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古巴比倫人與猶太人創世神話

古巴比倫人與猶太人創世神話

  「神話不是歷史﹐但從本質上來說﹐神話也是真實的歷史。因此﹐神話故事也是歷史研究所需要的一種重要歷史素材。世界上各個民族都創作了自己的神話﹐這些神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創世神話、自然神話、始祖神話和英雄神話等。其中﹐創世是諸種神話類型中最普遍、最重要以及所含歷史文化信息最多的神話主題。
  作為一種最初的原型﹐創世神話向世人解釋了宇宙的起源﹐深度描述了我們的世界﹐和世界上的生物與非生物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那些有形的東西和無形的力量又是如何創造與產生出來的。它還解釋了包括整個宇宙和宇宙內的所有東西與現象﹐天地初始狀態下的世間萬物、人類以及所有生命與諸神之間等級制度的由來。
  根據該定義﹐就可以知道創世神話與其他神話的根本區別﹐在於創世神話著眼於「世界的探源」﹐這也正是其本質特點。世界上的萬物是如何產生的﹖人是由誰用什麼方式創造出來的﹖最初的世界又是什麼樣子﹖這些關於人類探源的問題無不困擾著處於遠古時代的民族﹐他們對這些問題進行積極地思考﹐並創作出相應的創世神話故事來試圖解釋這些問題。在眾多的創世神話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無疑是古巴比倫人的創世神話《埃奴瑪·埃裡什》與猶太人的創世神話《聖經·創世紀》。
  《埃奴瑪·埃里什》是古代兩河流域最著名的創世史詩﹐該名取自史詩首句(當上界)﹐全文共1000多行﹐以阿卡德語分刻於7塊泥板之上﹐因此又被稱為「創世的七塊泥板」。對於該史詩的創作時間﹐有的學者推斷﹐最早開始形成於古巴比倫第一王朝(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尤其是漢穆拉比統治時期(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
  該神話是在蘇美爾創世神話的基礎上創作而成﹐以詩體寫成﹐主要描述了巴比倫城主神馬爾杜克平定神界騷亂﹐建立宇宙秩序以及諸神歌頌馬爾杜克的內容。該神話語言樸實、內容豐富、情節跌宕﹐對後世的創世神話產生著重要影響。
  《聖經》中舊約部分是猶太教的經典﹐在《創世紀》一節中主要描述了猶太人對於宇宙起源、人類起源等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巴比倫人的創世神話與猶太人的創世神話有著眾多直接聯繫﹐甚至於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論斷﹕「聖經中全部有關創世和洪水的故事﹐以上都被證實是猶太人和巴比倫人、迦勒底人與亞述人所共擁有的﹐一段古代異教宗的教傳說。」但兩個民族在關於宇宙初始、萬物創造、人類產生以及創世神等的一些方面還是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對兩者創世神話進行深入的比較與研究﹐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其民族文化內涵的認知和理解。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於宇宙的認識只能根據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進行想像﹐之後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雖然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也不斷進步﹐但對宇宙的看法仍然無法擺脫原始社會最樸素的認識。原始宇宙觀來源於人們對於宇宙的最直接的觀察﹐因此﹐許多民族對宇宙起源的認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首先﹐著眼於在古巴比倫人和猶太人思想觀念中宇宙萬物沒有產生前的宇宙狀態。在《埃奴瑪·埃里什》中這樣描述﹕「當上面的天還沒有被命名﹐下面的地也沒有被命名時﹐最原始的阿普蘇是他們的祖先﹐母體提爾馬特孕育了這一切﹐他們被溶為一體﹐既沒有籐條的纏繞﹐也沒有灌木叢的繁茂﹐諸神還不曾出現﹐各神靈也沒有名字﹐天界也沒有被制定﹐後來諸神則在這兩股水之中形成。」﹔《創世紀》中則這樣描述宇宙的初始﹕「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從這兩段文字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兩者在宇宙產生前的狀態都是有水存在的混沌狀態。在《埃奴瑪·埃里什》中﹐天地都還沒有名字﹐但是卻有甜水或者地下水之神阿普蘇和鹹水之神提爾馬特﹐而且之後的神靈也是從這兩者的混合中產生出來。
  此時神靈沒有名字﹐各種天命沒有被制定﹐宇宙沒有秩序可言﹐處於一種混沌的狀態。在《聖經·創世紀》中宇宙的初始狀態亦是混沌狀態﹐而且這種混沌狀態包含了空虛、黑暗和水三種形態。水則是此時被提到的唯一的物質形態。兩個民族為何把宇宙的最初狀態都想像成有水的混沌狀態呢﹖這必然與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希羅多德曾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同樣也可以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兩河的贈禮。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使巴比倫尼亞地區形成了沖積平原﹐並且泥土沉澱形成肥沃的土壤﹔同時﹐兩河還為巴比倫人發展灌溉農業提供所需的灌溉水源﹐這些都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為兩河人們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保障。因此是兩河孕育形成了兩河流域文明﹐沒有兩條大河﹐就沒有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所以宇宙的起始狀態中含有水這一物質便可順理成章了。對猶太民族來講﹐據《聖經·創世紀》中記載猶太人最初居住在「迦勒底的吾珥」﹐而這裡的「吾珥」大概就是古代兩河流域的著名城市「烏爾」。猶太人後來在亞布拉罕的指引下遷到《聖經·創世紀》中所提到的迦南地區﹐迦南地區雖然在書中被描寫成是「流奶和蜜之地」﹐但是根據其地理位置判斷﹐這並不符合實際情況。迦南地區應該是地形複雜多山地、丘陵和沙漠﹐氣候乾旱﹐農作物及牧草生長完全依靠降水量﹐水在農業活動與日常生活中顯得彌足珍貴。因此﹐世界萬物從水中誕生是多數民族認可的一種歷史想像。
  對於宇宙的原始狀態﹐巴比倫人與猶太人都把宇宙的初始狀態描述成混沌﹐這也與人類自身的發展史有著密切的關係。人類沒有得到啟蒙之前﹐對於宇宙萬物和自身的思考得不到明確答覆﹐整日懵懵懂懂、渾渾噩噩。可以說﹕「這種混沌狀態﹐正是人類思維發展的起點。」。
  兩個民族在宇宙觀方面的不同表現並不明顯﹐僅是兩部創世史詩在描繪各自宇宙觀時運用了不同的語言風格。《埃奴瑪·埃里什》的描述語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內涵。人們需要對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瞭解才能理解史詩所描寫的狀態。如史詩描述最初的宇宙狀態只有阿普蘇和提爾馬特﹐如果不瞭解阿普蘇和提爾馬特的含義﹐則根本不知道宇宙的最初狀態即為淡水和鹹水的混沌狀態﹔而《聖經·創世紀》則運用了比較直接的描述手法﹐宇宙的最初狀態為﹕「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樣的語言風格不僅通俗易懂且還不失韻味。
  創世神話描述完宇宙初始狀態後﹐下一個主題便是世界萬物的創造。《埃奴瑪·埃里什》與《聖經·創世紀》在對世界萬物創造方面進行了較多的描述﹐其中在創造物品的種類方面﹐兩部史詩基本相同。《埃奴瑪·埃里什》中關於創造萬物的語段這樣描寫到﹕「他為偉大的諸神安排位置﹐他在十二星座中建造了星星﹐成為他們的對應物。他確立了恩利爾的地位﹐以及其與埃阿的關係﹐他在她的肋骨的兩邊各開了一個門﹐左右兩邊都加上了堅固的螺栓﹐他將天空的頂點固定在提爾馬特的腹部之上﹐他又製造出月亮﹐囑咐他夜晚的到來﹐他分配給他(月神)夜間的寶石王冠使其去標記每月的日期。他壓緊她的唾液將之製成雲彩和波浪﹐引起風﹐使之下雨﹐把薄霧堆放在她的唾液之上(作為雪)﹐他將這些分派給他自己﹐使之都處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坐在她的頭上﹐在上面堆砌起城邦﹐他打開地下井泉﹐一大股洪水流出﹐從她的眼睛裡流出了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他用她的乳房堆積成最高的山﹐他鑽透她的水眼製成溝渠。」。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創世神馬爾杜克所創造的宇宙萬物主要有日月星辰、風雲雨霧和山脈河流。
  《聖經·創世紀》中對世界萬物的創造有如下描述﹕「起初神說要創造天地。神說﹕『要有光﹐世界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但有光明必然就有黑夜。所以就把光與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所以將水分為上下﹐上為空氣下為水﹐從此神就造出空了氣。』神說﹕『天下所以的水要聚在一處﹐便用神力把水抽乾﹐使大地露了出來』。神便把它稱之為大地﹐有用力量把抽取出來的水﹐聚集在大地周邊﹐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稱呼它為大海。神說﹕『天上要有光體﹐有了光體﹐就可以分晝夜﹐用作記號﹐定下了節令﹐日子與年歲』。是神造了一大一小兩個大光﹐大的用來管晝﹐小的用來管夜。然後開始創造眾星。」。
  從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創世神創造的世界萬物主要分為晝夜、天地、海洋陸地和日月星辰。兩位創世神創造的世界萬物雖不完全吻合﹐但大體相同﹐都是自然界中最普通而又必不可少的物質。
  那麼﹐世界萬物是由誰創造出來的呢﹖兩個民族都把這個偉大的任務交付給一個至高無上的神靈。《埃奴瑪·埃里什》的造物主是馬爾杜克神﹐馬爾杜克神在擊殺提爾馬特後﹐改變了原初的混沌狀態。而在《聖經·創世紀》中則是上帝耶和華﹐宇宙在耶和華的言語之間也改變了最初的混沌狀態。在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缺乏自然知識的情況下﹐人類面對強大而神秘的自然力﹐無法對存在物做出科學的解答﹐只能將答案寄托於一個無所不能的神靈或英雄身上。
  那麼這兩個神靈的被選擇是隨機偶然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每一歷史事件的發生和歷史人物的出現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統一。選擇馬爾杜克神﹐而不是古代兩河流域其他神靈作為造物主﹐也有其歷史原因。隨著巴比倫王朝的興起和日益強大﹐巴比倫城也由兩河流域中部的一個小城市轉變成了統一兩河流域王朝的都城﹐這種政治上的變化必然要求巴比倫城主神馬爾杜克地位的隨之提高﹐因而馬爾杜克便成了這一時期創世神話中的主角。
  《聖經·創世紀》中的上帝耶和華之所以會成為造物主﹐也是歷史的選擇。猶太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兩河流域地區強大王國的夾縫中生存。他們為了給自己以希望﹐於是想像出一位全能的上帝﹐並認為自己民族是上帝的選民﹐只要他們虔誠地信奉上帝﹐按照上帝的指示做事﹐上帝終將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所以﹐無論是馬爾杜克神還是上帝耶和華的出現都有其歷史必然性。
  古巴比倫人和猶太人在萬物創造方面也有著較多的區別﹐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兩者對世界萬物的關注點、側重點不同。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