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微聽損專題】「微聽損」有機會恢復正常聽力? 聽力師:依原因而定

【微聽損專題】「微聽損」有機會恢復正常聽力? 聽力師:依原因而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微聽損的個案聽損程度不見得會固定不變,可能會產生變化,有些會持續惡化變得更嚴重,但也有可能會恢復。

「微聽損」也是一種聽力損失,雖然損失程度較微小,但聽力受損的情況不一定會固定不變,有可能會漸進式發展成較嚴重的聽損,也有可能恢復回原本的正常聽力。

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組長張憶萍聽力師指出,聽損情況是否會持續惡化,要看造成其微聽損的原因。有哪些因素會造成微聽損?哪些微聽損可能會持續惡化?哪些有機會恢復正常?張憶萍聽力師一一告訴你。

造成微聽損的原因? 先天因素有「這些」
造成微聽損的原因有許多,主要可分為先天性因素及後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基因、構造異常等。

關於「基因」的部分,張憶萍聽力師提到,與聽損有關的基因,就目前所知已超過200多個,在臨床上,基因因素最常造成的微聽損就是「輕度聽力損失」。

而「構造異常」,像是小耳症,有外耳缺陷、耳道閉鎖等先天構造異常,可能會發生在單側,造成微聽損中的「單側聽力損失」。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小耳症造成的微聽損較罕見,因為小耳症本身發生率就不高,約1萬名新生兒中才有1名小耳症個案,其中單側小耳症也只占30%。

此外,「聽神經構造異常」也是造成微聽損的先天性原因之一。張憶萍聽力師指出,有些孩童天生聽神經細小,但是細小的情況只發生在一耳,另一耳聽力正常,這類個案也屬於微聽損中的「單側聽力損失」,據統計,約有30%的先天性單側聽損是聽神經構造異常造成的。

微聽損後天因素多 「老化」也是其一
至於,後天因素則包括外力的創傷(如:車禍、家暴、打巴掌等造成)、噪音(如:長期接觸、工作環境等造成)、突發性耳聾、病毒感染、化療藥物副作用、耳毒性藥物、聽神經瘤等。

此外,「老化」也是造成微聽損的後天因素之一。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其實聽力損失最大的族群就是樂齡族,因為年紀越大,聽覺系統和大腦功能就會開始退化,使得樂齡族群常發生「聽」的問題,而老化造成的聽損通常是漸進式的,一開始聽損程度可能很輕微且先出現微聽損中的「高頻聽力損失」,但會隨著時間漸漸演變成較嚴重的聽損。

「這些」微聽損可回復 定期追蹤很重要
微聽損的發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提高,因為除了老化,生活中還有許多可能會造成聽力損失的後天因素。有些先天性微聽損的個案,也有可能會合併後天因素造成其他的聽力問題。

微聽損的個案聽損程度不見得會固定不變,可能會產生變化,有些會持續惡化變得更嚴重,但也有可能會恢復。張憶萍聽力師指出,有些微聽損是屬於暫時性的聽力損失,如果將造成聽損的原因排除了,聽力就有可能恢復正常。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像是「中耳積水」就有可能造成暫時性聽力損失,因為正常中耳內是空氣,若中耳積水,聲音無法有效傳輸就會造成輕微聽損,但若以抗生素治療、手術引流等方式,讓積水消除,聽力就可恢復正常。

而後天性微聽損,像是外力創傷造成的微聽損,其實也有可能恢復正常聽力。例如:家暴、打巴掌等導致耳膜破裂,若經過手術修補,也是有可能恢復聽力的。張憶萍聽力師指出,由於發生聽力損失後聽力還是有可能再變化的,這也是為什麼要定期追蹤聽力的原因。

TOP

【微聽損專輯】微聽損不代表沒影響 五大迷思恐影響孩子學習發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早期療育課程越多越好?」、「改善聽覺就沒有問題了?」微聽損的聽力受損程度較輕微,但不代表影響程度小,也因此會衍生許多迷思,若不注意恐影響孩子學習與發展。

輕度聽損(又稱微聽損)孩童與家長常有的疑問包括「早期療育課程越多越好?」、「改善聽覺就沒有問題了?」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廣部督導葉靜雯表示,微聽損的聽力受損程度較輕微,但不代表影響程度小,也因此會衍生許多迷思,若不注意恐影響孩子學習與發展。

1聽力受損輕所以影響不嚴重?
有些微聽損孩子「還聽得到,雖然聽不清楚但不嚴重」,醫護人員認為「還可以再觀察看看」,加上助聽器價格較高等因素,到底要不要接受早療?要不要戴助聽器?戴助聽器會不會被取笑?親友意見好多!讓家長備感糾結,反而導致孩子錯過了及早矯正治療的黃金時機。

葉靜雯表示,聽得到聲音和聽清楚聲音是不一樣的,盡早進行早療、使用聽覺輔具(助聽器、調頻系統或人工耳蝸植入等),才能真正對孩子有所幫助。

2早期療育的課程越多越好?
為了讓孩子趕上進度,家長為孩子安排許多聽力課程,然而這樣真的好嗎?葉靜雯舉例:「譬如媽媽為了增強你的英文能力,把你送去5個補習班補習,你每一個課程都沒有辦法好好消化,親子之間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容易吵架,形成惡性循環!」

現今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發展,以及輔具科技的進步,期待孩子會說話、能聽懂,不再是困難的事。但葉靜雯強調,許多家長想要孩子速成,因此將孩子的行程塞滿各種課程,卻可能忽略親子關係經營與孩子快樂學習。輔具可以協助孩子聽得更清楚,但要聽懂並做出反應,關鍵仍在於大腦。

因此,除了早療機構專業人員給予聽覺復能照顧,家長在早療階段中,陪伴、等待跟鼓勵孩子是很重要的,若家長不只坐在旁邊聽,甚至能陪伴孩子一起探索這個世界,對孩子的進步更加有助益。

3改善聽覺狀況就沒問題了?
有項加拿大研究曾針對108位單側聽損個案進行13年追蹤,結果發現42.4%孩子的聽力持續惡化,其中17.4從單側惡化成雙側聽損,其餘25%則是單側聽損持續加重。

國健署提醒家長,孩子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生都沒有問題,部分孩子可能會因為發展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家長仍需多留意孩子的聽力狀況。

另外,「娛樂型聽損」也是現代人面臨的困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指出,超過10億位12-35歲的年輕族群,因長時間和過度接觸嘈雜的音樂和其他聲音,面臨失去聽力的風險。因此,後天聽覺系統維護也相當重要。

4媽媽(家長)就是聽損兒童最好的老師?
受到來自公婆的意見、外界的眼光,媽媽(家長)壓力也很大,常常期望孩子趕快有所進步。很多家長會依老師上課方式如法炮製,買一樣的道具,做一樣的複習,當孩子疲勞轟炸後,越來越沒耐性、想要逃避。

「其實,最好的方式是給予孩子愛與關懷,家長的角色沒有人可以取代,你剝奪了這份親情的時候,對孩子未來適應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葉靜雯分享,父母要做的就是成為孩子學習和溝通的夥伴,成為孩子模仿的典範、玩耍的玩伴,以及孩子信任與自信滋長的養分。

5聽錯了就再聽一次?聽錯了就是孩子沒有專心聽?
「這個是蘋果,那個是鳳梨,說一遍!」聽不聽楚、反覆練習是微聽損孩子的每日課題,但久而久之也會逐漸沒自信,「我是不是不夠好?因為我今天沒有聽好,媽媽生氣了,媽媽說我不專心,所以我不能吃霜淇淋。」孩子對學習語言的熱忱跟興趣不斷的消滅,就會越來越不想去碰。

如果孩子的內心不夠堅強,難以應付各式各樣的狀況。葉靜雯呼籲,若沒有辦法達到期望的目標,與其生氣或是抱怨,有時候家長的心態轉彎其實是必要的,「你是否願意嘗試做一些改變呢?」

改變觀念1、看見孩子的優勢並予以鼓勵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葉靜雯表示,孩子天生好奇、喜歡模仿,他們的探索動機很強,也不怕跌倒,勇於挑戰。而且模仿本身就是學習,當孩子願意模仿、主動去嘗試,然後創造新東西的時候,大人給予鼓勵,可讓他們的感官開發出來,他們會看到自己的優勢,建立自信心,自我價值就會提升,並且會一直嘗試下去。

改變觀念2、避免否定、比較或以平均值評斷努力
有的老師以嚴格方式教育「不能用手比,一定要訓練口說!」家長依樣畫葫蘆,只要小孩用手勢溝通,就會斥責否定,導致孩子挫折感襲來,壓力大到晚上爆哭!

葉靜雯表示,孩童天性喜愛與人互動,但聽損兒童在溝通過程中常碰到「你講話不清楚耶,再講一次!」、「不是大大!是爸爸。」屢遭挫折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傷害,比起一成不變的嚴格訓練,寓教於樂、快樂學習更能引起孩子興趣,維持學習熱忱。

教育不是只有一種方法,也不是只有一條路。葉靜雯建議,避免否定孩子、把孩子拿來比較,或是以平均數字分析來衡量孩子的努力。家長可思考與孩子最適合的溝通方式,無論是口說或搭配手勢動作,加上耐心等待孩子練習與發展,當小孩練習久了,就能從小聲說話,進步到越說越多。

TOP

【微聽損專輯】聽損雙胞胎家長泣不成聲 如何翻轉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曾有個案是雙胞胎,兩個孩子都聽損,爸爸傷心泣不成聲,但持續接受早期療育、聽覺復能,孩子已健康升上高中。(示意圖,非當事人)

「蛤?你說什麼,大聲一點!」耳朵聽不見並不會產生立即性身體不適,加上孩子不擅表達,聽損問題容易被忽略。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廣部督導葉靜雯表示,曾有個案是雙胞胎,兩個孩子都聽損,爸爸傷心泣不成聲,但持續接受早期療育、聽覺復能,孩子已健康升上高中。

孩子微聽損 事態並不小
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4‰。聽損高危險族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的前3個月內感染過如德國麻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

然而,輕度聽損(微聽損)的影響在於「隱蔽性」難以察覺,聽覺發育的輕微受損,是微聽損兒童行為與學習成績的問題根源之一。國民健康署提醒,輕度聽損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聽覺異狀,加上孩子自己不會表達,也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此聽覺問題容易被忽略。

衛福部也指出,新生兒聽力篩檢通過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部分孩子會因為遲發性聽損或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因此家長仍需多留意孩子的聽力狀況,早期發現早期療育。若至3歲、4歲甚至更晚才發現孩子有聽損狀況,對孩子溝通、認知、閱讀及社會情緒等發展會比同年齡的孩子落後。

例如家長只是「用髮絲幫小孩把助聽器遮起來」,小孩其實會透過家長的表情與動作察覺自己有異狀,自信受挫。都是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留意的細節。

及早療育、適性發展是重點
曾有個案是一對雙胞胎,兩個孩子都聽損,爸爸傷心到泣不成聲,非常擔憂孩子未來的發展、社會上的眼光、甚至怕孩子怨恨把他生成這樣。經過專業機構諮詢,雙胞胎從1歲多開始接受早療,現在已健康升高中。

葉靜雯表示,早期篩檢、確診及介入療育對孩子至關重要,還有「適性發展」也有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幼兒時期為發展敏感階段,會影響孩子大腦的成熟,若能滿足身心障礙嬰幼兒在生理、認知、語言、心理社會或自我照顧技能等領域的發展需求辨識重點,有助於孩子從早期療育銜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

聽損兒家長滿腹辛酸誰人知?
然而,家長在幫助孩子面對困境時,常碰到公婆有意見、外界投射異樣眼光、求助專家卻被敷衍,甚至曾有醫生直言:「小孩現在戴助聽器也沒用,你就等著開刀吧!」對家長來說宛如殘忍的宣判。

1微聽損者家長的情緒及壓力不該被低估

2專家學者的建議不盡然相同,但應該要能客觀、並能接受時間的檢視

3微聽損的發展及療育應該被同等重視,包括融合及適應社交等。

4微聽損者的自我接納及自我倡議仍是重要議題。

5社會大眾的理解程度、社會福利政策、教育支持系統、全面的聽力宣導,都是未來的努力方向。

葉靜雯表示,聽損兒家長的情緒應該要被重視,卻常常被低估,「很心疼這些家長,他們本來都是巨人,但是在面對聽損的過程當中,他們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她推薦聽損兒家長可互相分享困難、心情,彼此鼓勵有助於調適心情;同時與機構專業人員建立信任與積極的關係,才能真正幫助聽損兒邁向健康發展。

TOP

【微聽損專輯】孩子聽不清恐影響學習、社交 別錯失早療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4‰。聽力損傷可分為輕度(又稱微聽損)、中度、中重度、重度以及全聾,其中微聽損孩子可以聽的到,卻聽不清楚,容易延誤早療時機。

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4‰。聽力損傷可分為輕度(又稱微聽損)、中度、中重度、重度以及全聾,其中微聽損孩子可以聽的到,卻聽不清楚,容易延誤早療時機。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廣部督導葉靜雯表示,微聽損孩子如能在出生1個月內篩檢,3個月確診,並於6個月大接受早療,有機會發展到與常童無異。

微聽損族群有哪些人?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約有69,587人確診為微聽損,相當於每100人就有1人有輕度聽力問題。造成聽損的原因包括先天或後天因素,先天性聽損包與遺傳性及非遺傳性(如母體胎內感染、新生兒低體重、缺氧、嚴重黃疸),後天性成人聽損則與疾病、外傷及噪音相關。

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平日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內有適用2歲以下孩子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可檢視及觀察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及語言的表現,若勾選「否」的答案多於3項以上者,或是平日發現孩子有語言落後、講話不清楚或電視經常開很大聲、常聽不到家人叫喚等狀況,應儘早帶孩子就醫檢查。

1輕型聽力損失:雙耳兒聽到最小的音量在21-40DbHL。

2高頻聽力損失:超過2000Hz的聲音,能聽到的最小音量大於25DbHL。

3單側聽力損失:優耳能聽到的最小音量低於15 DbHL,劣耳能聽到的最小音量高於20DbHL。

學習、心理、社交都有障礙
根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超過35分貝即算是會對生活造成「困難」的聽力損失。聽損兒童配戴助聽輔具雖然能輔助聽覺系統偵測聲音,但若要發展語言,聽損兒童還需要能夠辨識語音和理解字句。

研究指出,嬰幼兒和學齡兒童即使只有一耳輕度聽力損失,若沒有盡早接受診察及治療,語言發展、平衡運動、學業表現、情緒管控、適應能力、社交能力、安全感、自信心、自我認同等都會有障礙。

0-6歲是寶寶大腦發展關鍵
「我的孩子有聽損怎麼辦?」根據美國嬰幼兒聽力聯合委員會建議,聽損寶寶出生後「1個月」內完成聽力的初篩與復篩;「3個月」內確診;「確診1個月後」進行輔具選配;出生「6個月」內進入療育課程。

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管美玲表示:「聽覺復能服務的不是耳朵,而是人,要改善聽力損失,發展能力,並建立一個健康自我態度,關鍵在大腦。」

0-6歲是特殊兒童的早期療育黃金期,寶寶的大腦在此階段的發育與可塑性是最高的,受到環境的影響也最巨大。早期療育不僅可提供嬰幼兒及其家庭支持,甚至促進嬰幼兒未來發展,以免造成日後更嚴重的發展和學習困難。

家庭功能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早期療育包含了預防性、發展性、權利保障三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定義,早期療育應該被視為預防性工作:

初級預防:預防因環境或疾病所造成的障礙。

次級預防:預防主障礙之外的障礙發生,如自我認同、適應能力。

三級預防:減少特定障礙所造成的生活障礙,朝向融合社區生活的方向努力。

早期療育的範疇包括生態系統、發展系統、行為學習、認知發展、人本主義(相信幼兒有其能力與潛力,以人為中心重視個別性與獨特性。)、神經生物(大腦神經的可塑性)。其中生態系統指的就是家庭的功能,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美國嬰幼兒聽力聯合委員會表示,早期療育的成功仰賴團隊建立夥伴關係;台灣兒少法也推動由社會福利、衛生、教育等專業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依未滿6歲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個別需求,提供必要治療、教育、諮詢及安置等服務或照顧。因此,聽損孩子及其家庭與早療機構良性互動,有助孩子學習與發展。

早療銜接未來學習 有助與常童無異
葉靜雯表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引發孩子自動學習的功效;教育的結果應該是發展出健康的自我形象與平衡的身心靈。早期療育不應只著眼於當下的損傷,或僅提供0-6歲聽損孩子教育與服務,卻忽略未來的人生,還應評估直到18歲成年時能否有所成果,「可以說話,但說話能力能否符合該年齡的基本能力。」才是真正成功的早療。

她呼籲外界應重視聽損孩童發展過程中的需要,以預防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更要保障孩子的基本權益,提供支持與服務,讓孩子能夠接近正常的語言和身心發展。越早療育效果越好,有機會發展到與常童無異。

TOP

【微聽損專題】「微聽損」補助看得到吃不到 1支助聽器要價數萬!恐須選擇放棄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以早療、預防觀念來說,基本上都會建議微聽損個案配戴輔具,尤其是新生兒、學齡前兒童,但很可惜的是,即使微聽損個案有需求,也常會因為「經濟」而選擇不配戴輔具。

微聽損的聽損程度不明顯,目前臨床上對於是否該配戴輔具,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指引。但微聽損可能會使大腦處理聲音訊息的區塊,因久未被刺激而退化,若發生在孩子身上,還可能會影響其語言發展、發音、學習等。

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組長張憶萍聽力師表示,以早療、預防觀念來說,除非是評估後確認輔具效益不大,基本上都會建議微聽損個案配戴輔具,尤其是新生兒、學齡前兒童,但很可惜的是,即使微聽損個案有需求,也可能會因為「經濟」而選擇不配戴輔具。

助聽器補助需身障證明 微聽損大多不符標準
關於聽力損失配戴的輔具,最為民眾所知的就是助聽器。目前,若領有聽力身心障礙證明第二類者(b230聽覺功能)就可以申請助聽器補助。

但根據《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6歲以下的嬰幼兒,雙耳整體障礙比率需至少達22.5%,才符合身障證明申請資格。若以我們較為熟悉的分貝數來對照,要達到整體障礙比率22.5%,雙耳聽損者的聽力損失至少要40分貝以上、高頻聽損者至少有一個高頻頻率的聽損在50分貝以上才符合資格,單側聽損者甚至不符合此標準。

微聽損中的「輕度聽損」判定標準為雙耳聽損20-40分貝;「高頻聽損」為超過2000赫茲的聲音,雙耳或單耳聽損大於25分貝;「單側聽損」劣耳聽損高於20分貝。換句話說,多數微聽損者是拿到不身障證明的。

張憶萍聽力師指出,助聽器一耳費用大概2萬-10萬,甚至還有更貴的,若是兩耳都需配戴助聽器,就需要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費用,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對有聽力問題又有輔具需求的人影響其實很大。

聽損程度小+無補助 微聽損多選擇「再看看」
再加上微聽損的聽損程度微小,造成的問題不嚴重,有時也不會在當下產生立即的影響,在沒有補助、輔具費用昂貴的情況下,張憶萍聽力師提到,有些家長會選擇再觀察看看,也許孩子學習上的問題不是聽力造成的,只是不專心而已。

雖然目前輔具還有人工電子耳、調頻系統、遠距麥克風等,微聽損學生在學校內也可以免費申請調頻系統使用,但在其他場域,生活上還是會因聽力損失而受到許多影響,助聽器補助對於微聽損的民眾來說一直是很大的問題。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雖然依不同聽力狀況會建議不同的輔具,是否要配戴輔具也很個別化、無一定標準,不過若有溝通上的問題、聆聽特別吃力都應該戴助聽器,但補助標準一直無法滿足聽損者需求,非常的可惜。

如果未來補助能再放寬,不僅能減輕微聽損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可增加微聽損者配戴輔具的動機,減少後續的影響,達到預防、早療的效果。

TOP

【微聽損專題】音叉檢查=聽力檢測? 你不知道的聽力檢查專家來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張憶萍聽力師指出,音叉只有單一音頻,只能了解個案是否有聽見聲音,但聲音有不同音頻、不同分貝,聽覺系統需要好幾個測驗綜合評估,才能做完整的診斷。

各個年齡層都可能會有聽損問題,在台灣,新生兒出生第二天就有全面性的聽力篩檢,若篩檢未過,一個月大時會再做複檢,而學校也有聽力篩檢計畫能及早發現孩子聽力問題,及早介入處理,減少後續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影響。

但一般民眾若有聽力問題該怎麼辦?哪裡可以做聽力檢測?聽力檢查又有哪些檢測項目呢?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組長張憶萍聽力師親自解說檢測流程,幫助民眾一步步了解檢查過程。

哪裡可以檢測聽力? 用音叉檢查就行了?
民眾若發現自己有聽力問題,該去哪裡尋求專業協助呢?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在台灣,醫院都有聽力檢查設備或配置聽力師,民眾若有聽力問題,可以前往醫療院所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

不過,聽力檢測項目有很多種,目前也沒有一個檢測項目可以確認出所有的問題,有些人還誤以為用「音叉」檢查聽不聽得見聲音就是聽力檢查,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張憶萍聽力師指出,音叉只有單一音頻,敲音叉的力道又不一,僅能提供很粗略的測試結果,如果想了解聽覺系統的功能,需要好幾個測驗綜合評估,才能做完整的診斷,此外,不同年齡層能配合的項目不同,因此也有不一樣的檢查方式。

聽力檢查怎麼做? 聽力師告訴你完整流程
雖然,大人、孩子聽力檢查方式不同,但聲音傳入耳朵,皆會經過外耳、中耳、內耳進入大腦,聽覺系統檢查也會由外而內一步步進行。張憶萍聽力師提到,第一步,會先用耳視鏡檢查耳道有無阻塞、耳屎或其他問題影響聽力。

接下來會檢查中耳有無積水、中耳炎等情形,影響聲音傳入。如果外耳、中耳會影響聽力的因素都排除了,就會進行「純音聽力檢查」。

「純音聽力檢查」是最常見的行為聽力檢查,能測量到個案每個音頻可聽到最小音量的分貝數,不僅能了解個案有沒有聽力損失,還可了解聽力損失的程度、類型。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在做純音聽力檢查時,需要個案戴上耳機,聽到不同頻率、音量的嗶嗶或嘟嘟聲後,個案要按按鈕或舉手表示聽到聲音,成人或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配合執行這樣的任務,但4、5歲以下的幼兒就需要以遊戲方式或視覺增強方式進行檢查。

若沒辦法做行為聽力檢測,也有客觀性的「電生理檢查」,最常見的就是「耳聲傳射(OAE)」和「聽性腦幹反應測試(ABR)」。

耳聲傳射是記錄產生自內耳耳蝸毛細胞的聲音,可用來診斷造成聽力損失的部位。聽性腦幹反應測試(ABR),會在孩子頭上或耳後貼電極貼片,並讓孩子戴上耳機播放不同音頻、音量的聲音,檢測是否有聲音刺激後產生的電位反應,並記錄引起電位反應的最小分貝,就是推估得到的聽力。

另外,聽力檢查工具還有「語音聽力檢查」。和純音聽力檢查不同,語音聽力檢查不只測試個案是否可聽到聲音,還可進一步了解個案是否能清楚聽見、辨識不同的語音。

造影檢查、基因檢測 才可查出聽損原因
一般民眾做完純音聽力檢查後,若要知道整個聽覺系統的狀況,可能還會安排進行造影檢查,如:核磁共振、斷層掃描等。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純音聽力檢查可以知道個案有無聽損、聽損程度,但無法知道聽損的原因,像有些個案是聽神經細小造成的單側聽力損失,就可做造影檢查發現、診斷。

除此之外,有些個案是基因造成的微聽損,因此在聽覺系統檢查時,也可以做基因篩檢了解自己的聽損是否為基因造成、是哪一種基因導致的聽力損失等。

最後,張憶萍聽力師提醒,聽力不一定會固定不變,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民眾做完檢查後若有異常,一定要做例行追蹤,每3個月-1年應做1次聽力檢查,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