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肺炎鏈球菌恐造成肺炎

肺炎鏈球菌恐造成肺炎

肺炎鏈球菌恐造成肺炎

後疫情時代,不僅需要防範新冠病毒,更要當心肺炎鏈球菌所造成的肺炎威脅,其中以年長、慢性病族群首當其衝。

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醫師表示,年長者因感染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菌血症,致死率高達六成。且,病毒性肺炎容易伴隨細菌性肺炎,且兩者容易混淆,加重治療難度。而臨床治療中,高達七成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常見的抗生素具高抗藥性,不僅病人需用到後線的治療方式外,更會增加住院時間、影響整體治療成效。

近年多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有合併或續發細菌感染的問題。據統計,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約百分之七合併細菌感染,且進入加護病房的患者感染比例更是一般住院者的兩倍;另一研究針對新冠肺炎合併細菌感染患者進行分析,發現近六成感染源來自於肺炎鏈球菌,為感染大宗。因此,若民眾僅接種新冠疫苗,恐難防肺炎鏈球菌侵襲。

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耳鼻喉科葉德輝醫師指出,鼻腔最深處─鼻咽,積藏上百萬個病菌,這也是當前新冠病毒經由鼻咽採檢的主因,而肺炎鏈球菌平時就潛伏於鼻咽中,呈現無症狀的帶菌狀態,成人平均帶菌率為百分之五至十。一旦人體感染其他疾病、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便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其症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異,可能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侵襲性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

黃立民醫師說明,人體免疫反應分成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當肺炎鏈球菌攻破鼻黏膜防線,將造成人體主動免疫力失靈,引起感染。而慢性病等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便特別需要加強被動免疫,也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幫助保護鼻咽部黏膜,和降低鼻腔帶菌率,進而阻斷肺炎鏈球菌的傳播。

鼻腔是上呼吸道的重要器官,預防肺炎首先要鞏固鼻腔健康,以降低病毒與細菌對人體的侵襲,此外更要搭配疫苗接種;建議若要完整提升肺炎的防護,應接種新冠、肺炎鏈球菌及流感等三種疫苗,才能打造完整的防護網。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