」、「歲考」、「畢業考」三種,旬考內容為十日之內所學課程,不及格者將受到處罰;歲考內容為一年之內所學課程,不及格者留級;畢業考及格則取得舉薦資格,否則勒令退學。
  宋代實行過學分制。以後各朝代大多也都實行過。當時叫做積分制,實際上就是學分制。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曾把太學分為外、內、上三捨,外捨升內捨和內捨升上捨的升捨考試成績的評定,分為上、中、下三等,然後再合成分:其中操行和學業都是優者為上等,一優一平者為中等,兩種都是平者或一優一否者為下等。三捨考試都實行積分法。
  明朝也採用宋神宗時期的辦法,凡國子監的學生都實行積分法,學生積分達到及格者,即可授予相當的官職。國子監按學業程度設為六堂:正義、崇誌、廣義、修道、誠心、率性,編其為初、中、高三個級別。在高年級中實行學分制,若在一年內積分達到8分即為及格,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畢業,破格錄用。
  清代的國子監編製與明代相同。每月進行一次考試,凡月考列為一等者給1分,列為二等者給半分,年終積夠8分者為及格。
  民國時期,積分制正式更名為學分制,並更趨於完善。1931年,當時的政府頒布了《學分制統一辦法》,通令全國學校一律採用學年兼學分制,並規定大學生4年需修滿132個學分才準予畢業。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