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軍] 俄-颱風級核潛艇

俄-颱風級核潛艇

颱風級核潛艇(北約代號:颱風級;英語Typhoon class nuclear submarine. 蘇聯代號:941,蘇俄名稱:Акула)是前蘇聯最大的彈道飛彈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該潛艇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

颱風級是典型的冷戰產物。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相互保證毀滅原則」。與它的對手,美國俄亥俄級相比,體積近乎於是俄亥俄級的兩倍。裝備20個飛彈發射管裝載SS-N-20彈道飛彈。其射程達到8300公里,可以讓颱風級打擊到與她同處一個半球的任何一個目標。颱風級核潛艇是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

歷史及現狀
颱風級的總設計師在接受Discovery採訪的時候曾是說過這樣的話:「你、我都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而且將要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當時美國生產了俄亥俄級核動力戰略潛艇,為達到超越,我們必須研製出更強的潛艇。」[1]這也就是颱風級研製的原因。

颱風級第一艘在1977年開始動工,1980年9月下水,而於1982年開始服役,居然比其前級德爾塔IV級還要早1年服役(德爾塔IV級於1981年開始服役) ,第二艦則在次年服役。颱風級在設計研究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自衛武器的布設,如何布設20個飛彈發射筒等。颱風級建造計劃已在1989年全部完成,共六艘同級艦。當時蘇聯曾準備大量建造颱風級,就因為經濟問題放棄了原設想。現在俄羅斯海軍也由於經費等問題,使得其中三艘退役,而其餘三艘也只能保證一艘在臨戰狀態。面對美國的14艘俄亥俄級(原共18艘,其中4艘改為飛航飛彈潛艇),俄羅斯海軍現在已經沒有能夠對等的武器了。但俄羅斯並沒有放棄彈道飛彈潛艇的研發。俄國自1996年開始研製「北風之神」級(北約代號)戰略核潛艇。俄羅斯官方宣佈北風之神級首艦已經於1996年開始建造,在2007年下水。2、3號艦也在2005年內開始建造。但相關數據仍是個謎。

2004年,媒體報導稱俄羅斯將徹底拆除6艘中的3艘颱風級核潛艇(重新起用TK-208,拆除1艘現役艇和2艘退役艇),僅保留用於戰備的一艘颱風級,並修復一艘颱風級(TK-208,颱風級的首艦)用作彈道飛彈的發射試驗平臺。TK-208號於1981年開始服役,在1983年就被列為預備役,但到1990年「大修」時,因為經濟問題而將原計劃1年的大修拖延了近11年。直到2000年,俄海軍獲得相關經費才得以在2001年中旬完成大修並改裝用於試射新式彈道飛彈(布拉瓦型飛彈,用於北風之神級裝備的新型彈道飛彈)。而TK-17和TK-20(3艘在現役艦船序列中的颱風級里能夠使用的兩艘,其中TK-20仍執行戰備任務)雖然參與了2004年俄海軍的「安全-2004」演習,但都未發射飛彈。P-39型(SS-N-20)飛彈已經宣佈停產,而俄軍方稱颱風級將於2010年全部退役。

結構及武器系統

圖為颱風級的部分艇身豎切面,圖中紅色框內為飛彈艙集非耐壓部分艙部分,而藍色框內為主艇體與魚雷艙。其中①為飛彈發射筒、②為魚雷艙、③為533毫米魚類發射管、④為聲納站颱風級共有19個艙室,從橫拋面看成「品」字型布設,並且在主耐壓艇體、耐壓中央艙段和魚雷艙使用鈦合金材料,其餘部分都用消磁高強度鋼材。這確保了即使是北極的2~3米厚度的冰也能被輕易的破開。彈道飛彈發射筒佈置在指揮台圍殼的前方,這樣減輕了發射飛彈時於輪機一起產生的震動程度,從而提高安靜程度和發射間隔。耐壓艇體部分則用德爾塔IV級的消聲瓦,非耐壓部分使用一種特製的橡膠水聲消音瓦,從而讓這個龐然大物在水下遁形。颱風級的工噪是蘇俄彈道飛彈潛艇中最低的,稍遜於只有它體積一半的俄亥俄級。

颱風級可以同時齊射2發P-39(SS-N-20)飛彈,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級別的彈道飛彈潛艇中都是無法做到的。該級與其他蘇俄彈道飛彈潛艇最特殊的設計是使用非典型雙殼體,即非全艇使用雙殼體結構。在飛彈發射筒部分採用了單殼體,也就是將飛彈發射筒夾在雙殼耐壓艇體之間。這樣避免了出現「龜背」(指飛彈發射筒高高隆起於甲板,颱風級是所有蘇俄彈道飛彈潛艇中唯一沒有「龜背」的級別)產生的航行時噪音和阻力較大,以及由於在雙殼體上開飛彈發射孔而在開孔處周圍用高強度耐壓材料加強強度而帶來的更大的建造費用。颱風級不像大多數西方人所想象的蘇聯武器一般都不注重士兵舒適度,颱風級為水兵都提供了一個每人平均約3平方米的「休息空間」,颱風級是少數在設計時就考慮到空調設備的蘇俄潛艇,甚至據說艇上還有游泳池和健身房。

颱風級的主武器是P-39(北約代號:SS-N-20)彈道飛彈,在自衛武器上,裝備了533毫米魚雷管和650毫米魚雷管。可發射常規魚雷、「瀑布」高速魚雷、「風暴」空泡魚雷[2],由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同時還裝備了「日灸」(SS-N-22)掠海反艦飛彈、SS-N-16反艦飛彈,可由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並且俄方還為颱風級和以後的「北風之神」級研製並裝備了潛射防空飛彈,並可由魚雷管發射。強硬的雙殼體結構使得潛艇在遭受普通魚雷攻擊時,大部分的魚雷爆炸力會被雙殼體的耐壓艙和殼體外的水吸收,從而保護艇體。總體說颱風級足以對抗一般的攻擊型潛艇和水面反潛艦隻。

關於P-39(SS-N-20)飛彈
P-39(SS-N-20)飛彈是專供颱風級核潛艇使用的彈道飛彈。它採用固體燃料,三級推進式潛射洲際彈道飛彈。長度16米,直徑2.4米。發射重量90噸,可攜帶10個分彈頭,射程8000~10000公里(各種資料提供數據不同),圓機率偏差500~600米。P-39飛彈是蘇聯(俄羅斯)投入使用的僅有的2種固體燃料的潛射彈道飛彈(布拉瓦飛彈雖然也是固體燃料,但尚在實驗中。)。固體燃料具有準備時間短,安全的特點(液體燃料通常有毒且易燃易爆),但同時也帶來的發射重量增大和儲放時間縮短和射程降低的問題。首批P-39飛彈於1983年交付海軍,也就是說TK-208服役前期和TK-202試航期中,潛艇的彈道飛彈是缺裝的。[3]

雖然颱風級的排水量和艇寬度幾乎是俄亥俄級的兩倍,但美國俄亥俄級卻能攜帶「三叉戟」飛彈24枚,而颱風級卻只能攜帶20枚。飛彈數量上俄亥俄級仍占優勢。但實際上由於三叉戟II飛彈每發攜帶8個彈頭[4],P-39飛彈每發卻能帶10發彈頭。這樣24*8=192個,而颱風級確實20*10=200個。而在核爆當量都大約是0.1兆噸TNT(100,000噸,1兆=1,000,000噸),這樣就颱風級的在單艦破壞力上出於上風。而P-39與以前蘇聯飛彈的最大進步就是與「三叉戟」都使用的是三級推進,固體燃料。這樣在發射準備和射程上沒有任何差距,而由於颱風級連射時可以齊射兩枚飛彈,發射全部飛彈耗費時間上臺風級無疑佔有優勢。

不過,由於蘇聯的固體燃料彈道飛彈技術並沒有美國成熟,所以P-39飛彈與三叉戟型飛彈還存在著很多差距。首先發射重量P-39為90噸,而三叉戟II型僅為不到60噸,這樣造成了發射後坐力增大等問題。其次在精度上,P-39裝備「星光」天文制導系統之後的圓機率誤差為500~600米,而三叉戟II型僅為380米~420米。雖然P-39的維護費用和製造費用不比三叉戟飛彈,但對於資金緊張的蘇聯(俄羅斯)海軍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觀導設備
在觀導設備上,颱風級使用了「鮑托爾-941」綜合導航系統、「公共馬車」型指揮系統、「閃電-MC」型通信系統、「暴風雪」型雷達系統和用於觀察艇外狀況的「MTK-110」型電視系統。其中「鮑托爾-941」型綜合導航系統是專門為颱風級設計的,這一系列中包括了德爾塔IV級中使用的「交響樂」衛星導航系統。

在科拉半島上,蘇聯建立了一個超低頻無線電站。這座無線電站發射的超低頻波能夠穿透到水下200~300米,並且信號基本上能夠覆蓋全球。這個無線電站可用於為潛艇下達命令,而最主要的也是為彈道飛彈潛艇下達命令。颱風級是首先裝備超低頻接收器的潛艇。此後德爾塔III和德爾塔IV才加裝上接收器。而為了保證戰時颱風級核潛艇能夠收到信號,前蘇聯準備了至少16個通訊通道,分別是:1個超低頻通道、5個超長波通道、5個短波通道、5個衛星通信通道。蘇聯的5個長波台分別在俄羅斯境內的下新城、克拉斯諾達爾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還有在白俄羅斯1座,烏茲別克1座。儘管超長波電台能夠將信號傳播很遠,但在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美國的東海岸海區)和太平洋東部(美國的西海岸地區)的信號可能會接收不到。一旦戰時超長波台被摧毀,蘇聯還用空中值班的通訊飛機可以提供長波通道。


颱風級的缺點
颱風級由於艇身過大,造成其肯定比德爾塔IV級或美國俄亥俄級要更容易被發現。而且颱風級的維護費用也要比俄亥俄級要高,這也注定了經濟不如美國的蘇聯是不可能生產並維護大量這種潛艇。


虛幻世界中的颱風級
颱風級在多部小說中出現過。比如:由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所作的《沉默的艦隊》;由馬克·約瑟夫所作的《獵殺波將金號》和《颱風》等等。關於颱風級最著名的小說是由湯姆·克蘭西所著的《獵殺紅色十月號》(Hunt The Red October)。其中主角紅十月號在小說中寫為颱風級的第7艘同級艦。故事內容是參加演習的潛艇紅十月號因艇長變節,使得潛艇而遭到蘇聯追殺的故事,最後紅十月號逃過大難投奔美國。但與現實世界中的颱風級不同,紅十月號裝配了26個飛彈發射筒。

颱風級還出現在電子遊戲中。如EA開發的紅色警戒2中蘇聯陣營中在造船廠可以建造颱風級潛艇,但遊戲中的颱風級是魚雷攻擊潛艇,只能用魚雷攻擊。在Big Huge Games開發的《國家崛起:王座與愛國者》的「冷戰」戰役中蘇聯可以使用颱風級。但同樣也改為魚雷攻擊潛艇。但遊戲中的颱風級是該遊戲中攻擊力和耐久力最強的戰艦。而由Eugen System開發的《戰爭藝術:叛國罪》中,蘇維埃陣營也有颱風級潛艇。這個遊戲中的颱風級潛艇裝備了魚雷和巡弋飛彈。但發射飛彈時卻只能在水面上發射。

艦種 彈道飛彈核潛艇
艦名 北約代號命名
擁有國 俄羅斯
前型 德爾塔IV級
次型 北風之神級
同型 6艘(詳見同級列表)
竣工 於1989年全部完成
結局 其中3艘在蘇聯解體後退役
性能諸元
水上吃水  
水上排水 21,500噸
潛航排水 26,500噸
極限潛深 300米
全長 171.5米
全寬 22.8米
動力系統 2具壓水冷卻式核子反應爐
2具蒸氣渦輪機(80000軸馬力)
葉軸  
水上極速 33節
水中極速 {{{潛行極速}}}
乘員 180人
魚雷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
6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火炮 {{{火炮}}}
飛彈 SS-N-16飛彈
SS-N-20彈道飛彈20枚
SS-N-15反潛飛彈
(可自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
所有飛彈皆可攜帶核彈頭。
其他武備 {{{其他武備}}}
艇體結構 雙殼體
續航力  
自持力 大於三個月



=========================
碩大就是美啊...,真是恐怖的核潛艦!
- R.O.C Taiwan -

TOP

在台灣,對這傢伙主要的感覺.
就是獵殺紅色十月,中.
對颱風級的大.
感謝你的好文.

TOP

台灣也需要這種勇猛的潛艦~~
感謝大大分享文章

TOP

好大的一隻潛艦!~這樣子目標會不會太大被人發現呀?

TOP

台灣也需要這種潛艦

TOP

這樣子目標會不會太大被人發現呀?

TOP

只可惜現在颱風級只剩下1艘在服役..
不過俄國最近幾年經濟開始有復甦
有計畫把之前因為沒有錢而服役不了的重新讓他加入海軍@@

TOP

事實上是3艘原是7艘
這些潛艇的退役給經濟緊張的俄羅斯海軍省下了不少維護費用。
服役的三艘為K-322,K-480和K-317。
K-480將於2007~2008年內在北德文斯克船廠進行大修。

TOP

本阿庫拉級為北約代號,而該詞也取自於俄文Akula,意為鯊魚。而蘇俄海軍中卻將颱風級核潛艇命名為阿庫拉級(Akula)。
阿庫拉級仍然用蘇俄常用的雙殼體結構,這讓阿庫拉級比其他的核動力攻擊潛艇下潛能力更強。阿庫拉級和奧斯卡級是蘇俄最安靜的潛艇,這兩級潛艇的安靜程度可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最新改進的美國洛杉磯級,甚至是海狼級核潛艇。
所以當潛入水里是不易被發現的
來源維基

TOP

謝謝大大的分享~~~

TOP

希望台灣也能有這樣強大的潛艦
反攻大陸阿@@

TOP

原是7艘 原本事實上是有3艘在台灣密密的地方海底密密港rx

TOP

這應該是世界最大的的潛水艇...真的很恐怖
可以躲在水里哪麼久..真的很厲害
謝謝分享

TOP

台灣比較需要鯊魚II型 或者美國的海狼級或維吉尼亞級

彈道飛彈潛艦需要人力較多 不適合啦

TOP

有看"沉默的艦隊"
大家都會看到他跟普通潛艦的差別了
他可以一整年不出海面
體積是好幾個足球場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