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神農辨藥嘗百草的故事﹐是一則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四時祭祀。
  在女媧補天之後﹐不知過了多少年﹐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出生一個小孩﹐就是神農氏﹐長大後成為部落首領。有一天﹐神農到一個靠近山林的部落去﹐見那裡把獵獲的野獸隨地亂拋。一問﹐才知道這一帶野獸很多﹐獵獲的獸肉多的吃不掉。又有一次。他走到另一個部落去﹐見他們正把大批的高梁、谷子拋棄掉。炎帝覺得太可惜了。當地人笑著說﹕「有什麼可惜的﹐過幾天﹐新谷又要熟了!」(這是南方一年收三茬糧呀)
  回來後﹐神農成天想著這兩件事。他正在想時﹐忽然一群孩子吵吵鬧鬧地走了進來。他問孩子們為什麼爭吵。孩子們爭著告訴他說﹐他們中間有一個孩子有兩張弓﹐一個有兩支箭﹐兩個人原說好互相交換的﹐後來有弓的一個反悔了﹐因此就吵起來了。神農一聽﹐頓時開了竅。他想﹐肉多的部落不是可以和谷子多的部落互相交換嗎﹖(這是在原始社會初期數十萬部落個體人少時期﹐後來部落聯盟多了﹐人也多了﹐食物多了﹐首領私心也多了﹐私有制也產生了。可見自古至今的人類戰爭都是為了爭奪食物和生存權﹐不管多麼現代化都是如此。)他來不及招呼孩子們﹐欣喜地向外奔去。他和幾個部落的酋長一商量﹐決定每隔十天﹐到日中的時候﹐大家把多餘的東西﹐拿到一個指定的地點(集市)﹐向別人換取自己所需的東西。人們都很贊成﹐高高興興地拿著自己多餘的東西﹐來到指定地點。這時候﹐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熱鬧。他們互相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就是以物易物、日中為市的開始。也是原始社會人們心地純樸﹐生活簡單的一種自由貿易﹐可惜後來被遊牧部落為主的以強盜搶劫行為改變了人們的純樸簡單的生活﹐為了保護自己的部落和領地﹐於是國家和階級產生了。
  那時候﹐人們得病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只能靠自己體力抵抗﹐有的只好等死。神農想到天帝的花園有奇花異草﹐說不定可以治病。便決定上天去。那時候上天有兩條路﹕一條從崑崙山上去﹔另一條從都廣之野順著一株叫建木的大樹爬上去。神農選擇了從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庭。他選了一大捧瑤草﹐在走出花園時﹐碰到了天帝﹐天帝說這點瑤草治不了多少人的病的﹐給了他一根神鞭﹐可以鞭打識別草藥有毒無毒﹐中國草藥即由此稱。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據說在中國湖北西部﹐至今都可以找到神農鞭藥的地方﹐那山就叫神農原。
  有一天﹐看到一種樹葉﹐正好他口渴了﹐順手摘了幾片放在嘴裡咀嚼。這一嚼﹐還真解渴﹐神農又扯了幾把咀嚼著。他感覺肚子裡上上下下有東西在摩擦。他肚子是透明的﹐看到小葉兒把他的胃擦洗得乾乾淨淨。這一發現。使他大大高興。他斷定這小葉兒既解渴﹐又能解毒﹐他決定改鞭藥為嘗藥﹐如果遇毒﹐就用它來解救。他把小葉叫「查」(查巡的意思)。後世人讀白話了﹐叫成了「茶」。神農就這樣一路走著﹐一路嘗著百草。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經常要中毒﹐都多虧了「查」解救了他。據說被他嘗過的花、草、根、葉﹐就有三十九萬八千種。他下決心要嘗遍所有的草。
  這一天﹐他忽然發現一株攀在樹上的籐狀植物﹐開著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那葉子還會一張一縮﹐他奇怪極了﹐就採了一些葉子放在嘴裡咀嚼著。誰知這是一種有劇烈毒性的藥草﹐叫斷腸草。神農就這樣死去了。在山西太原神釜岡上至今還留著神農嘗藥的鼎。(神農時只有陶器﹐早已損壞﹐後世人為了紀念這位為民而死的部落領袖﹐重新用金屬做了鼎。)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六神農生日(當然是傳說的日期﹐估計是建廟紀念落成祭祀時的那天)﹐人們紛紛來到藥王廟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的天然中草藥庫﹐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把這帶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袁珂《中國神話傳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