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聞] 金馬? 政治?

引用:
原帖由 ob001 於 2012-11-27 18:47 發表

香港金像獎的參選有必須是港片的限制
...
2012年第3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原因:打败《功夫》创下香港最高票房纪录。

2012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失恋33天》。原因:票房创下投资额的40倍收益纪录。
[不同的是:百花奖由现场101名普通观众投票产生]

相关视频:
1,香港: http://www.56.com/u95/v_Njc1MDEzNjQ.html
2,大陆: http://v.ku6.com/show/gwOSufpJhIYEXNa-Fst7Aw...html

电影文化有没有政治因素?自己去评判吧。
我个人觉得两岸三地各有特色,相对而言,今年金马奖办的比较成功。有痞子黄渤搞笑,看了两遍。
前进,达瓦里希。

TOP

引用:
原帖由 黑貓仔兄 於 2012-11-27 22:18 發表
金馬獎現在已經變成拿台灣納稅人的錢去資助對岸的電影工業.
金馬獎的定位如此不明還不如廢除為上

很多時候台灣拍出來的電影明明勝過對岸例如去年的賽德克巴萊
卻因為必須空出名額讓對岸"共襄盛舉"而把一些應該得獎的優秀演員
與導演剔除.如此昏頓的獎項不早廢除還待何時...
这样的说法。。。额。。。那就来谈一谈賽德克巴萊拍摄过程。[总投资是台币七亿。]

魏德圣导演为了拍好这部台湾大制作,不惜拿出《海角七号》所赚的5千万,抵压了房子和办公室向银行借钱。
四处借款,周杰伦借出4千万,主演徐若萱不收片酬,还借出1千万,等等,依然不够,还差一半的资金缺口。

这个消息传到了香港大陆,于是,吴宇森站了出来,他力挺魏德圣导演把这部电影拍好,补上了另一半的资金。
还义务做了挂名监制。这3.5亿钱从哪来?还不是从大陆和香港电影行业朋友出的!抗日片嘛,友情支持!XD

拍完电影后,再下来就是全球宣传推广,参加国际影展,也要很大笔费用啊。那谁出钱?猜一猜。
按照计划,要收回成本,必须卖出15亿票房,而实际台湾只卖出了8.5亿。成本只收回5~6亿。

这件事揭示了台湾电影工业的不容易,从另一方面也让台湾电影从业人不得不拍一些成本小、校园、草根电影。
同时,真要去拍大制作,必须和资金雄厚的大陆香港去合作。因为电影必竟是文化商品,离不开市场经济规律。

不带颜色。实话实说。
前进,达瓦里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