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事論談] 擴張駐館數「壯大實力」? 自欺欺人

擴張駐館數「壯大實力」? 自欺欺人

擴張駐館數「壯大實力」? 自欺欺人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光慈】 2011.05.17 04:21 am

  
外交部增設駐法蘭克福辦事處,視為活路外交的成果;同樣馬政府任內的活路外交計畫「裁撤外館」,卻已無疾而終。外交部增館的同時,為何不將人少功效又低的外館一併裁撤?把盲目擴張視為壯大實力,這根本是自欺欺人。

二○○九年,外交部裁撤了五個功能不彰的外館,暫停無意義的海參崴開館計畫。當時的外交部長歐鴻鍊獨排眾議,打破外館只能增不能減的迷思,從資源和功效面上堅持裁撤。

事實證明,孟加拉、約翰尼斯堡、箇郎、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的裁館,並未讓台灣的國際空間受損,反而使這幾個館處釋出的資源得以做更妥適運用。隨著歐鴻鍊離任,這項務實政策無疾而終。

我在德國目前已有三駐點,除柏林外,漢堡和慕尼黑都是三人小館,館宿舍年租金要花一千六百多萬台幣。我在歐洲共有廿七館,年租金近四億七千萬台幣,有三分之一是三人小館,增設法蘭克福同時,為何不相對檢討漢堡與慕尼黑的存廢;一個德國四個駐點,有何意義?德國會因此與我建交嗎?

活路外交講究務實,既然邦交國數不是重點,那駐館數也該同理視之。我在美國有十三個駐點、日本六個;連中國大陸在美設館都未超過十個,我們的國力、財力和業務量,有比大陸多嗎?還是只要華人群聚之處都要設館,那外交部跟觀光局旅遊中心有何兩樣?

外交部認為裁館恐影響雙邊關係或國際空間,表面理由冠冕堂皇,其實說穿了是本位主義,怕影響日後人員升遷。葡萄牙與我關係一向惡劣也未在台設處,我卻遲未裁撤葡國駐點,說是要維持葡語人才。但現在外交部外派考量早已不管語系,相關說法只是推拖之辭。

既然標榜活路外交,外交部更該徹底檢討全球外館的必要性,而不是因增館而沾沾自喜。以當前台灣的國力要養一百一十八個外館,只是浪費國家資源和納稅人的血汗錢,實在沒資格拿出來說嘴。



就連維基解密爆出支票外交巴拿馬都說不清楚..
不多花些錢增設多點蚊子小館..
怎麼配合""的活路外交在數子上玩遊戲..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