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的解決嗎﹖

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的解決嗎﹖

  1950年7月7日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非法決議﹐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麥克阿瑟擔任總司令。美軍武裝干涉台灣已箭在弦上﹐只待一個借口﹐若沒有朝鮮內戰也會找別的借口
  一些人提出所謂「中國出兵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解決」的論調。但當年新中國能否渡海「解放台灣」﹐關鍵要看美國是否出兵干預。最積極要求控制台灣的是軍方將領﹐而文官則主張暫不干預﹐認為毛澤東日後不會甘心服從斯大林。
  一個甲子時光飛逝﹐朝鮮戰爭以停戰告終已有60年。冷戰結束後﹐大量塵封的朝鮮戰爭歷史檔案解密﹐國內思潮出現多元化又使討論歷史問題的自由度增大﹐於是﹐一些人提出了所謂「中國出兵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解決」的論調。
  但瞭解朝鮮戰爭進程的人都會知道﹐此種論調是一種顛倒了歷史因果和順序的臆斷。因為﹐美國出兵台灣是在1950年6月﹐中國出兵朝鮮是在同年10月(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不同概念的軍事行動)。在美軍控制台海的形勢下﹐中國因缺乏海空力量﹐已沒有希望解決台灣問題﹐只有選擇在朝鮮對美軍實施反擊。
  在金門戰役中﹐在大陸橫掃千軍如卷席的解放軍遇到僅7000米寬的海峽﹐便出現嚴重挫敗﹐想渡過平均寬度超過200公里的台灣海峽﹐更是難而又難。為此﹐1949年夏秋以後﹐中共中央要求突擊建設海空軍﹐希望兩年內能壓倒國民黨的海空軍(後來看這一時間表是過急的)。但即便實現這一目標﹐也不可能在渡海時突破美國海空軍的攔截。因此﹐當年新中國能否渡海「解放台灣」﹐關鍵要看美國是否出兵干預。
  按美國的規定﹐政府決策的歷史檔案過30年可以解密﹐因此白宮有關干涉台灣和朝鮮戰爭決策的內部討論在80年代都基本公開﹐其中細緻到總統、國務卿等人的發言﹐只有少量塗黑的部分(有關情報來源的)仍屬保密範圍。看到這些資料﹐便可知道﹐「地凍三尺非一日寒」。美國想控制台灣﹐已蓄謀多年﹐何時下手﹐則要看時機和全局利益。
  早在1853年﹐美國的佩里將軍率艦隊打開日本的國門﹐同時看出了台灣作為西太平洋島鏈重要一環的顯要位置﹐最先提出應將其控制。1895年清王朝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943年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宣佈要將台灣歸還中國。美國做出這一許諾﹐主要是想拉住蔣介石對日作戰。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接收了台灣﹐卻因橫徵暴斂在1947年2月激起民眾起義﹐釀成「二二八事件」﹐「台獨」勢力乘機活動。此時美國政府從控制西太平洋的目標出發﹐聲稱對日和約未簽訂﹐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1948年秋蔣介石在大陸兵敗如山倒﹐美國政府認為無力出兵廣闊的中國腹地﹐便開始研究如何控制台灣。
  從美國的檔案看﹐政府決策者們雖對蔣介石的腐敗無能大感失望而想「棄蔣」﹐卻大都不願「棄台」。有人主張軍事佔領﹐有人主張讓台灣「自決」或「聯合國托管」﹐有人主張支持孫立人、吳國楨這些「留美派」推翻蔣介石而在島內建立親美政權。
  最積極要求控制台灣的是軍方將領。他們從軍事角度出發﹐強調要佔據從阿留申群島、日本列島、硫球群島到台灣的這條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作為把太平洋當成「美國湖」的屏障。1948年11月24日﹐曾主持「火攻東京」的總統特別軍事顧問李海簽署了軍方「關於台灣戰略地位備忘錄」﹐提出應「不使共產黨統治台灣﹐確保一個對美友好的台灣政府」。此後一年多時間裡﹐美國軍方報告圍繞著「不讓福摩薩(西方對台灣的別稱)落入共產黨之手」提出過多種方案。
  國務卿艾奇遜這樣的文官﹐眼光則更老辣。他們主張暫不干預台灣﹐其原因是毛澤東在日後不會甘心服從斯大林﹐中蘇關係肯定會破裂﹐若美國出兵台灣反而會把中共推到蘇聯一邊。
  美國總統杜魯門面對不同意見﹐決定先行觀望﹐並以不承認新中國政權來對華施加壓力﹐想迫其在兩大陣營間保持中立﹐結果這種舉動反而促使毛澤東決心「一邊倒」。
  1949年12月﹐毛澤東出訪蘇聯﹐因談判不順利而滯留。西方甚至傳言﹐他被斯大林「軟禁」。杜魯門就此感到離間中蘇有望﹐於1月5日發表聲明﹐以英語現在時態表述﹐針對台灣「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局勢」。1月12日艾奇遜在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講話﹐聲稱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線是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到菲律賓。在這條防線中﹐既未提台灣﹐也未提南朝鮮。
  事後看來﹐杜魯門、艾奇遜講話的主要目的﹐是爭取新中國不要倒向蘇聯﹐而這卻被中蘇領導人解讀為﹐美國不會干涉台灣和朝鮮。當時的斯大林辦公室主任在90年代回憶﹐這位「世界革命領袖」對艾奇遜的聲明仔細研讀了好幾天。俄羅斯解密的檔案也顯示﹐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改變了過去不允許朝鮮北方南下的態度﹐同意了北方的統一計劃。事後看來﹐這是斯大林對美國戰略的判斷出現了大錯誤。
  1950年2月14日﹐在斯大林、毛澤東出席的儀式上﹐中蘇兩國簽訂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一條約的意義﹐按毛澤東的話講就是「請好了一個幫手」﹐使中國從蘇聯那裡能得到重要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不過﹐條約也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那便是﹐美國高層看到爭取中國已無指望﹐對武力干涉台灣很快統一了認識。
  中蘇同盟條約簽訂後﹐當即在美國政界引發了軒然大波﹐反共的「麥卡錫主義」高漲﹐政客們紛紛指責政府「丟失了中國」﹐提出再不能「丟失台灣」。4月7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交了NSC-68號文件﹐確定在遠東要轉為強硬﹐保衛南朝鮮的方針也堅定下來。同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應支援國民黨軍保住台灣﹐國防部內部也以建議書的形式支持了這一意見。5月16日﹐美國國務院特別顧問杜勒斯提交了「台灣中立化」備忘錄﹐得到了總統和國務卿的贊同。接著﹐遠東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又提出了一個著名論點「掌握在共產黨手中的台灣就好比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並提出﹐台灣歸還中國之說應重新考慮。這樣﹐美軍武裝干涉台灣已箭在弦上﹐只待一個借口﹐若沒有朝鮮內戰也會找別的借口。
  另一方面﹐全國解放之初﹐新中國領導人對國際事務還不是很熟悉﹐對美國干預台海估計不足。看到美國內部表示要「棄蔣」(其實不等於「棄台」)﹐杜魯門等人也宣佈無意干涉台灣﹐中共中央批准了台灣戰役計劃。這一預定於1951年實施的計劃認為﹐美國不可能出兵干涉﹐至多會派一些日本僱傭兵﹐協助國民黨軍保台。
  1950年春﹐解放軍建立了第一個航空兵旅﹐僅有剛從蘇軍接收的幾十架戰鬥機。新建的解放軍海軍﹐僅搜集到4萬噸破舊艦艇﹐有的還是前清遺物﹐幾乎不能出海作戰。而此時﹐台灣國民黨軍還有10萬噸艦艇﹐且多屬幾年前剛從美國接收的新艦隻﹐還有300餘架作戰飛機﹐在海空力量上仍居於絕對優勢。解放軍就算僅以國民黨軍為對手﹐尚且無法馬上攻台﹐只能預想在一年後爭取到空中優勢﹐再掩護以木船為主的船隊﹐搭載50萬陸軍渡海。
  6月上旬﹐中共中央召開七屆三中會會。在會上﹐被毛澤東委任為台灣戰役指揮員的粟裕匯報了台灣戰役的準備工作。這次戰役﹐被認為是解放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粟裕稱﹐建設海空軍還需要時間﹐運輸船也遠未籌足﹐灘頭反坦克問題也未解決﹐準備時間還應更充分﹐才能實施渡海。
  出乎中方預料的是﹐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兩天後﹐即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便正式宣佈﹐美軍將在南朝鮮參戰﹐同時派第7艦隊駛向台灣﹐阻止中共從大陸進攻台灣﹐並使海峽「中立化」。另外﹐他還派軍事顧問團進入越南﹐援助當地的法國軍隊同中國支持的「越南獨立同盟」作戰。他還聲稱﹕「台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由聯合國考慮。」。
  由此可見﹐美國出兵台灣﹐並不是國民黨當局所說的「協防」﹐而是充當台灣的佔領者和保護人。由於美軍早有準備﹐第7艦隊的艦隻在6月27日晚間便駛抵台灣基隆港﹐受到國民黨當局的熱烈歡迎。7月間﹐美國空軍第13航空隊進入台灣島內機場﹐其強大的海空力量完全控制了海峽。
  據後來美國解密的資料看﹐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後幾小時﹐總統杜魯門便召集會議研究對策﹐包括國務卿艾奇遜在內的軍政官員不僅一致同意出兵朝鮮﹐也贊同出兵台灣。美國政府儘管十分厭惡蔣介石﹐但卻認為「保台」離不開此人﹐便由「棄蔣保台」改為「援蔣保台」。蔣介石政權由此成了最大受益者。
  朝鮮內戰爆發當天﹐中國政府因事先並未得到通報﹐是從外國新聞社的報道中才得到消息的。這一事件發生後﹐遠東風雲突變﹐中國的經濟建設和軍事行動計劃也都被打斷。從國際法角度講﹐朝鮮內戰不論誰先動手﹐都是其內政﹐別國不應干涉﹐更不該以此為由干涉中國領土。美國卻利用斯大林等人因判斷錯誤採取的行動﹐在朝鮮、台灣、越南三個戰略方向﹐「三管齊下」﹐採取軍事介入。這不僅危及朝鮮北方政權的生存﹐也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並形成了全面戰略威脅。如同毛澤東當時形容的﹐美國把三把刀插向中國﹐朝鮮一把插在頭上﹐台灣一把插在腰上﹐越南一把插在腳上。蔣介石因有美軍幫助保台﹐也大喊「反攻大陸」﹐和中國內地一些遭受打擊鎮壓的反革命勢力和土匪相應和。中共中央認為﹐如果不打擊美國的侵略﹐國內的建設也將成為不可能。
  想有效打擊美國的侵略﹐在朝鮮、台灣和越南這三個方向﹐必須選擇有利於中國的戰常周恩來後來在志願軍幹部大會上曾總結說﹕「我們和美帝國主義較量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看選擇在什麼地方。」「現在我們想一想三個戰場﹐大家會懂﹐不論從哪條來說﹐如果在越南作戰﹐更不要說是在沿海島嶼作戰了﹐那就比這裡困難得多了。」。
  麥克阿瑟恰恰希望﹐中國軍隊向台灣進攻。據美國軍方後來公佈的材料說﹕「他發誓說﹐如果赤色中國愚蠢地去進攻那個島嶼﹐他將火速趕去指揮。」麥克阿瑟甚至說﹕「我每個夜晚都祈禱赤色中國能這樣做﹐我常常是跪下來在那裡祈禱。」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空軍﹐此時還未完全形成作戰能力的解放軍海空軍根本不可能突破台灣海峽﹐主要依靠木船航渡的解放軍若是攻台﹐只能成為美國軍艦飛機的靶子。想建成超越美軍的海空力量﹐則幾十年都辦不到。
  有豐富軍事經驗且一直強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新中國領導人﹐自然不會選擇台灣海峽作為對美較量的戰常美國出兵台灣三天後﹐即6月30日﹐中共中央便決定將打台灣的日期無限期地推遲。
  在越南﹐中國派出了以陳賡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幫助印度支那共產黨進行抗法戰爭﹐直接出兵入越既無必要﹐也難以直接打擊美軍。而且﹐在那裡投入大兵團﹐後勤供應也難於保障。
  事實證明﹐選擇出兵朝鮮反擊美國侵略﹐對新中國有著三個最有利﹕最有利於發揮陸軍優勢﹐最有利於後勤供應﹐最有利於得到蘇聯支援。果然﹐1950年10月中國派兵以「志願軍」名義入朝後﹐以自身之長擊敵之短﹐造成了美國官方和輿論也承認的「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
  歷史證明﹐朝鮮戰爭不該打﹐抗美援朝戰爭卻不能不打。新中國出兵朝鮮﹐在當時最好地達到了打擊美國侵略、保障中國安全和援救友好鄰邦的目的﹐確如毛澤東在志願軍出兵前夕所說的﹕「應該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歲月如梭﹐逝去的60年光陰帶走了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眾多老一輩人。正是他們的英勇作戰﹐奠定了當今中國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對熱愛祖國的中國人來說﹐對朝鮮戰爭的起因可以討論﹐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義卻應充分肯定。假如客觀、全面地看待抗美援朝戰爭﹐就會看到﹐不是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的解決﹐而是美國的入侵導致中國無法解決台灣問題﹐才促使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下決心出兵抗美援朝。
  作為國際戰爭的朝鮮戰爭以平局結束﹐從中國的戰略考量出發的抗美援朝戰爭卻堪稱是一種偉大的勝利。至於至今未能解決的台灣問題﹐要實現祖國統一的目標﹐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還需要做長久的努力。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