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建議方案] 變相的惡質無薪假

以黨治國本來就不是正確的民主方向,黨的作用可以協理卻不可以主導國家政治,
否則也只是變相的非民主,現在台灣就是如此,黨派對政治的影響大過於個人,
一切的走向不是以國家利益為前提,而是以黨的目標為主,這會是人民想要的嗎?
以前國民黨遷台因為情勢動員勘亂強勢控制,那也就不提了,解嚴後我們變民主了嗎?
沒有,事實上,台灣的政治跟大陸看似比較民主,但實際上軟刀子與硬刀子差別有多少?

也許有人說多黨政治有利,可是我在台灣沒有看到,我只看到黨爭對台灣人民社會的傷害,
從民進黨到新黨到親民黨到很多黨出現,我們仔細回想一下,有過穩定發展嗎?
老國民黨戒嚴時期雖然黑金貪腐不少,可是不可諱言的,無論發展上,穩定上,
還是比解除後要好得多,至少有許多官員貪歸貪,還把心放一點在建設,在績效上,
不像現在,黨爭導致的結果,重心擺在關心大選上,強調黨文化。

6樓說的人口問題,其實不然,四小龍中人口基數密度比台灣不差的有啊!情況卻好得多,
又是為何?政治因素啦!

科技進步人力用少,但科技進步,國家發展快速,應該更具有競爭力才對,台灣有嗎?
國家經濟能力與人民的生活福利也是正比才對,台灣不是,我們享受到什麼國家福利?
我們的福利是靠人民自己繳錢得來的,健保是,國民年金是,都是額外的另類保險費,
只要政府提出什麼福利方案就考慮加稅加費,那麼我們有什麼進步可言?

開放大陸勞動力多少億,這不是關鍵,外傭外勞你怎麼不講?台灣這種的勞動力才多,
可是這些都是必然要開放的,國際社會環境如此,台灣的情況沒有辦法例外,封閉是錯的,
怨這個是不對的,你該怨的是政府開放卻沒有足夠相應針對性的解決支援策略,
我們的勞動力得不到對等保護照顧,反而被壓迫了,被淘汰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現今已經是地球村時代,我們的人民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往外發展,人口多少不是限制,
反而台灣老年化的情況很嚴重,缺乏新血,少了競爭力,增加了負擔,養老的負擔。

國家鼓勵學歷,公司講究文憑,大家都在從小努力讀書,才覺得有前途,才覺得有能力,
我們有一個讓有一技之長的人民適才適用的環境嗎?國小畢業、高中肆業的那些人,
有專長的那些人,在求職路上踫踫撞撞,擠破頭去搶一個清潔員的工作,只能糊口,
看文憑經歷不看能力,你說台灣的勞動發展有前景可言嗎?公司真正可以有好的發展嗎?

政府沒有協調好國內物價上漲,只一昧的用提高勞工基本薪,這是拔苖助長,
就好像讓植物吸收養份的速度和量增加,土壤本身施肥恢復率卻沒有跟進,能撐多久?
抽雇主的錢去養勞工,讓台灣勞工變成吸血族,雇主的負擔在金融壓力下變得更沉重,
你說雇主不去選便宜外勞還堅持選台灣勞工嗎?而人民幣現在比台幣更有價值,
很多台灣人都想去賺大陸錢了,說大陸人們搶台灣錢?什麼年代的想法。

大陸就像一個不平衡的天平,窮的很窮,富的更富,發展上面也是一樣的表現,
那些經濟特區一個市的人口相當於一個台灣,而無論科技建設或經濟程度都比台灣強,
台灣現在的發展趨勢雖然沒那麼明顯,也漸漸看得出來和大陸在一致化,
也同樣出現不均衡的現象,我們沒有立場站在高處去看大陸。

公司為了省開支多無薪假也是如此,賺錢的公司只會想要積極爭取訂單賺更多的錢,
工作只怕不夠,哪會嫌多?現在政府這樣做,對員工看似比較有利,可是長遠看呢?
公司支付得更多,裁員壓力也變大,倒的機會就更大,我們有什麼好高興的?
你現在無薪假減少,或許背後潛藏著更大危機。

由此可見,台灣不但是政黨本身的方向有問題,台灣人民本身的認知上也都有問題,
都只看眼前的利益,有幾個人會看到更遠的未來?

[ 本帖最後由 j433463 於 2011-11-28 04:10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