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陸軍] DID 7/5/2011新聞『美國售台灣地對地ATACMS

引用:
原帖由 78enxdnjh 於 2011-7-12 20:46 發表
160-300公里射程,打小鳥還差不多

大陸的重要基地,基本上都躲在離海岸400公里以上
沿海一帶都是一些"戰略上可捨棄的基地"
就算命中目標,老共也不會介意,反而會很高興台灣又少了一件武器

與其花傻瓜錢買ATACMS ...
雄二E是巡弋飛彈射程為800KM, 數量少價格也貴得多. 萬劍彈是機載武器, 前提是必需我方能取得制空權, 且發展尚未成熟亦未量產配備. 這2者和ATACMS是不同類型的武器, 使用方式和用途各為不同, 不能混為一談.

ATACMS主要是填補炮兵火箭射程不足的缺點, 只要放在臺灣內陸任一地點, 便可進行跨戰區支援.

在最近幾次戰爭中, 美國陸軍大量使用ATACMS與巡弋飛彈和空軍的JDAM搭配使用即可證明.

TOP

引用:
原帖由 78enxdnjh 於 2011-7-14 22:53 發表

大陸那邊的戰術已經改變
不會在傻傻的在福建集結部隊
也不會用傳統的登陸作戰做第一波攻台部隊

第一波攻台部隊是高機動快速打擊部隊,如傘兵,特種部隊,情智人員....
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畢竟數量不多, 也沒有重裝備的搭配, 如果沒有後續的兩棲部隊登陸支援, 很容易被我方的機械化部隊包圍殲滅.

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場戰爭, 只單靠少量的特種部隊就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TOP

引用:
原帖由 78enxdnjh 於 2011-7-15 17:18 發表


你說的一點也沒錯,從大陸那邊 愛上"斬首攻擊" "快攻"
我國陸軍就開始購買武裝直升機,新的運輸直升機
以防止大陸在第一時間癱瘓台灣交通造成我軍軍力調度困難

至於ATACMS(外銷型)的射程實在很短
大陸那邊很 ...
你的話有點矛盾, 從別的軍區調動過來不代表就可以從其他地區直接跨海作兩棲登陸.

雖然現代的大型登陸艦在航程上沒有問題, 但畢竟數量不多, 部隊主力還是得靠傳統的通用登陸艇之類的小型載具.

兩棲登陸作戰最忌諱的就是登陸船團在海上航行太久.
一來大量人員擠在船上增加人員的不適, 會嚴重影響戰力發揮.
二來船團從遠處航行而來, 等於給防守方預警提前調動部隊加強防禦失去奇襲的先機.
第三登陸艦艇本身相當脆弱, 縱使有戰艦護航亦幾乎無反擊能力, 很容易成為我方海空軍反艦飛彈的活靶. 航行的時間越久風險越大.
第四大型登陸艦不適合作近岸登陸, 還是得靠小型登陸艇搶灘. 小型登陸艇根本不考慮人員適航性.

最適合登陸部隊集結整備的地區還是挶限在對岸沿海地區.

ATACMS射程的確短了點, 不過他可以提供我國陸軍的"跨戰區支援"能力. 當發生兩棲登陸的情況時, 我方部隊若無法即時完成集結, 就只能寄望空騎旅的直昇機支援(假使空優還沒完全喪失), 而ATACMS可由其他地區部隊直接向我方海岸登陸區作火力支援, 即使部署在外島也可以直接向本島射擊.

近距離用雷霆2000, 遠一點用ATACMS支援, 再遠一點用雄二E攻擊, 三者相互搭配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TOP

已經說了這是用來填補多管火箭射程不足的火力間隙, 若是部隊能即時趕赴登陸區, 當然是以短射程的多管火箭甚至是155mm火炮直接射擊即可. 若是來不及集結或是其他守備區的部隊豈不是只能乾瞪眼?

如果這時還要考慮武器價格問題, 那攻擊直昇機和搭配的飛彈豈不是更貴?

另外ATACMS的體積不大, 它的另一個車載型式全名叫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HIMARS), 體積就跟一般的多管火箭發射車一樣, 平時不需要固定陣地設置. 在有戰爭疑慮時可立即空運到外島部署.

TOP

引用:
原帖由 WKWU 於 2011-7-16 18:20 發表
引用:  發表於 2011-7-15 23:43  只看該作者   最新的雷霆兩千多管火箭下一步朝飛彈化

搞清楚了吧 原來老美知道台灣有能力 也有意願想自行發展ATACMS  馬上就想賣給我们ATACMS

一則賺台灣的錢二則打擊台 ...
不一定, 是不是台灣獨立自行研發的還很難說.

台灣的處境比較特殊, 在以往常常出現已經研發出同級裝備後才取得美製裝備的輸出, 但所謂的自行研發往往是軍火商的技術支援政府默許的情況下獲得的成果, 藉此美方可以規避八一七公報的協議, 主張並未提供更先進武器, 只是提供現有武器同級的裝備.

IDF和F-16如此, 天劍二型和AIM-120如此, 雄風二型和魚叉飛彈如此, 更早前的昆吾和拖式飛彈也是如此. 只有在日後比較沒那麼敏感時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如何.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11-7-16 22:56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