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養魚追求的最高境界

養魚追求的最高境界

以下內容對於物理、化學、生物知識不足的人,讀起來也許有些生澀,但為了你的愛魚,以及中國觀賞魚的未來,我們依然有必要進行下去!

一、淨水微生物
無庸置疑,水中肯定存在有淨水微生物,但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樣的微生物並不高效,通常它們分解碳氧化合物--即碳系有機物,比如葡萄糖就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它的化學分子式為C6 H 12 O 6 ,主要成分就是C(碳),H(氫),O(氧)。但投入水中的食物殘渣,以及魚的分泌物、糞便,屬於硫系和氮系有機物,硫和氮是蛋白質的主要組成部分。
能夠分解碳系、硫系、氮系有機物的細菌,主要存在於土壤之中。而且這些細菌大部分為桿菌--形狀象桿,除了少數為致病菌,其它多為腐生菌,可以分解有機物。
從土壤中提取的淨水細菌,和水中的土著細菌,相互之間有著非常複雜的作用,包括共生、排斥等。只有外來的淨水細菌形成優勢群落,才能充分發揮作用,使養魚的用水常年不用換除,充分展現生態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從土壤中提取淨水細菌是比較高難度的工作,一般飼養者做不了。而且如果不小心帶入了病毒、病菌,對水體會產生污染。

二、對養魚的細胞級研究
這只是養魚的中級階段,對細胞的研究,可以讓你熟悉使魚生病的各類細菌和微生物,但對病毒無效,因為病毒比細菌更小,只有通過電子顯微鏡才可以看見。但病毒導致的魚類疾病並不少見,比如病毒性出血症,對魚類的傷害幾乎是致命的。細胞級別的研究可以發現車輪蟲、小瓜蟲、碘泡蟲等對魚類有害的微生物。對於用自來水養魚的人來說,這些魚病還並不常見。因為自來水廠的消毒工作已經殺死了大部分的致病微生物。魚兒之所以染上這些病,通常是投喂野生的活餌料帶入了這些致病微生物。
家庭養魚能夠達到的也就是細胞級的研究,因為花幾千銀子買一台顯微鏡還可以接受,但如果花幾十萬元買一台能看到病毒的先進顯微鏡,可不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個人認為:只要保持水質清新、鮮活;增加魚兒的體質;保證營養豐富、成分齊全的飼料,就可以避免病毒性魚病的發生。如果發生了,可以採用藥力持久的中草藥,比如板藍根、大黃等治療。

三、養魚精神的提高
中國人的一個特性就是對事物講求模糊性認識,推崇經驗而牴觸理論研究。比如喜歡用肉眼鑒別水質的好壞,有經驗的人當然可以做的很好;但更科學的方法應該是採用科學測量和計算進行定性、定量的鑒別。這就是中國人喜歡模糊混沌,西方人喜歡精密嚴謹的來由。比如西方人製造越來越精密的電子設備---CPU,而我們還抱著算盤不放。當然我們也認識到自己的一些不足,所以我們也造CPU,但性能上總是比人家差。
我覺得用生物檢測水質是一個節約成本又很科學的辦法,我們通過觀察某一種生物的行為而知道水質,既避免了複雜的科學量算,又保證了結果的準確性。但同樣我們缺乏這方面的研究,到底是用什麼生物好呢?不知道!
我倡導養魚玩家去買量杯、天平、顯微鏡,和力所能及的設備,如果你想把魚養得更好的話。同時你還應該把你的研究發現告訴我們的科學家。

四、養魚的未來
基因工程、對更小的生物結構的研究,能讓我們發現更多關於養魚的秘密,我們能培育出更好的硝化細菌、光合細菌、淨水細菌。製造更好的抗病毒藥物,更有營養的飼料。

讓我們永無停息,與魚兒共進!

TOP

套一句老話...大大你在追求神的領域.
凡人的我只是常換水及定期更換瀘心的動作.
不過還是謝謝大大分享這一篇文章.感恩.

TOP

::40: 下屬人 對大哥的敬仰 真的5體投地  ORZ

TOP

感謝大大的提供......::1:

TOP

回復 #1 aaronwang 的帖子

現在都只有適者生存法則在養魚了

越來越沒錢買裝備

TOP

感謝分享
很實用的內容~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