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其他]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打印本頁]

作者: waynelu77    時間: 2010-5-25 18:39     標題: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以下是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是新竹的一位英文老師所寫的
讓我感觸很多~
===================================================================================================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每次看到有什麼IELTS,托福, GRE考試統計成績公佈,全國一片烏鴉鴨的檢討聲浪,身為英文老師的我,都有種罪惡感,好像自己該被拖出去槍斃一樣。

我們都知道,英文很重要。

我們是個海島型國家,我們必須依賴
四通八達的網絡和別的國家取得貿易的機會;
我們是一個相對弱勢的國家,我們必須依賴大陸以外的強國提供某種形式的外交、武力保護。

英文,對我們而言,不僅是一種國家競爭力的表現,同時,也代表著,我們這個國家在國際發聲的可能性。

然而,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我開始常常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我家巷口每天8點的垃圾車事件。

我家這個社區,算是新竹一流學區附近重要的社區之一。清大、交大、竹中、竹女,還有新竹幾個升學率超好的國中都剛好非常接近我們的學區。

社區裡面的人,看得出來,都有一定不錯的社經地位,談吐、待人處世也都很得體。我們在這邊住了一年多,一直都很喜歡這個社區的氣氛和氣質。

每天8點,大家拎著垃圾站在巷子口等垃圾車,打聲招呼就開始閒話家常,里長也常常在這個時候,跟我們湊合著討論一些社區哪邊的路燈不夠亮,哪裡的危險路口應該要增加一些交通號誌的設備。

一切都很好,也真的沒出現過什麼讓我們非常困擾的問題。一直到過完年之後,
有一戶移民國外的住戶,搬回這個社區。

每天8點,一樣在那個巷子口,一樣在等垃圾車,一樣大家都拎著一袋袋的垃圾等著「少女的祈禱」音樂聲越來越靠近。

但是,等了2分鐘之後,開始有人咒罵,「這是什麼爛國家,連倒個垃圾都要等這麼久?」接著,她剛好自己站在她家冷氣的下方,被冷氣排出的水滴了幾滴,她又開始抓狂,「台灣真是個爛地方,連冷氣都這麼爛!」

最後,就在垃圾車已經近在眼前的時候,她氣呼呼的轉身,拎著她的垃圾,迸的一聲甩上她家大門,嚷嚷著:「我不倒了,國外才不會這樣」!接下來連續好幾天,我們社區開始出現大白天就有人不管垃圾車幾點來,直接把垃圾袋扔在巷子口。

等到晚上,垃圾已經腐壞,臭氣沖天,不然就是被流浪狗、流浪貓抓破垃圾袋,垃圾在社區四處散落、飛揚。里長因為她家冷氣機滴水的問題,好意去提醒她會被環保局開單,被她破口大罵:「你們不要以為我住在國外,就可以刻意刁難我!」

後來我從鄰居們那邊輾轉得知,她們一家都是學歷高、收入高,很早就申請了綠卡移民到美國去。「她們的小孩英文都很棒耶,國小開始就請外國人來一對一家教」,一個歐巴桑用著羨慕和崇拜的語氣這樣說著。

我開始回想,從我學英文以來,我週遭那些英文說得非常流利的身影。在新竹公車站,一大群實驗中學的學生,明明在台灣卻刻意用英文在交談。有一位教授說,他只要聽到人家唸「 frustration」這個字,他就可以知道這個人英文程度怎麼樣。我在輔大英文系,一大群的「台北幫」,英文說的像外國人一樣好,打扮、穿著也非外國名牌不可。

還有一個出書的英文小魔女,她的媽媽很驕傲的在電視上說,「我的女兒英文學得太好,
現在連說中文都有外國腔」。

我們學英文,是為了要讓自己的同胞把我們當成外國人一樣崇拜?我們學英文,是因為我們發音要標準,講話才比較有份量?

我們學英文是因為,那個語言所代表的東西比較崇高?還是,我們學英文,是為了要把自己變成外國人?又或者,要像我的鄰居一樣,學英文是為了要去外國生活,然後回來嘲諷那些乖乖遵守垃圾不落地的善良老百姓是沒見過世面?

那些實驗中學的孩子,我常常看到他們一大群聒噪的喧嘩,完全不理會車上的其他人要休息。那位教授,一天到晚在挑剔別人的發音問題,卻可以講出「長的太醜的女生就應該要閉嘴」、「黑人的嘴一看就很噁心,不過,沒辦法,他們是非洲來的」這類充滿性別、種族歧視的話。

我那些台北幫的同學,把打工賺錢買名牌當主業,上課當學生才是副業。如果你和他們同一組做小組報告絕對會倒大楣,因為他們沒空上圖書館找資料,討論沒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只好負責上台做口頭報告的部分。

結果,輪到他們上台做小組的口頭報告的那天,他們因為前天熬夜打麻將缺席了。這也讓我想起,我爸在住院的期間,我媽一直打電話來跟我說她不懂醫生在說什麼。我剛開始以為是我媽很魯,很難以溝通。

後來索性我請假回家一趟,我才真的搞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原來是那位醫生,對著一個目不識丁的鄉下歐巴桑,講了2 句就要夾雜一長串的英文,那一長串的英文中還包含了英文專有的醫學名詞。我站在那邊,聽那位醫生講了一大堆中英文摻雜的病況說明。

我用了更長一段的英文一句一句慢慢的回他,他愣住了,也嚇到了。

但是,除了當下有反擊的快感之外,我不覺得驕傲,也不覺得開心,因為我想到了,在這家醫院裡面的其他的病人,這個台北來的大醫院是怎樣的看待、對待他們。

英文很重要,但是,是否,我們都用著一種扭曲的心態奉承著這個語言?

我認識的一個外國教授,有一天忍不住對我說,台灣人常常在問外國人, 'Can you speak Chinese?' 他剛來台灣的時候覺得很疑惑,因為他們英語系的國家,通常都是會用 'Do you speak English? '
對他們來說,語言是一種是在生活中使用的習慣,而不代表某一種特殊的能力,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他們會用「Do you 」而不是用「Can you」來造這樣的問句。

這一陣子,又聽到另外一個常常出席國際研討會的教授在思考,為什麼只有亞洲的學者,在國際研討會發表自己的文章時,每個人一開頭都先說,' I am sorry.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 . 明明那些德國、法國的學者,他們說英文的德國腔、法國腔才真的讓人難以辨識他們在講什麼碗糕。< /SPAN>

我在研究所的另外一個教授有一天聚餐突然聊起了他一些移民也是教授級的朋友,他說,這些朋友很妙,移民到了國外之後,唯一的休閒娛樂就是聚在一起,一起數落台灣有多差勁、有多落後。

非常相似的,一位到英國拿博士學位的學長跟我談到,他在英國的時候被一個外國朋友問到:「為什麼很少聽到你們台灣人稱讚台灣?」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我們不時的在強調及早學英文有多重要,我們要一群孩子連母語都還不熟悉,就要他們去學英文,這個教育政策底下,我們透露著對自己文化的輕蔑,是否也反應著我們這些大人莫名的自卑?我們都在說學英文才會有國際觀,但是,說出這樣的話語的人,他們除了 CNN和BBC 看得到的新聞和評論,他們還熟悉哪些外國文化和政治角力?

真的,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從我們社區的垃圾車事件,我就開始不停的想要回答這個問題。

所以,有一天,我花了 1節課的時間,和我的學生用說的、用畫的、用唱的聊了到底為什麼我們要學英文。

我們有一個結論,台灣很好,所以,我們要用英文幫助台灣走出去,我們約好,只要遇到外國人,都要跟他們說最少三件台灣很美好的事物。

台灣還可以更好,所以,我們帶著台灣的問題走出去找答案,每一次到國外去,我們都最少要找到 3個答案回來幫台灣解決它的問題。

今年暑假過後,我很期待我的學生會帶哪 3個答案回來。

轉貼網址:http://english.tw/space-6813-do-thread-id-1356.html

=====================================================================================================================
因為我的心得可能沒人想看
所以就擺在最後面~

Do you speak English? 這句話突然打醒了我
原來我們拼命去學習的英文,對他們而言是種習慣,
而我們卻一直希望英文是我們能力的表現。
在台灣,大部分的人學英文,
是希望自己有能跟國際接軌的能力,理所當然的英文被視為能力。
到底我們講英文是為了甚麼,想要用英文做些甚麼,我仔細思考英文對我的意義。

就在大家認為自己有很棒的英文,可以找很不錯的工作,領很不錯的薪水時,
卻有人想要用英文做更多事。
我不否認語言是項能力,但我想語言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溝通,
每個人的學英文的理由可能都不一樣,
但若能因為英文我能多認識一位真心的朋友,
我就覺得很值得,我想要讓語言成為我開拓視野的工具∼
你們大家呢?

[ 本帖最後由 waynelu77 於 2010-5-25 18:40 編輯 ]
作者: sparker    時間: 2010-6-2 22:47

雖然我不知道要回什麼,但是看完你前面寫的心得,真的讓我想到新加坡的一些電影,例如小孩不笨裡面的劇情,
一些小孩都不喜歡學華語了,講了一口腔調很怪的美語。
去年經過新加坡,走在路上,除了老一點的同胞,大部分的小孩都講美語,
或許就像作者說的,為了與世界溝通,可是不也是一種危機嗎?
前幾天新聞就報導語言危機,世界上有一種語言只剩下一個老人會說了,等他過世後就會滅絕,
或許,華語不會滅亡,但是語言的競爭卻不會停止...
不過,語言就是溝通用,用筆畫也可以懂啦,這樣也可以增進彼此互動,不也是很好嗎:)
作者: peter0712    時間: 2010-6-2 23:23

thx for sharing
作者: johnny564669li    時間: 2010-6-2 23:58

非常同意版大的看法,學習外語只是會為了與國際接軌,而不是要崇洋媚外,但是現在的社會真的價值觀非常的扭曲,這種假洋鬼子ABC一大堆
作者: skydragonred    時間: 2010-6-3 00:04

我同意作者的想法~
就像有位老師跟我說~
妳的英文在好...好的過美國的乞丐嘛?
的確~語言是讓我們與國外接軌的一種能力,但卻不是唯一~
就好比我到韓國去~用英語詢問垃圾桶在哪裡~
結果說了三~四次那服務生還是聽不懂~
最後我火大...直接說了"圾桶拉"(閩南話)...
奇蹟發生了~
這服務生居然因為我的閩南話而瞭解我的需求~真是太神奇了!!
進而幫我把垃圾拿去丟~
作者: 康斯坦丁    時間: 2010-6-3 00:59

感謝大大熱情分享好圖片~好圖相信回覆後更美好 !! 感謝大大的分享啊!!太讚了~~
作者: chuan7878    時間: 2010-6-22 15:20

頗有同感
不要媚外
但是英語能力還是應該加強阿
作者: xth728    時間: 2010-6-23 15:51

我最近想學英文的動機是...
未來我有機會到國外去旅遊時.我希望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去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
或去與外國人請教當地的風情事物....
也想讓自己看外國片時.能夠耳聽內容.眼看劇情 而不是看中文翻譯....
我也覺得 國語(中文)才是我們的基本的語言.相對的文章中老師提到外國人他們的習慣用語是我們一直要學習的.但是反過來說我們的習慣用詞.不也是外國人一直在學習的....
外國人說中文用錯辭彙或是不流利(輪轉)時.我們也是笑一笑.然後再說 你的這句話要怎麼說 才會表達的更明確...
台灣的語言.幾乎都以國語為主.不過南部以台語居多.北部則是國語...這一些還不都是環境的影響嗎?
所以學習一種東西 都是要有動機的吧!!!...不論是語言.科技等不都是你想要知道  才有個動力推你去學習........
我常在想 一定做什麼都要認證嗎?.那要認證的東西太多了!!!!
吃飯拿筷子要認證嗎? 完畢!!!!!
作者: ian123123    時間: 2010-7-19 21:55

看到你這篇 讓我有一些想法
雖然當初會想學英文
是為了教外國的女朋友
不過仔細思考
其實能接觸其他國的語言
可以去認識不同樣的人
想到這個
不只台灣人
美國英國 都可以交到朋友
假設我英文學精了後
我一定會再學其他語言
可以去跟其他國easy talk!!
而英文其實沒什麼好驕傲的
這我也這麼絕得
英文強有什麼好厲害的
別人會泰語 也沒什麼好自卑的拉
文化根文化的溝通 真的很棒!
作者: charb    時間: 2010-9-1 17:59

交個外國女友 這個我想過
但是動機不夠 沒遇到合適對象...
學英文 還是為了考試而考試
當然還有提昇競爭力 找飯碗較容易
作者: 段切    時間: 2010-9-9 2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mallcat94    時間: 2010-9-25 12:02

沒錯
語言不過就一種工具
想想,用著很流利的英文去服務來台灣旅遊的大陸客
那就變成一種害自己的工具了。
工具要用在合適的地方,
我不會沒事告訴人家我有3把不同的螺絲起子或2款老虎鉗
因為那不是很重要
有,不代表要拿來炫耀
作者: hhjhttsh    時間: 2011-11-20 16:50

這位老師說的真是太好了
每每說到重點說到我真的感同身受
""一大群實驗中學的學生,明明在台灣卻刻意用英文在交談""
是啊我也覺得很莫名奇妙
因為自己交過那畢業的女友
不過讓人感覺到他們會講中文卻寧願說英文來表現的自己高人一等
也許剛好我看到的那些人士如此並非想一干子打翻一傳人
不過這也常常讓我想起為什麼自己要這麼努力的去學英文
努力的讓自己多益成績到達金色
在補習班交英文看到許多家長努力讓自己小孩把英文成績提升
但是母語呢自己的根呢
作者: bcookie    時間: 2013-1-22 20:48

感謝大大的分享
語言是種工具
就如同文章所說
我們需要借助此種力量來增加台灣的宏觀
幫助台灣走向國際
但卻有許多人扭曲了這種力量,盲目崇拜
如同井底之蛙
不懂尊重自己國家的文化
如果不自重,別人更只會鄙視我們
好文必推,謝謝分享
作者: dantes1970    時間: 2013-2-26 13:03

難得的有識之士
作者: dantes1970    時間: 2013-5-13 13:58

語言只是表達工具,歐洲大陸不太講英語,各有自己及地方方言,只要能溝通不讓對方誤會自己的意思就好.




歡迎光臨 PLUS28 (http://www.plus28.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