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西周青銅器的特點

西周青銅器的特點

  商朝是中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西周青銅器從器形之間看﹐由於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製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范製作﹐且一器一范﹐手工製作﹐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從紋飾之間看﹐由於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范鑄成﹐一范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除了個別用單范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很少見。從銅鐵合鑄上看﹐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只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於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
  1990年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歷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夏代青銅器最初發現的地點在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青銅器數量和種類已不少﹐主要是青銅容器、兵器、樂器、工具和飾件。青銅容器有明顯的仿陶器特徵﹐器壁勻薄﹐由簡單的幾何紋裝飾。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其組合的雛形表明青銅禮器制度開始出現。青銅兵器和工具已經脫離了石器的影響而初具規範。陶范法是這一時期青銅器的主要鑄造方法﹐青銅飾件和一些兵器已有綠松石鑲嵌的紋飾。這一切都表明當時的青銅器正處於萌芽生長的階段。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這一時期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都有發現。青銅容器、兵器的種類和數量有明顯的增長。青銅禮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組合關係。青銅器的造型逐步擺脫了陶器的影響﹐開始形成自身的形制規範。獸面紋、龍紋、鳥紋等青銅器的主要裝飾題材已廣泛運用並開始向成熟的裝飾工藝發展。青銅器鑄造中﹐分鑄技術已被嫻熟運用﹐大型青銅容器的鑄造也比較普遍。青銅器上文字﹐在這一時期較晚的時候也有發現。此時的青銅工藝﹐正處在向鼎盛期發展的哺育成長時期。
  青銅藝術在商代晚期達到了燦爛輝煌的鼎盛時期﹐並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青銅器的種類與器形在這一時期已基本齊全﹐造型成熟﹐大器、方器多見﹐且比較多的運用動物形象作為紋飾。器物組合關係明確﹐禮器中重酒的體制在商代晚期臻於完善﹐到西周早期則開始向重食的體制轉變。青銅器紋飾空前發達﹐器物往往滿飾花紋﹐平雕與浮雕相結合﹐使青銅器紋飾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強烈。銘文在相當數量的青銅器上出現﹐商代晚期已使用者的氏族徽記為主﹐稍晚也出現了記事體銘文。到西周早期﹐青銅器普遍鑄有銘文﹐出現長達數百字的記事銘文。
  從西周中期開始﹐中國青銅藝術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轉變。這一轉變是由民族文化、意識形態和社會習俗所致。西周中晚期﹐青銅工藝開始由鼎盛期的豪華精麗向端莊厚重轉變﹐器形的簡潔實用和紋飾的樸實簡約相得益彰。食器在這一時期有較大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器形﹐酒器逐步消失﹐列鼎和編鐘制度確立。花紋由具象轉變為抽像﹐由獸面紋、龍紋等變形產生的曲波紋、獸體變形紋等成為紋飾的主體。長篇記事銘文屢見不鮮﹐內容豐富﹐字體規範。
  春秋早期﹐由於王權的衰落和舊有禮制束縛的影響﹐青銅器的器形於紋飾多是前一階段的延續﹐幾乎沒有什麼創意﹐出現了程式化的傾向。
  春秋中期以後﹐舊禮制的衰落消除了對青銅工藝的束縛﹐諸侯國的經濟發展促進了青銅鑄造業的振興﹐青銅藝術的更新面貌逐漸顯露。舊的器形在式樣上有較大的改觀﹐新的器形開始出現﹐器形的設計由於注重與實用的結合﹐式樣更富於變化。以龍紋為主的青銅器紋飾細密繁縟﹐以人類活動為題材的紋飾﹐開始以類似繪畫的形勢裝飾與青銅器上。鑲嵌、錯金銀、鎏金、彩繪等表面裝飾新工藝﹐使青銅器出現了全新的藝術風貌。長篇記事體銘文逐漸減少﹐物勒工銘的銘文內容開始出現﹐銘文中鳥蟲書等藝術化字體流行。失蠟法、印模法等新的鑄造工藝﹐使造型奇巧的青銅器鑄造成為可能﹐並大大提高了鑄造工藝的效率。諸侯國的青銅器因地域文化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戰國中期以後﹐儘管青銅器的形勢依然豐富多彩﹐但隨著鐵騎使用的盛行及其他工藝的發展﹐青銅鑄造業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戰國晚期的青銅器明顯的反映出這種趨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