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不賣更慘 88家旅館求售

不賣更慘 88家旅館求售

交通部觀光局調查,統計今年前九月,全台有3,818家旅館、16.8萬間房,較去年同期分別淨增加114家、8,477房,總量體供給增加5.2%。但網路比價平台屋比房屋調查發現,旅館產業也正出現拋售潮,目前全台有88家旅館在網路上求售。
屋比調查,求售旅社大都是特色不夠、傳統家庭式管理,在住房率下滑等壓力下,積極尋求拋售。

新任旅館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榮南表示,由於新旅店激增、老旅社喊賣,台灣旅館產業正陷入激烈的新舊交替潮。

他分析,新型設計旅店崛起,導致供過於求,擠壓到特色不夠的旅館,傳統家庭式管理的旅社正面臨拋售壓力。

以求售家數26家最多的高雄市而言,今年有洲際飯店英迪格酒店、晶華集團晶英會館、京城集團水京棧等業者進入市場;淨增加34家最多的台北市,約有近半數屬於青年旅館和設計旅店,有八家旅館求售中。

張榮南指出,會造成這種原因有二,首先,現在增加大多是三、四年前投資規劃,土地取得不開工,屯著也是成本,新飯店出現,自然就擠壓到特色不夠的旅館,尤其是缺乏資訊概念的家庭式管理業者。

再者,面臨市場變動,有些業者已入不敷出,抱著「現在不賣、以後更慘」的想法,出現大量求售。

他認為,現在連鎖體系為打平租金、留住人才,房間養蚊子不如降價爭取客源,對一般旅館造成的壓力愈來愈大。

張榮南說,團體客變少,旅館營運就會出現空窗期,投資不合成本,因此業者考慮獲利了結,將房地產改做其他用途。

張榮南分析,現在由企業集團投資的文創、特色旅館都在四、五十間房,鎖定商業密集區,住房率自然高;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加上陸客流失,國內遊覽車使用人數變少,愈來愈多改用小巴士,很多風景區或「庄頭」(村鎮入口)的旅館業者營運陷入困境。

圖/經濟日報提供
更多
他說,陸客來台常是規劃八天七夜的行程,每個地方都住到,現在乍看觀光人數差不多,但每個旅客平均只停留三至四天,「業者的感受當然完全不一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