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經典設計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捷克改裝廠MW發表Luka EV電動車

經典設計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捷克改裝廠MW發表Luka EV電動車


不知道各位讀者們,對於經典車有甚麼看法或見解,在一般民眾的認知上,普遍認為老氣,但在車迷的心中一定有一款屬於自己的經典車款,就像今天要介紹的Luka EV,雖然保留了當時的車身外型,但骨子裡卻是煥然一新,捨棄以前的內燃機的引擎,換成現在最具有話題的電動馬達,來自捷克的MW Motor就是該車的創始者,近日發表了自家第一款電動轎跑車Luka EV。


從名字上看來感覺會是一款年輕的車款,但這款電動車卻是改裝捷克車廠TATRA在1955年生產的JK2500雙門轎跑車,這次的改裝在外觀並沒有做改變,還是保有上個世紀的設計元素,就像是英國車廠ASTON MARTIN旗下車款DB4和德國車廠MERCEDES-BENZ190 SL的融合。

雖然有著傳統身世的外型,但內裝則是具有現代風格的設計,在控制台上捨棄傳統的按鍵設計,改成一個觸控螢幕和碳纖維飾板的造型設計,讓在車內的乘客有如同被現代科技包圍的感受。

動力的部分捨棄了以前的六缸引擎,改成了四顆12.5千瓦的電動馬達,該改裝場表示該車從靜止到100公里只需9.6秒即可達成,同時動力更是長達300公里,在充電的部分使用220 V需充9小時即可充滿。

該車的原型車與其他五款電動車款,在2015年時一起提名電動車類eCarTec獎項,這樣新舊設計的融合,讓我們對電動車有不一樣的想法,同時也改變我們對經典車大排氣量的映象。

https://youtu.be/Pp5MTLgXrBk
       











電動車也要有個性,T Sportline打造全黑的Model 3


假設您對自己的車款,無論是性能或是內裝不是很滿意的時候,相信絕大多數的朋友會選擇改裝這個選擇,改裝的優點,就是可以依據個人的喜好將自己的愛車改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但改裝的物品絕大多數都是一般燃油車款,在電動車上的改裝品牌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近日一家電動改裝車廠T Sportline讓TESLA的車主多了個性化的選項。


相信許多讀者們對於特斯拉的外型相當熟悉,這家改裝廠這次對TESLA旗下車款Model 3做了一點小改變,黑色的烤漆搭配黑色的19吋鋁圈讓該車更充滿神秘感,為了與車身烤漆相呼應,該改裝車廠也在尾燈做了燻黑的處理。

在內裝的部分,最大的不同就是中控上的碳纖維飾板,取代原本的塑膠飾板,座椅的也從原本的塑膠皮革改成白色真皮的設計,該改裝廠表示這個座椅被稱為「Insignia Design」,目前提供四種顏色的選擇,如果您是希望有更特殊的設計,可以在靠背上選擇三條較個性化的飾條。

雖然都只是在外觀上的升級,但這些都是對電動車買家來說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產品,讓電動車款不再像改裝前那麼的無趣,也讓電動車也可以很有個性,原廠表示該車所搭配的碳纖維飾板售價為3500新台幣,而Insignia Design的皮革座椅將以59917新台幣起。(以當天匯率計算)









銳利臉龐,CHEVROLET Cruz新年式官圖釋出


作為旗下最為重要的入門款車型,Cruze於2017年的全年銷量中包含將近53%的首次購車族,這也讓車廠加深了耕耘年輕市場的決心。根據近日外電所掌握的資訊,車廠於近日公布了新年式車款的定裝照,並藉由全新車頭設計展現全新設計語彙。


首先映入眼簾的自然是更具運動感的俐落車頭,尤其是全新上下雙格柵中網設計以及大嘴式夏進氣口設計都讓車頭更具侵略氛圍。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強化車輛一體成形的設計效果,新車也特別於上下格柵連接處改採用鍍鉻飾條,同時也增加了新車的高級感。此外,新車也採用全新雙五輻式輪圈的設定。其中RS車型則搭載全新後保桿以及單邊單出式尾管設計。內裝方面,車廠目前尚未釋出詳細資訊,不過據悉座艙內部也將同時獲得提升,並且標配7吋觸控顯示螢幕以及車用藍芽系統。

動力方面,新車將沿襲現行車款的1.4L汽油渦輪引擎以及1.6L柴油渦輪引擎,其最大馬力分別為155hp以及139hp,峰值扭力則為22.3kgm以及31.2kgm,變速系統方面則依據不同車型提供六速手排變速系統與9速手自排等多樣化的規格供消費者做選擇。







愚人節還沒有結束嗎?TESLA執行長透露Model 3將推出雙電動馬達四驅版


4月1日愚人節,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個推特發文自我調侃:TESLA即將徹底破產。隨後再公開表示,將進駐工廠,緊盯Model 3的生產進度,再不交車,肯定會出事。Model 3交車進度嚴重落後,本周馬斯克再發言,表示Model 3在2018年年中,將會推出搭載雙電動馬達的Model 3四驅車型,根據外媒報導,許多跡象顯示Model 3的四驅版真的就要報到了。


馬斯克把這個Model 3新動力車型之所以能推出,主要是預期今年7月,車廠的生產率將能達成每周五產5000台的Model 3。根據外媒報導,今年稍早TESLA在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註冊了19台的Model 3雙電動馬達車型的車身編號,也就是Model 3雙電動馬達車型最新設計圖流出沒多久。接著在2月,ESLA又註冊了另一批的Model 3,其中包括了20台的最新雙電動馬達版本的Model 3。

這些訊息讓那些已經下訂Model 3的消費者得以望梅止渴,但是馬斯克在推特上宣告,Model 3的買家還是得再多等幾個月。屆時Model 3將會推出白色內裝版本,目前已上市的Model 3只有黑色內裝版本。雙電動馬達版本的Model 3預料將會有更長的電力續航力,而且加速也會比原來單一馬達後驅版本的Model 3快一點。

上周TESLA官方表示,他們目前Model 3的生產進度大約每一周可以生產2000台。這意味著未來TESLA的Model 3單一車型每周將可生產和交付5000台以上。Model 3目前僅只供應後驅版本車型和增程電池組。而標準版電池和雙電動馬達車型預料將會十分暢銷,在預訂單之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TOP

完全支持你,大家都會頂你










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副院長潘曉華博士,結緣汕尾畸形腳男孩

還記得《遠走高飛》那首歌唱到:


“我一路看過千山和萬水,


我的腳踏遍天南和地北……”



9歲男孩綿綿渴望的,


是像別的同學一樣能正常走路 ,


但,


在遇見他們之前,


似乎那只能是夢。




綿綿家來了深圳醫生


3月11日下午,鄰居們好奇地發現,平時冷冷清清的 9歲男童綿綿家里來了幾位深圳醫生。
他們是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和“三名工程”付小兵院士團隊的醫護人員。
綿綿很開心又看見了這些熟悉的醫生叔叔、阿姨和姐姐。他一個多月前剛在深圳寶安人民醫院做了左足內翻高弓畸形矯正手術。


奶奶說,綿綿出生后3個月時發過一次高燒,后來比同齡孩子發育遲,到4歲才學會走路,而且步態異常,5歲時被診斷為左足內翻高弓畸形。父母相繼離開他,已多年杳無音訊,是奶奶和叔叔在撫養綿綿。
潘曉華副院長和潘奇博士為綿綿檢查了傷口和外固定矯形器,認為恢復得不錯,足部形態正常了。

不過腳的功能恢復必須經過科學、系統的康復訓練,還要一段時間。
醫生們為綿綿調整了石膏模,叮囑綿綿奶奶務必每兩周與醫生溝通一次,以便及時調整方案和鞏固療效。
在用小型切割機切開石膏矯形器時,綿綿一度因緊張害怕哭起來。

康復醫師潘麗君姐姐把他摟到懷里,溫言軟語地安撫他的情緒,指導奶奶如何幫綿綿進行鍛煉,以便他能早日放下輔助器械行走。



這次復診活動由中國民主建國會寶安總支組織。專家們上午去了汕尾市福利院為殘障人士義診,隨后到紅海灣開發區東洲鎮為綿綿復診。


綿綿與深圳醫生的緣


綿綿和深圳醫生結緣,是在今年1月。


深圳市委統戰部掛職干部在對口幫扶的東洲鎮東二村見到綿綿,得知其狀況后,為他聯系了的潘曉華教授。
潘曉華教授是民建寶安總支委員,也是寶安人民醫院(集團)一院創傷外科及矯形骨科帶頭人,是“三名工程”付小兵院士團隊依托團隊的負責人。他和院士團隊的潘奇博士聯手為綿綿進行了矯形手術。寶安民建慈善關愛基金資助了3萬元手術費。
寶安民建慈善關愛基金是寶安區第一個由民主黨派發起募集的冠名慈善基金,已幫助貧困殘障人士近百人次,其中有10余名寶安福利院的殘障兒童在寶安人民醫院(集團)一院進行了復雜矯形手術和功能恢復治療,效果顯著。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馬裕濱,寶安區副區長、民建寶安總支主委梁敏華和寶安區委統戰部調研員葉劍明等還專程到寶安人民醫院看望綿綿,為他帶去新衣服、新書包。
潘曉華教授一行到東洲鎮的那天,綿綿的奶奶早早就等在村口。雖然只會說潮汕話,但她仍一次次拉著醫生的手說:“謝謝,謝謝你們幫助綿綿!”


綿綿喜歡上學,以前因為不能正常走路,心里常常會難過。到深圳做了手術后,綿綿心中有了一個夢想,以后就能像同學們那樣自由自在地奔跑了……
也許,這次手術將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這些善心義舉將為他今后的人生帶來無盡的溫暖!祝福綿綿!



手術能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有數據表明,我國大約有2400萬純肢殘患者,其中70%-80%的人能通過手術改善功能,達到生活自理,改善生活質量,更好地融入社會。


剛從美國交流學習回來的深圳市人民醫院小兒神經專科的周克英教授介紹說,針對神經和肌肉的康復雖然比較麻煩,但如果畸形不及早糾正,身體會代償性地建立起新的運動平衡狀態,再要糾正就更難。
美國醫生對這種疾病的治療理念是能手術先手術,但國內對它的認識度不高,主要還是采用無創性康復治療,加上患者住院時間長會影響病床周轉,后續還要開展長時間的康復訓練,也不會帶來什么經濟效益,開展這類手術的多是北京、上海的一些醫院。
潘奇博士在北京跟隨著名矯形外科專家秦泗河,已經為近2000位殘障人士做過這樣的手術。他介紹說,為綿綿做的手術主要是微創下進行肌腱轉位,通過松解一側肌腱來強化另一側肌腱的力量,達到矯形的目的。


潘曉華教授說,年齡越小的孩子手術效果越好。這種手術難的不是技巧,而是手術前需要醫生對相關發病機制等有深入的了解,用心設計手術方案。我把這當作是對我們團隊的一種考驗,考驗耐心、愛心。
考驗的結果令潘曉華教授頗感欣慰,大家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卻無怨無悔,用自己的技術和愛心幫助殘障人士康復。


專家簡介





潘曉華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及骨科醫學分會委員、國際肢體延長與重建分會委員、深圳市醫學會骨質疏松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寶安區醫學會創傷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總機轉骨科中心電話:0755-27788311-3574

供稿:胡莉

供圖:胡莉、曾潔茹
制作:卓彬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