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龐涓並非死於馬陵之戰

龐涓並非死於馬陵之戰

  談到馬陵之戰﹐很容易聯想到孫臏和龐涓﹐還有《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那經典的一幕。不過﹐現存史料中只有《史記》認為龐涓參與了馬陵之戰﹐其他記載則並不支持《史記》的觀點。
  戰國的史料中有一點共識﹐那就是馬陵之戰魏軍的主帥是太子申。如《戰國策·魏策二》載﹐「魏惠王起境內眾﹐將太子申而攻齊。」《孟子·梁惠王》中指出﹐太子申是魏惠王的長子。據《史記·六國年表》﹐魏惠王出生在公元前400年﹐在馬陵之戰時(前342年)魏惠王已年近花甲﹐史籍記載他還有公子嗣(即魏襄王)、公子理、公子高等子嗣﹐據此推算太子申在馬陵之戰時應該也有四十歲上下了。太子申的祖父魏武侯在當儲君時就曾征戰四方﹐他父親魏惠王更是戎馬一生﹐孟子曾毫不客氣地指出魏惠王「好戰」。在這樣的家族傳統下﹐成年之後的太子申自然也要帶兵出征﹐特別是在魏惠王年事已高的情況下﹐由太子申擔任魏軍主帥是理所應當。
  對於太子申參加馬陵之戰的經過﹐《戰國策·宋策》記載魏太子自將﹐過宋外黃。外黃徐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太子能聽臣乎﹖」太子曰﹕「願聞之。」客曰﹕「固願效之。今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則富不過有魏﹐而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則萬世無魏。此臣之百戰百勝之術也。」太子曰﹕「諾。請必從公之言而還。」客曰﹕「太子雖欲還﹐不得矣。彼利太子之戰攻﹐而欲滿其意者眾﹐太子雖欲還﹐恐不得矣。」太子上車請還。其御曰﹕「將出而還﹐與北同﹐不如遂行。」遂行。與齊人戰而死﹐卒不得魏。
  《史記·魏世家》有相似的記載魏伐趙﹐趙告急齊。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擊魏。魏遂大興師﹐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過外黃﹐外黃徐子謂太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太子曰﹕「可得聞乎﹖」客曰﹕「固願效之。」曰﹕「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則富不過有魏﹐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齊﹐則萬世無魏矣。此臣之百戰百勝之術也。」太子曰﹕「諾﹐請必從公之言而還矣。」客曰﹕「太子雖欲還﹐不得矣。彼勸太子戰攻﹐欲啜汁者眾。太子雖欲還﹐恐不得矣。」太子因欲還﹐其御曰﹕「將出而還﹐與北同。」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史記·魏世家》只是在《戰國策·宋策》的基礎上加入了戰爭起因和龐涓的事跡﹐然而太史公加入的這些內容卻都是錯的。首先《史記·魏世家》弄錯了戰爭的起因。據《竹書紀年》、《戰國策》等書記載﹐戰爭的起因是魏伐韓。太史公在此混淆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其次《史記》中戰國時期齊國世系、年代多有錯誤﹐齊國當時的君主是齊威王(前355年~前320年在位)﹔再次龐涓應該是死於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戰。《呂氏春秋》載﹕「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禽龐涓》記載魏將環塗(即「鑽荼」)參與了桂陵之戰﹐田忌、孫臏在此戰中「禽龐涓」﹔《孫臏兵法·陳忌問壘》提到孫臏「取龐涓而禽太子申」。兩處「禽」字的含義應該相同﹐「禽」字本身就有斬殺之意﹐如《說苑·權謀》云﹕「故武王順天地﹐犯三妖而禽紂於牧野。」史載商紂王死後被周武王斬首﹐據此推論﹐鑽荼、龐涓應該都死於桂陵之戰。
  《孫臏兵法》應該是孫臏或其門人弟子所寫﹐可信度較高。至於《史記》中所載孫臏、龐涓的故事﹐似乎是司馬遷遊歷採訪所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說孫臏「生阿(今山東東阿西南)、鄄(今山東鄄城北)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受訪者已經不能知道孫臏的確切籍貫﹐只能說出大體的方位﹔更無法確定孫臏是孫武的幾世孫﹐甚至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因為兩人都姓孫﹐所以坊間傳聞就說孫臏是孫武後人。受訪者顯然混淆了龐涓指揮的桂陵之戰與太子申指揮的馬陵之戰﹐而太史公誤信了龐涓參加馬陵之戰的說法﹐於是在《戰國策·宋策》的基礎上加入了龐涓事跡。而且《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對「馬陵道萬弩射龐涓」的描述﹐文學氣息尤為濃厚﹐這正是民間傳聞的特點。南宋洪邁《容齋隨筆》詳細論證了「減灶」、「設伏」、「舉火」等細節「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為之而不精考耳」。
  為何會發生馬陵之戰﹖這要從魏、韓兩國的關係說起。邯鄲之難(前354年~前351年)後﹐魏國「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盛極一時。韓國對魏國則若即若離﹐韓昭侯懾於魏國的強大而多次去朝見魏惠王並追隨魏國東征西討﹐但心底則一直對這個強鄰懷有戒心。
  《史記·六國年表》載﹐公元前342年魏惠王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逢澤之會﹐東周昭文君代表周天子與會﹐秦國派公子少官率軍參會﹐其他如宋、衛、魯等「泗上十二諸侯」也應召前來﹐數萬兵馬雲集﹐蔚為壯觀。當時魏惠王還沒有稱王﹐《戰國策》說他打算「復立天子」﹐即在諸侯中重新樹立周天子的權威﹐他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一代霸業。所以逢澤之會上﹐他親自為昭文君駕車﹐讓韓昭侯做「車右」(即陪乘)﹐想以此來提升周王室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
  逢澤之會後魏惠王又率領諸侯去朝見周天子﹐在成周(今河南洛陽市區)的九里(今洛陽市東南)舉行會盟﹐史稱「九里之盟」。當時韓國君臣對會盟是持有疑慮﹐彭喜對韓昭侯說﹕「勿聽之也﹐大國惡有天子﹐而小國利之。王與大國弗聽﹐魏安能與小國立之﹖」確實﹐周天子和魏惠王都想削弱大國、扶持小國﹐這樣他們才能號令天下。然而﹐這些大國豈會輕易就範﹐韓國就選擇了與魏國漸行漸遠﹐最終兵戎相見。
  《竹書紀年》載﹐就在逢澤之會這年(前342年)﹐魏將穰疵率軍與韓將孔夜戰於梁、赫一帶(今河南汝州市西)。韓軍不利﹐向齊國求救﹐齊國表面許諾﹐實則按兵不動﹐坐看韓軍消耗魏軍兵力。結果韓國五戰五敗﹐最終全軍潰逃﹐史稱「南梁之難」。齊國這才起兵救韓。齊國以田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田忌、田嬰等皆隨軍出征。魏國太子申統十萬大軍前來迎戰。孫臏運用誘敵之策﹐將決戰地點選在了馬陵。馬陵之戰的具體地點﹐東晉虞喜《志林》云﹕「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有陵﹐澗谷深峻﹐可以置伏。」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贊成此說﹐此地在今山東莘縣大張家鎮﹐距離范縣縣城較近。這也是太史公尋訪所得的馬陵之戰遺址﹐此地正位於孫臏的出生地「阿、鄄之間」是孫臏極為熟悉的地方﹐所以孫臏才選擇在此與魏軍決戰。
  《孫臏兵法》記載了馬陵之戰時齊軍的陣法﹐陣前撒上蒺藜作為緩衝﹐戰車在前﹐盾牌兵、弓箭手緊隨其後﹐中間是手執戈、矛、戟等長兵器的大軍﹐最後是手執短兵器用來斷敵軍後路的後備軍。我們可以想見﹐齊軍小股部隊將魏軍引入馬陵埋伏在附近的齊軍以逸待勞重創魏軍。孫臏又派後備軍截斷了魏軍退路﹐最終魏軍陣勢大亂、全線崩潰﹐太子申兵敗身死。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十二月魏軍慘敗於馬陵﹐隨後魏國遭到了各國的痛擊。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五月齊將田朌率領齊、宋聯軍攻入魏國東部地區﹐包圍平陽(今河南滑縣南)。九月商鞅率秦軍攻入魏國西部地區。十月趙國大軍攻入魏國北部地區。年近花甲的魏惠王親統大軍迎戰商鞅﹐結果大敗而歸。
  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齊威王與趙肅侯會盟於博望(今山東茌平縣西南)﹐兩國繼續協作伐魏。《竹書紀年》載﹐這一年魏國在濟陽(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修繕城防。清代學者黃式三指出﹐魏國這一舉動是為了抵禦齊國的進攻。這一年商鞅再度統軍攻魏用計誘俘魏軍主將公子卬﹐乘勢擊破魏國大軍。魏惠王三十二年(前338年)﹐秦軍在岸門(今山西河津市西)擊敗魏軍﹐虜獲魏軍主將魏錯。
  以上還只是現存史料的記載﹐從當時形勢來看﹐齊、趙、秦應該是每年都會對魏國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韓、宋等國也少不了對魏國的攻伐。迭次打擊之下﹐魏國實在撐不住了﹐在當時名士惠施的勸說下﹐魏惠王「變服折節而朝齊」﹐魏國霸業至此終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