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立冬進補不上火 收藏精氣好過冬

立冬進補不上火 收藏精氣好過冬

立冬進補不上火 收藏精氣好過冬

今日立冬,也是冬季第一個節氣,立冬時特別注重食補補充元氣,但食補過度反將造成負面效果,不如調整生活起居接近自然,才更符合養生之道。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台灣的冬天越來越暖和,造就民眾體質普遍溼熱,此時若無進補需求者還過度吃補,反而是增加身體負擔,因此應先了解自身體質,再選擇適合的食補,才能為身體打下健康基礎。

民間俗語「冬令進補、來年打虎」,進補常見的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等都屬於溫補料理,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在臉書粉專分享,對於長期疲憊、作息顛倒及有慢性病的患者而言,食用上述滋補藥膳料理,易有肝火過旺、血壓上升情況,反而會感到更疲倦、不舒服,因此在進補前要先評估本身狀況,依個人體質調整,以免出現身體不適。中醫師彭溫雅表示,民眾若吃了這些補湯之後,出現長痘、掉髮、頭油、嘴破、流鼻血或便祕等上火症狀,就表示太過燥熱,應該停止進補。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建議,可食用由茯苓、淮山藥、蓮子、芡實等藥材組成的四神湯,有利於具補脾陰、厚實腸胃,溫和補氣;另外李錦秋營養師則推薦多食用紫米、栗子、松子及海參,可健脾暖肝、補腎壯腰並益氣潤燥,立冬時節吃最適合。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睡覺是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建議經常熬夜者要把握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的睡眠時間,早睡晚起、日出而作,充足的睡眠才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太陽升起的節奏來養生。

立冬時節早晚溫差大,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指出,此時氣候寒冷及乾燥,易使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發作,要特別注意四肢末梢、頭面、脖子等部位的保暖,尤其是老人家,起床時先在被子裡動一動,待身體較暖和再起床,不要馬上離開被窩,起身後要馬上穿戴保暖的外套與毛線帽,才不會因為溫差太大而引發中風、氣喘等問題。

健康過冬,平時可在有太陽出現的時間進行緩和運動,散步、瑜珈、爬山及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既可鍛鍊肌肉遠離肌少症,也能讓陽光照拂在後頸大椎穴與後上背,養護自身陽氣。

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是在這時節沒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在來年春天就容易生病,因此用聰明且適合自身體質的方式保養身體、提高免疫力,才有利於迎接之後日趨寒冷的冬季時節。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