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12345
發新話題
打印

[公告] 第二屆軍武裝備猜圖二選一活動結束

第二屆軍武裝備猜圖二選一活動結束

第二屆 [軍武裝備猜圖二選一].

[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f16-1.jpg[/IMG][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idf2-1.jpg[/IMG]

活動說明:
版主會事先遴選二款性能用途相近的軍武設備圖片,並附上概略的性能規格說明,參與活動的會員只需回文選出本次活動所提問的答案 A 或 B(必填).若加註填寫活動主題裝備的相關資料(選填),包括研發起源,設計測試過程,服役歷程,改良計畫........等等,可獲得額外獎勵.

活動期間:
6月5日∼6月20日


回文格式:
題目內容參閱2#回文內容,請自行複製下列格式文字填入A或B,並接續本帖回文.
引用: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250px-AIM-120A_AMRAAM_scheme_svg.png[/IMG][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250px-AIM-120A_AMRAAM_scheme_svg.png[/IMG][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250px-AIM-120A_AMRAAM_scheme_svg.png[/IMG]

加金標準:
凡依照回文格式完成回文一律加30金,猜對者每一題各加贈10金.
有加註主題裝備的相關資料或心得感想者,依內容詳細程度加贈1∼5銀幣(一銀幣=10金幣=20積分);加註規格說明以先回文者優先獎勵,其他人補充更詳盡資料將視情況斟酌鼓勵.
本次活動之資料補充不限於文字敘述, 相關的圖片資料亦可作為答題說明, 請多加利用.


注意事項:
1.每人僅限回文一次並於回文當時填註心得感想,若事後編輯填寫者請PM本人,以免漏失加金機會.
2.凡回文二次(含二次)以上者,視同企圖重覆領獎,將扣回本次活動加金分數,並喪失參與活動資格.
3.本帖主題僅供活動專用,若有任何意見及批評指教請至[會員交誼廳]主題留言.


活動主題連結
http://18plus.plus28.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T65K2-2-1.jpg[/IMG][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T65K2Carbine1-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10-6-21 00:14 編輯 ]

TOP

A.F-16 鳳凰戰鬥機
[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800px-F-16_Fighting_Falcon-1.jpg[/IMG]



B.F-CK-1經國號戰機
[IMG]http://i350.photobucket.com/albums/q426/vr0908/792px-IDF_F-CK-1A_Single_Front_V-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10-6-1 20:44 編輯 ]

TOP

引用: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
F-16 鳳凰戰鬥機

美國空軍的F-16C,機腹下掛載的是ALQ-184電子反制莢艙,機翼上由左而右則為副油箱、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以及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製造廠商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全長(m) 15.06
翼展(m) 9.45
全高(m) 5.09
空重(kg) 8273
戰鬥重量(kg) 9790
最大起飛重量(kg) 17010
翼面積(平方公尺) 27.87
最大平飛速度 馬赫(Mach) 2.0
海平面爬昇率(m/min) 遠大於12600
實用昇限(m) 15240
內載油量(kg) 3249
作戰半徑(km) 925
最大航程(km) 3870(外掛副油箱)
滯空時間 空戰巡邏:1.5hr(離基地130km處,1,040L副油箱*2)
發動機 F100-PW-220渦輪扇噴射發動機×1
軍用推力(kgw) 6600
後燃推力(kgw) 10886
推重比 1.11
瞬間迴轉率 28.4°
最小迴轉半徑(m) 364
最大操作負荷 +9G
最大外載重量(kg) 7220
固定武裝 M61A1型20mm機砲×1,515發砲彈
外載武裝 AIM-7M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
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AGM-65B小牛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
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

F-CK-1經國號戰機

全    長:14.02公尺
全    寬: 9.45公尺
全    高: 4.57公尺
引    擎:TFE-1042-70
推    力:4500公斤 x 2
最大速度:1.8馬赫
武    裝:AIM-9(響尾蛇).天劍一型.天劍二型.M61A2(20mm火神機炮)各式炸彈
簡    介:    自70年代末期以來.中華民國空軍的汰舊換新工作一直受到挫折.
最初中意的F-16A/B 美方拒絕出售, 連專為台灣發展的F-20虎鯊和F-16/J-79 兩種
F-X戰機也因為中共與美國於1982年簽訂的八一七公報而落空.致使中華民國決心自立研發戰機.
新戰機的研發在美方允諾技術支援下於1983年展開.並稱該機為IDF
(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 ).IDF 整個研發計劃稱之為
"安翔計劃"細分為四個子計劃.分別是機體氣動力結構和機體設計的"鷹揚計劃".
發動機研發的"雲漢計劃".飛控和航電系統整合的"天雷計劃"與機上空對空飛彈發展的 "天劍計劃"

IDF 於1994年開始量產.最初生產量為250 架.以月產3至5架的速率持續生產五年.
但由於已向美.法成功採購到F-16A/B MLU 和幻象2000-5.目前生產量已減少至130架.
並於2000年量產完畢.配備在台中清泉崗的3 聯隊和台南的1聯隊.現就IDF 的四大次系統作簡單介紹.
        
動力系統:
動力系統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戰機的飛行性能, 並對其空戰纏鬥和武器酬載能力有重大影響.
目前現役新戰機的推重比都大過1.剩餘推力可提供飛機更靈活的飛行性能.依既定的計劃.
130架IDF將配用蓋瑞特(Garrett)公司的TFE1042-70發動機.該發動機由航發中心(現改為漢翔)
與蓋瑞特公司聯合發展.依詹氏年鑑的資料顯示.它的直徑為23.8吋.長度134吋.重量1330磅.
其軍用推力6025磅.最大後燃器推力9250磅.發動機的推重比值為6.95.由於TFE-1042-70的推力不大.
致使外界對IDF 的推重比值表現質疑.目前尚未公佈IDF的重量數據.正確的推重比值尚不清楚.
但以IDF尺寸相近的F-16A/B為基準.粗略的評估IDF 可能的性能表現.F-16在滿油箱且無外載狀況下
的淨重約23000磅左右.IDF由於尺寸略小.內載燃油較少且發動機較輕.相同狀況下的淨重約為
19000至20000磅之間.兩具TFE-1042-70的後燃總推力在17000至18500磅之間.約為0.925.就單純的
防空作戰而言.IDF的推力表現應可以滿足需求.推力不足的問題不如傳聞中嚴重

武器系統:   
IDF的固定武裝為一門20公厘M61A1火神炮.配置方式與F-16相似.皆位於機身左側翼前緣延伸板根部.
但彈藥僅400發左右.IDF共有8 個掛點.分別為機腹中線2 個和兩翼下及翼端各2 個.
除了AIM-9和天劍一型.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之外.尚可傳統式炸彈.子母彈.雷射導引炸彈和
AGM-65小牛飛彈.為增加航程.IDF機身中線和翼下內側掛架尚可掛載150和275加侖的外載油箱.
最大負載下可加裝3具275加侖外載油箱.雖然IDF 可配備的武器系統不少.但由於主要以執行防空作戰
為主.故空對空飛彈為最重要的配備, IDF 最多可配備四枚天劍一型和兩枚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


心得感想

以往我國因缺乏現代化國防科技的能力,對外軍購又常因政治因素受限,
致使海峽對岸之軍事壓力一直構成我國最大的生存威脅。
建設國防耗費巨大,需有賴全民凝聚共識和支持,方能發展國防科技和建構現代化國防力量。

由於國防自主的投資費用龐大,以我國的國力當然不可能建構出完全自主的國防工業,
所以比較理想的作法就是學習以色列的經驗,在關鍵性領域建立自己的武器研製能力,
特別是各型飛彈製造、及航空工業等,在既有的基礎上集中人力和資金發展,
足以組建出規模雖小但技術先進的國防工業,既能研發最符合我國國防需要的武器,
又能以較佳的經濟效益維持國防工業的運作,如此較能符合我國的國防實際需要。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A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

F-16 鳳凰戰鬥機---
美國空軍的F-16C,機腹下掛載的是ALQ-184電子反制莢艙,機翼上由左而右則為副油箱、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以及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By Luke-Skywalker

F-16-Block20 諸元:
製造廠商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全長(m) 15.06
翼展(m) 9.45
全高(m) 5.09
空重(kg) 8273
戰鬥重量(kg) 9790
最大起飛重量(kg) 17010
翼面積(平方公尺) 27.87
最大平飛速度 馬赫(Mach) 2.0
海平面爬昇率(m/min) 遠大於12600
實用昇限(m) 15240
內載油量(kg) 3249
作戰半徑(km) 925
最大航程(km) 3870(外掛副油箱)
滯空時間 空戰巡邏:1.5hr(離基地130km處,1,040L副油箱*2)
發動機 F100-PW-220渦輪扇噴射發動機×1
軍用推力(kgw) 6600
後燃推力(kgw)  10886
推重比 1.11  
瞬間迴轉率 28.4°
最小迴轉半徑(m) 364
最大操作負荷 +9G
最大外載重量(kg) 7220
固定武裝 M61A1型20mm機砲×1,515發砲彈
外載武裝 AIM-7M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GM-65B小牛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
數量 150架
--------------------------------------------------------------------------------
壹、望穿秋水十餘載
F-16A/B Block20型戰隼式(Fighting Falcon)戰機乃為我國自向美國採購F-5E/F之後,另一項大宗的空軍軍事採購案,主因為我國已有能力製造先進戰機,如F-CK-1經國戰機,又加上我國首次向美國以外的國家採購空軍先進武器,即法國達梭公司製造的幻象(Mirage)2000-5型戰機。

1992年9月2日,美國同意出售F-16A/B型戰機給我國,這項軍售案的代號是和平鳳凰計畫(Peace Fenghuang)。再說美國當時正處於經濟振興時期,所以對此一大宗軍購案持積極的態度,我國便順手推舟的採購150架。

而當時我國看上的是F-16C/D型與F/A-18大黃蜂(Hornet)戰機,但因美國受中國的政治壓力及八一七公報的限制而無法如願。雖說F-16C/D型戰機於1991年波灣戰事大為出名,但美國對台灣所出售的F-16A/B Block20型戰機實際上並不符合我國空軍作戰需求,在當時我國在外購仍有困難存在的情況下,只好接受;因此對於其性能實在無法與另從法國採購的幻象2000-5型戰機相提並論,不過其數量之大,足見我國空軍對其仰賴的程度,也可觀其重要性。

我國除了以單價2800萬美元採購150架F-16A/B Block20型戰機(1996年時,F-16C/D Block50型的單價約3150萬美元)外,還額外採購58項附帶裝備,包括180具F100-PW-220E型發動機,900枚AIM-9L型響尾蛇(Sidewinder)空對空飛彈,600枚AIM-7M型麻雀空對空飛彈,和數萬發20mm機砲彈等,整個軍售總值58億美元。

這批F-16A/B Block20型戰機,以F-16A/B的「輕盈」身段專司空中攔截任務,一如美國航空國民兵的F-16A/B空防型戰機(ADF,Air Defense Fighter),並以地面攻擊任務為輔,比起身兼地面攻擊任務的美國空軍F-16C/D型戰機,其出勤能量和效益更高。

F-16J-79換裝與F-104同系列的J-79發動機。台灣在1980年代欲申購此種降級版F-16,但被美國打了回票。不過由於政治環境的轉變,台灣在1992年終於如願以償購得正牌的F-16。

貳、輕型戰鬥機計畫
F-16戰機是美國基於越戰經驗所發展而成的戰機;越戰期間,美國空軍戰術思想改變認為未來空戰將是以空對空飛彈為主,因此當時美國即設計F-4幽靈二式(Phantom II)戰機作為發射AIM-9及AIM-7的載台,由於當時的科技不如今日,故導致空對空飛彈的命中率不高,且當時參戰的F-4早期型並無配備纏鬥用的機砲,而致使敗給北越的MiG-17壁畫(Fresco)與MiG-21魚床(Fishbed);正因越戰的痛苦經驗,美國空軍於是展開輕型戰鬥機(LWF,Low Weigh Fighter)的研發計畫,在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Electric)的YF-16及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的YF-17激烈競標下,美國空軍於1975年宣佈LWF計劃由YF-16得標,並開始與通用動力公司簽約量產F-16A型戰機,自1978年起美國即開始接收首批F-16A/B戰機,至今已20餘年。

而當時美國國會要求海軍自LWF計劃的2架競標者中選1架作為海軍艦載輕型戰鬥攻擊機計畫的入選者,於是通用動力找上LTV公司,諾斯洛普公司找上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研發海軍版。在LWF計劃中落敗的YF-17被美國海軍相中,經麥道公司大幅改良並發展成今日的F/A-18系列戰機。

從1978年起的F-16A/B演進至今區分為F-16A/B Block1/5/10/15/20及MLU等6種型式。其中演進改良的範圍包括發動機的改良、推進力的提昇、空用雷達、抬頭顯示器、雷達/光電顯示器、武器存量管制系統及雷達預警接收器等,使得F-16能夠繼續得使用於各種戰備需求,但由於科技的進步實在太快,美國空軍為獲得更佳的雷達及電子作戰系統加上更強大的視距外攻擊及對地/海攻擊能力,進而提出改善F-16A/B掛載量不足及航電系統改善計劃,故而演進至F-16C/D Block50的美國現役機種。

然而早先購置F-16A/B型的國家有見於F-16的實戰成果輝煌,進而想改進舊有機種以延長F-16的服役年限,因此荷蘭、比利時、挪威及丹麥等四國與美國進行提昇F-16A/B Block10/15的改良計劃,也就是F-16A/B壽限中期性能提昇計劃(MLU,Mid-Life Upgrade),並於1996年開始改裝,主要內容包括改良座艙、操縱介面改進、通訊、敵我識別、數機機操作、速度控制、夜視座艙背景選擇、瞄準及武器輔助、儀錶、顯示器、抬頭顯示器等其他功能的提升,使其更接近F-16C/D Block50型機的性能,以期能延長服役年限至2020年,而我國所採購的F-16A/B Block20型就是F-16A/B MLU型再加以性能精進的新機種。

貳、台灣特有版戰隼
1996年7月25日,空軍總司令黃顯榮上將首度參加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位於德州渥斯堡廠,所舉行的我國F-16B Block20雙座型戰機的交機儀式。

1997年4月14日中午,在未對外公開及機場淨空的情況下,首批我國購買的F-16A/B Block20單、雙座戰機各1架,由美國原廠飛行員及我國空軍第21中隊飛官郝光明中校駕駛,正式飛抵嘉義空軍基地,揭開我國接收F-16戰機的序幕。首批交機到國內的2架F-16A/B戰機,由美國德州起飛後,途中曾在美國境內停留一次,加油檢整後再飛到關島落地,最後才飛抵嘉義空軍基地,過程中並未進行空中加油。空軍以每個月4架的速度,陸續在國內接收150架戰機,首先是駐防嘉義基地的空軍第455聯隊,於2001年12月18日完成聯隊換裝成軍。駐防花蓮基地的空軍第401聯隊,於2002年1月16日完成聯隊換裝成軍。整個換裝作業費時6年。

我國F-16戰機的機身塗裝,都採用與美國空軍F-16戰機相同的深、淺灰兩色空優迷彩,國徽及機身標示等也採用美軍的低明視度塗裝,垂直尾翼根部有延長的長條形阻力傘艙,座艙罩也並未如F-16C/D鍍上金膜,整體外形與比利時及新加坡空軍所使用的F-16A/B型機非常類似,唯一的區別,只有座艙罩前方4片片狀敵我識別(IFF)天線。

美國出口代號和平鳳凰計畫(Peace Fenghuang)的我國F-16A/B Block20型戰機,性能標準與比利時、丹麥、荷蘭及挪威的F-16 MLU型機相同,但為全新生產的戰機。機身為Block15型的規格、主翼和垂直尾翼則為Block50/52的規格,發動機採用Block15操作可靠性升?(OCU,Operational Capability Upgrade)型機與Block30/40所使用的F100-PW-220。Block20的載彈量有所提高,在低空、低速、高攻角狀態下的偏航穩定性得到改善。由於發動機推力加大,機身重量減小,因此Block20的性能大幅提高。美國空軍認?Block20在使用更先進的航電設備後,空戰能力要比Block30/40更佳。

在雷達部份,使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製造的AN/APG-66(V)2A型脈衝都卜勒(Pulse Doppler)空用雷達,最大搜索距離185km(100nm),具有空對空及空對地作戰模式,可同時追蹤、掃瞄10個空中目標。此外,還有美國空軍F-16C/D戰機已決定採用的MMC-3000型模組化任務電腦(MMC),此型任務電腦將提升至MMC-3051型,以搭配Link16資料鏈系統。

機上的航電系統包括利頓公司(Litton)的LN-93型雷射陀螺儀(RLG)、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AN/APX-111(V)型敵我識別裝置(IFF),利頓公司的ALR-56M型威脅警告系統(TWS),ALE-47型干擾絲/熱燄彈施放裝置,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數位式地圖系統及微波降落系統(MLS,Microwave Landing System)等。座艙內則採用與F-16C/D相同的廣角抬頭顯示器(PHUD,Periscopic Head-Up Display),並裝有2具漢寧威公司(Honeywell)的4in×4in彩色多功能顯示幕(LCD)。

參、武裝及相關配備
我國空軍F-16A/B Block20型戰機主要的武裝配備,除了機上固定1門6管20mm口徑M61A1火神(Vulcan)機砲外,還可攜掛同時向美國採購的AIM-7M麻雀(Sparrow)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Sidewinder)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及在2003年底運交我國的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或是AGM-65B小牛(Maverick)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與集束炸彈等;此外並能掛載向雷神公司(Raytheon)購買的128具AN/ALQ-184(V)9型空用電戰莢艙(含AN/ALE-50空用拖曳誘餌),或是向洛馬公司購買的67套AN/AAQ-13神射手(Sharpshooter)標定莢艙與AN/AAQ-14探路者(Pathfinder)導航莢艙。

F-16A/B Block20掛載武裝諸元
空優任務:
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AIM-7M麻雀(Sparrow)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P4/L/M響尾蛇(Sidewinder)短程空對空飛彈
對地/海攻擊:
M-117型340.2kg (750lb)炸彈、Mk-82SE型226.8kg(500lb)高阻力炸彈、MK-84型907.2kg(2000lb)炸彈、GBU-12型500lb雷射導引炸彈、GBU-10型907.2kg(2000lb)雷射導引炸彈、LAU-3/60型19聯裝70mm(2.75in)空用火箭莢艙、LAU-131型7聯裝70mm(2.75in)空用火箭莢艙、CBU-20型集束炸彈、BLU-1B/E型340.2kg(750lb)汽油彈、AGM-65B/G小牛(Maverick)反裝甲飛彈、AGM-84G/H魚叉(Harpoon)反艦/陸攻飛彈、AGM-88高速反輻射(HARM)飛彈。

地面支援裝備:
MD-3A型8瓶氮氣車、4MB-1型高壓空壓機、AF/M24T-3型艙壓車、5060KMH探照燈車及座艙罩吊掛架。

肆、飛行員訓練
在F-16戰機的換裝作業上,我國空軍選訓F-16飛行員的標準,是須具備戰鬥轟炸機飛行經驗,完成高G力離心機訓練,之後再接受為期4週的學科訓練,並完成多批次模擬機飛行訓練。

換裝作業初期,空軍派出100名種子教官赴美受訓,訓練地點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路克空軍基地(Luke AFB),受訓時間為10至11個月,後續的種子教官則只接受6個月的基本換裝訓練,回國後再接受進一步的訓練。在美國的訓練課程包括空對空基本戰術戰法、麻雀雷達導引飛彈接戰及空對地攻擊等。而空射式魚叉飛彈、AN/ALQ-184電戰莢艙等項目則是在裝備正式採購後,才進行相關的裝備接收訓練。至於F-16戰機後勤維修的地勤人員部份,主要是在嘉義基地455聯隊的換訓中心施訓。

為配合F-16A/B Block20型戰機的空地勤需求,嘉義空軍基地將相關的設施裝備予以整建,包括跑道、滑行道整修,並在跑道頭架設高速攔截戰機裝置。此外,為了減少噴射發動機的試車噪音,基地內也建造1座T-10噴射發動機消音試車屋,設施包括進氣導片、控制室、T-20B控制室、試車台推力系統、增大器及排氣折流裝置等設備。

作為F-16飛行員的訓練基地,嘉義基地成立戰機多功能飛行模擬機室,配備逃生訓練器(EPT)、基礎模擬機(ULT)及戰術模擬機(FMTS),每個月可提供800小時的訓練能量。其中基礎模擬機具有180°投影螢幕,可提供飛行員真實座艙儀表及基本飛行訓練,並可模擬任何天候下執行飛行及戰術科目訓練。至於戰術模擬機則具有360°投影實景畫面,可提供一對一、一對二等多機對抗演練等。模擬機室的訓練科目有緊急狀況下逃生與安全程序操作,日、夜間基本飛行操作,空對空戰術與武器系統操作,空對地戰術與武器系統操作,各種導引武器與系統操作,兩機空中纏鬥及多機空中戰術訓練。

伍、戰機部署
我國的F-16A/B戰機在全部交機後,空軍將之編制成7個戰機作戰中隊(皆於2004年10月29日起改編為獨立作戰隊),其中嘉義基地455聯隊部署4個中隊,分別是旗下的第21、22、23中隊及原隸屬於東指部(1997年7月1日改編為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司令部,簡稱教準部)的第14中隊,其中第14中隊則變更任務,成為F-16戰機飛行員的部隊轉換訓練中隊。至於401聯隊旗下的17、26、27中隊與第12偵照中隊,則駐防於花蓮基地。

陸、事故與失事記錄
1998年3月20日 F-16B 6828 澎湖海域 訓練時失蹤,2名飛行員下落不明
1999年1月25日 F-16B 6813 台東山區 執行「太康穿降」時,因飛行航線偏離撞山墜毀,2名飛行員殉職
1999年6月1日 F-16A 6638 綠島海域 夜航訓練時失事墜海,1名飛行員失蹤
1999年8月8日 F-16A 6680 嘉義基地 發動機失效迫降於跑道,1名飛行員受傷
2004年4月19日 F-16B 6829 馬公基地 發電機失效迫降於跑道,2名飛行員平安

F-CK-1經國號戰機---
F-CK-1 A/B 經國號戰機為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下共同設計開發的第二種軍用噴射戰機,屬於第二代戰機,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1980年代開始研製,1992年開始服役。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鷹揚計劃也是中華民國建軍史上最大的自製武器開發計劃。

2001年開始進行改良F-CK-1 A/B戰機的翔昇計畫,2006年第一架翔昇機試飛,2007年3月27日F-CK-1 C/D戰機正式公開,並命名為雄鷹號戰機。

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規劃中,F-CK-1、幻象2000與F-16共同擔任中華民國空軍主力,其中F-CK-1負責中低空防禦的部分。

其常用名稱IDF是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的縮寫,軍方正式編號「F-CK-1」,CK二字為經國「Ching-kuo」的縮寫,以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也是鷹揚計劃的發起人蔣經國。

目錄 [隱藏]
1 設計特點
2 發展史
2.1 發展背景
2.2 發展計畫
2.2.1 鷹揚計畫
2.2.2 雲漢計畫
2.2.3 天雷計畫
2.2.4 天劍計畫
2.2.5 安翔計畫
2.3 原型發展
3 生產與服役
3.1 生產計劃
3.2 生產批次
3.3 服役情形
3.4 戰備實錄
4 升級計劃
4.1 翔昇計畫
4.1.1 原型發展
4.1.2 命名爭議
4.1.3 翔昇機座艙介面更新
4.2 翔昇航電
4.3 核心航電系統更新
4.4 通信/導航/敵我識別系統更新(CNI)
4.5 GD53射控雷達更新
4.6 飛控系統
4.6.1 起飛與落地性能精進
4.6.2 提高進場攻角並縮短跑道距離
4.7 適形油箱CFT
4.8 強漢計畫
4.8.1 青雲油氣彈
4.8.2 萬劍彈
4.8.3 天劍2A反輻射飛彈
5 規格
5.1 基本諸元
5.2 性能表現
5.3 武裝
6 F-CK-1經國號戰機發展沿革
7 合作
7.1 民間合作
7.2 協力廠商
8 參見
9 參考文獻
10 註釋
11 延伸閱讀
12 外部連結
13 參考資料

[編輯] 設計特點
經國號戰機的進氣口具有高攻角優點,而進氣口向機身內部彎曲縮小的設計,讓戰機在高攻角時不會因為發動機進氣量不足而發生失速的優點,此外由於進氣口向內彎曲使得發動機所產生的餘熱較不易散失,無形中減少了飛機的紅外線特徵加強了匿蹤性。此設計後來也獲得法國空軍疾風式戰鬥機戰機和美國空軍F-22戰機的採用,美方人員曾說「你們在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有隱密潛力的進氣道,恭喜了。」[1]。另外座艙彈射椅傾斜30度,可協助飛行員承受較高的G力。操縱桿和F-16戰機一樣,置於飛行員右手處。

經國號戰機有8個掛架(Pylon),分別為左翼端,左翼外側,左翼內側,機腹中線前後各一,右翼內側,右翼外側,以及右翼端。

擔任對空作戰任務時,外掛兩中四短與兩千公升油料(約528加侖),於左右翼外側以及翼端掛載天劍一型飛彈各1枚,機腹中線搭載天劍二型飛彈2枚(縱列半埋於機腹),左右翼內側掛載1041L副油箱各一具,這是經國號戰機最典型的空優作戰武裝。在經國號戰機座艙左後方設計有一具20mm 6管M61A1火神式機砲可用於纏鬥空戰或對地攻擊,備彈400發左右。

擔任對地任務時,左右翼翼端各掛載一枚天劍一型飛彈;掛載MK-82通用炸彈(500磅)的話,機腹中線掛架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搭載1枚;如果掛載MK-84重型通用炸彈的話(2,000磅),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可各掛載1枚;CBU-20石眼集束炸彈(Rockeye)最多可掛載10枚;燃燒彈7枚;火箭莢艙3至4具;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具1,041L或是568L副油箱。

[編輯] 發展史
[編輯] 發展背景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壓力,中華民國空軍向美國提出購買F-16/J79與F-20戰機各150架的計畫被否決後,1982年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航發中心)開始F-CK-1戰機的發展專案。在 1983年 這個專案被分為四個部分:

鷹揚:發展機身,與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合作。
雲漢:發展發動機與相關系統,與蓋瑞特(Garrett_Systems)合作。
天雷:發展航電系統,與西屋電子(Westinghouse Electric)合作。
天翔,後改名天劍:發展空對空飛彈,在美國技術與關鍵技術協助下發展短程與中程空對空飛彈。

F-CK-1戰機研製之時,國軍之前已獲得情報,法國有可能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售幻象2000型戰機,所以本機自立案之時就以幻象2000戰機為第一假想敵.F-CK-1戰機在設計階段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理想的發動機的取得。飛機的性能好壞,發動機的關係非常的大,如果可以獲得大推力的軍用發動機,一架戰鬥機的設計就能事半功倍。由於在技術與關鍵系統上必須仰賴美國的協助,加上航發與空軍自己並沒有任何戰鬥機的設計經驗,美國願意釋放何種等級的技術與關鍵系統就成為決定F-CK-1戰機性能的主要條件。

[編輯] 發展計畫
為了研發自製防禦戰鬥機,航發中心成立三個相關子計畫分別執行。F-CK-1戰機本身研製,零組件達到48萬餘件,儀電線束47萬餘公尺,設計工程圖7千餘張,相關的試驗報告、計畫書、規範多達1萬2千餘份,工具製造1萬7千餘件,投入相關開發工作的廠商超過1000家,計畫總工時4千餘萬工時,尚不包括其他重要分系統,如發動機、飛彈、雷達等,更是不計其數。經國號戰機共歷經32次重大構型改良,8000餘次風洞測試,並完成零件56萬餘件製造。

在發展過程中,航發中心製造一架IDF戰機的全尺寸木質模型機,用來作為實機的地面實驗測試用。自經國號戰機於民國78年5月28日首飛後,該架IDF全尺寸木質模型機按規定應銷毀,後經鷹揚計畫主持人彭元熙博士的奔走努力和陳盛文將軍的居中協調下而得以留存至今,現在漢翔公司將此模型機捐贈給高雄科工館,作為該館典藏。

[編輯] 鷹揚計畫
1981年航發中心展開經國號戰機前身之高性能戰鬥攔截機原型研發工作,機型代號初取為「FX」,為求保密並取名為「鷹揚」。航發中心此時並成立鷹揚計劃辦公室。
1982年國防部指示鷹揚戰機之總體性能應不遜於F-16為原則,且以General Electric J79 渦輪噴氣引擎為動力。當年中華民國行政院自立小組並決議進行研製戰機,航發中心此年即成立「鷹揚戰機研造處」為研發計畫作準備。
1983年航發中心改隸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鷹揚計劃與雲漢、天箭(天雷)、天翔(天劍)等計畫合併成立安翔計畫。

鷹揚計畫主持人:彭元熙博士
[編輯] 雲漢計畫
由於美國限制F-CK-1戰機的性能介於當時中華民國空軍正在使用的F-5E與積極尋求採購的F-16之間,對於大推力的發動機的技術輸出或者是出售意願很低。當時以中小型民用發動機為主力的蓋瑞特公司(Garrett_Systems)有意尋求合作研發軍用發動機的夥伴,企圖進入被?普惠與奇異兩家公司獨霸的市場,藉著瑞典有意在發展他們下一代戰機JAS 39戰機的同時掌握軍用發動機的技術,蓋瑞特與瑞典的富豪公司(Volvo)決定合作研發一款小型軍用發動機,發動機的主體由蓋瑞特負責,富豪公司則提供後燃器的技術。這個設計案就是後來的TFE-1042 渦輪扇引擎的原始規劃。發動機最大推力為4,200kg/9,420lb(TFE-1042-7),後經推力提昇達到每具4,500kg/9,900lb(TFE-1042-70),此型引擎後經美軍賦予正式編號為F125-GA-100。後來JAS 39戰機改用美國F404渦輪扇發動機。我國也曾一度取得F404發動機,但是根據取得時間約在162架經國號戰機以後才能使用,在此之間經國號戰機產量已由250架刪砍至130架,所以換裝F404發動機的計畫再度取消。後續TFE-1088發動機(TFE-1042發動機升級型)換裝計畫也因為經國號戰機數量關係而被終止。

TFE-1042型發動機的設計推力受了美國政府的限制,其最大推力(使用後燃加力器時)是8,350lb,中級推力(基本引擎)是5,000lb,F-CK-1戰機裝置了兩具TFE-1042發動機,所以其最大推力是16,700lb,中級推力是10,000lb,TFE-1042發動機經過設計、製造、裝配,以及累積50小時以上功能驗證測試與空中飛行測試,證明是一具性能非常優異的先進戰機發動機。1988年依照預定時程裝置在第一架出廠的F-CK-1戰機上,1989年2月初步飛行合格完成,1990年3月全部飛行合作完成,開始進行量產。

TFE-1042發動機的設計耐久度:高溫組件是2,000飛行小時,低溫組件是4,000小時,TFE-1042發動機採取了「模組化」設計,不但便利後勤的維修,並增進日後增加發動機推力時設計及研發上的彈性。發動機的每一個模組具有互換性,圴可單獨地製造、庫存及裝運。TFE-1042發動機根據實際屢積測試結果,具有高可靠度,其「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小時╱故障次數)是430小時。由航發中心及蓋瑞特公司人員組成的ITEC設計工程部門,將TFE-1042發動機基本設計改進,增加推力,但保持其外型尺寸,仍可裝置於F-CK-1戰機上。每具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可由原有的8,350lb,增加至高達10,000lb以上,而兩具發動機最大推力可增至20,000lb以上。美軍給予編號為F124(無後燃器)與F125(含後燃器),並用於X-47、X-48等無人偵察機上。

雲漢計畫主持人:夏樹仁博士
[編輯] 天雷計畫
經國號戰機之航電與火控系統之研製,起源於天雷計畫。 從1982年航發中心所提出的「火力控制系統研製初步定義討論書」,建議中科院發展空對空攻擊使用之射控系統,同時配合鷹揚專案以建立自製戰機航電與火控平台能力。中科院三所負責此一雷達發展計畫,其研發成果為金龍53(GD-53)型火控雷達。GD-53上視距離57km,下視距離39km,只能同時打一個目標。GD-53雷達以原F-5G戰機使用的AN/APG-67(V)為基礎,加上部分F-16戰機使用之AN/APG-66A雷達模組,整合發展成的GD-53型脈衝都卜勒多功能雷達(美軍編號AN/APG-67(V)ERR),採模組化設計、具俯射俯視及仰射仰視能力,不過在功能上將原先24種模式刪減了較敏感的6種,這些模式多半是與對地攻擊有關,如此只剩下18種模式可以使用。金龍53雷達(GD-53)以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之父,李金龍命名。

天雷計畫主持人:蘇鴻綖博士
[編輯] 天劍計畫
天劍計畫分為天劍一型飛彈與天劍二型飛彈,天劍一型為類似AIM-9響尾蛇飛彈之紅外線導引近程飛彈;天劍二型為類似美國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之射後不理中程空對空飛彈。天劍二型據信採用摩托羅拉生產之主動尋標頭,也可使用類似AIM-7的半主動導引模式射擊。天劍一型在1989年第一次試射成功,而後於1992年由F-5E/F第一次成功發射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於次年中華民國空軍就成立第一個經國號戰機中隊,但是天劍二型飛彈的整個測試直到1996年才完成並且確定進入量產,總產量不明,但是據信相當低。

天劍計畫主持人:楊景槱博士
[編輯] 安翔計畫
因應1983年航發中心改隸中科院,航發合併鷹揚與雲漢、天箭(天雷)、天翔(天劍)等計畫,組成一個完整的安翔計畫,分別進行機體、發動機、航電系統、空對空紅外線與雷達導引飛彈之研發。

安翔計畫總主持人代院長:黃孝宗博士
安翔計畫副總主持人副院長:華錫鈞將軍
安翔計畫整合系統主任:王石生博士
[編輯] 原型發展
航發中心製造了四架F-CK-1A/B原型機、二架F-CK-1C/D原型機,分別是四架單座機與二架雙座機。

10001號原型機(F-CK-1A)現為漢翔測試用機
10002號原型機(F-CK-1A)為伍克振少將測試F-CK-1A/B戰機穿音速流場設計缺陷而墜毀
10003號原型機(F-CK-1A)現為漢翔表演與測試用機
10004號原型機(F-CK-1B)現為漢翔測試用機。
10005號原型機(F-CK-1C)現為漢翔翔昇計畫原型單座機
10006號原型機(F-CK-1D)現為漢翔翔昇計畫原型雙座機
一架編號為1417 F-CK-1A單座機由於出廠測試時,起落架故障使用機腹著陸,以及吊掛上車時吊纜斷裂導致戰機重落地,使得空軍拒絕接收此架單座機,也使得航發中心多生產一架編號1503 F-CK-1A單座機交付空軍,目前1417 F-CK-1A單座機也已交還空軍擔負戰備。
[編輯] 生產與服役
原先中華民國空軍訂購了 250 架F-CK-1A/B戰機,但是由於向美國採購150架F-16,和向法國採購60架幻象2000-5的兩筆噴射戰鬥機交易,於1991年減為 130 架F-CK-1A/B戰機。生產工作規劃為自1992年始而至1999年生產線終止。共計8年度以每月4架產量生產。

[編輯] 生產計劃
初期生產10架先導量產型機,供空軍執行作戰測試評估與訓練換裝之種子教官使用。第一架先導型為F-CK-1B雙座機,而後陸續完成4架雙座與6架單座機之生產。

1994年開始運交第一架生產型(雙座機)給空軍427聯隊第一中隊。量產順利後逐步運交給空軍其它聯隊。

[編輯] 生產批次
F-CK-1A - 單座型經國號

單座經國號前視圖F-CK-1B - 雙座型經國號
F-CK-1C(預計) - 單座型雄鷹號
F-CK-1D(預計) - 雙座型雄鷹號
[編輯] 服役情形
F-CK-1戰機的服役單位主要以駐防臺中清泉崗機場(CCK Air Base)的427聯隊與臺南基地的443聯隊為主,每個聯隊配屬三個F-CK-1經國號戰機中隊。
中華民國空軍實施「精實案」之後,空軍單位大量改編與裁減;原大隊層級裁撤,原中隊層級改為大隊層級,稱為獨立作戰隊。
F-CK-1戰機的服役單位,合計五個獨立作戰隊使用。

臺中427聯隊下轄:
第七獨立作戰隊
第廿八獨立作戰隊
臺南443聯隊下轄:
第一獨立作戰隊
第三獨立作戰隊
第九獨立作戰隊
[編輯] 戰備實錄
由於中華民國台中清泉崗機場(CCK)離共軍義序基地僅一百二十六浬、漳州基地僅一百六十三浬,共軍戰機僅需10分鐘時間便可飛臨台灣本島上空投彈,因此空軍清泉崗機場空軍四二七聯隊警戒室擔負中華民國空防第一線警戒重任,在接獲空軍作戰司令部指令後,必須在五分鐘內完成警戒戰機開車、校準、各項空電設定,並起飛向管制單位報到。經國號戰機亦是目前中華民國唯一能在五分鐘內完成緊急起飛、攔截的空軍主力機種。

[編輯] 升級計劃
當航發中心開始生產F-CK-1後,漢翔時期對F-CK-1的升級方案進行探討以應付對岸共軍日益增加的空防威脅,經研析後把升級計畫分為航電系統與武器系統兩大部分。

[編輯] 翔昇計畫

雄鷹戰機第一次試飛
雄鷹戰機搭載CFT適形油箱
雄鷹儀表漢翔從2001年開始進行名為「翔昇計畫」的三階段的F-CK-1A/B戰機改良方案,總經費新台幣70億元,由中科院和漢翔公司負責執行。

第一階段計畫旨在提升F-CK-1A/B戰機的掛彈量,由原本的2枚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增加到4枚,整合新型的天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及新型的「萬劍」集束炸彈(子母彈)。
第二階段計畫則包括F-CK-1A/B戰機任務電腦升級、電子反反制裝置(ECCM)、電戰系統、先進的「敵友識別」(AIFF)系統,以及地形跟隨與雷達系統的改良等。
第三階段計畫將包括地面和空中試飛測試,一旦通過空軍測評考核,改良型F-CK-1A/B戰機預定於2010年正式服役。
翔昇計劃主要在於航電系統與機背適型油箱(CFTs)升級。航電系統預計升級項目包括換裝BAE公司的32位元飛控電腦,更換雷達元件增加電子反反制裝置、電戰系統、先進敵我識別系統,及地貌追隨模式等功能,任務電腦升級、座艙顯示器更換為三個全彩多功能顯示器。強化機體結構以裝置兩個容量約771公升的機背適型油箱(CFTs),同時因應增加CFT適形油箱增加的重量小幅提升發動機推力,機尾引擎段墊高,取消機腹中線半埋式掛架,武器載量增加(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掛彈量從2枚增加為4枚並能攜帶天劍二A反輻射飛彈),加強短場起降能力...等改良。

第一架雄鷹機已於2006年10月4日進行首飛,並於10月9日中華民國國慶日前一天進行極為低調的公開展示,此展示只對漢翔員工與眷屬開放,照片請見經濟部網站。如空軍預算許可預計生產(或改裝)130架F-CK-1C/D,舊有部分F-CK-1A/B將轉為部隊訓練機供台東志航基地作為飛行員轉換訓練使用。F-CK-1C/D編號10005與10006雄鷹機試飛員均為朱泰樺教官,雄鷹機外觀塗裝則由許良啟先生負責設計。

翔昇計畫的測試持續到2009年,中華民國空軍則在2009年12月和漢翔簽訂「翔展計畫」合約,漢翔獲得168億台幣的經費,將在4年內為71架F-CK-1進行升級[2]

[編輯] 原型發展
翔昇專案技術發展階段預計生產兩架技術驗證機,廠方編號分別為單座的10005號與雙座的10006號。其中10005號機體結構仍為舊有構型,僅對航電系統進行升級驗證;而2007年出廠之10006號機體則為完整構型,將包含所有機體與航電改良項目。10006號機於2007年3月27日正式公開,照片請見經濟部網站,並由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命名為雄鷹(Goshawk)號戰機。

[編輯] 命名爭議
2007年3月27日,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出席了F-CK-1經國號「翔昇專案」戰機雙座型首飛展示暨命名典禮。將完成「翔昇專案」性能提升的經國號戰機命名為「雄鷹」。有媒體報導認為如此是順應「去蔣化」,將「經國號」戰機正名為「雄鷹號」戰機引發爭議。事實上,「雄鷹」僅能用來稱呼完成翔昇專案後的新戰機,是對於新型戰機的新命名。原先的「經國號」戰機仍舊是經國號戰機,與「雄鷹號」戰機是兩種不同的戰機,並未遭到改名(註1)

(IDF)F-CK-1 A/B經國戰機
(IDF)F-CK-1 C/D雄鷹戰機
[編輯] 翔昇機座艙介面更新
安裝一套全新的整合彩色顯示系統(ICDS)
主要元件包括下列:

一具掃描/向量抬頭顯示器(Raster/Storke HUD)
3具大型彩色液晶多功能顯示器(CMFD)
彩色座艙攝影系統(CCTVS)
新的整合平視控制/輸入面板(UFCP)
原先於右側面板下方的6組發動機監測儀表,更新為電子式發動機顯示系統(EEDS)
備用電子飛行儀表(STBY EFIS)
[編輯] 翔昇航電
翔昇機航電系統採用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的32位元飛控電腦取代原本的李爾航太(Lear Astronics)16位元 1750標準飛控電腦,該電腦內建新的線傳飛控(Fly By Wire, FBW)飛行控制模式(例如地形跟蹤)提供了更多的處理能力。BAE公司F-CK-1C/D項目經理Albert Lin表示,這種基於PowerPC處理器的32bit電腦是F-CK-1C/D採用的第4代飛控電腦,取代了A/B型上的16位元 1750標準電腦。A/B型的線傳飛控系統是三餘度數位加三餘度類比式備份,而C/D型已不需要原來的類比式備份系統。Lin表示類比式備份系統為F-CK-1A/B型提供了很好的飛控品質:「飛官們最初喜歡類比系統勝過數位系統」。Lin還表示,C/D型飛控系統及控制律的開發是AIDC的職責,BAE系統公司只是提供硬體——目前已為2架翔昇原型機提供了6台飛控電腦。

[編輯] 核心航電系統更新
引進一套彩色顯示處理器(CDP)
將匯流排架構擴充為3組1553B軍規匯流排(預留有升級為4組1553B軍規匯流排的餘裕)
更新(OFP)作戰飛行程式
[編輯] 通信/導航/敵我識別系統更新(CNI)
換裝一套新式慣性導航系統(GPS/INS)
換裝兩套新的UHF/VHF無線電發話機(ARC-210)
APX-113(V)AIFF先進敵我辨識系統
[編輯] GD53射控雷達更新
GD-53的5件式LRU改為3件式LRU架構,舊的雷達目標處理器、雷達資料電腦、控制/電源,等3個LRU都被1個新的雷達資料處理器(RDP)所取代
翔昇機的GD-53射控雷達的新操作模式:

組合雷達模式(CRM)
追蹤目標盲區指示器(NOTCH Zone Indicator)
掃描同時追蹤模式(TWS)自動掃描調整
搜索目標,絕對高度與速度向量顯示
增設飛行軌跡記錄器與故障診斷系統
GD-53射控雷達的電子反制功能(ECCM)增強:

干擾源偵測(DOJ)
干擾源追蹤(TOJ)
被動測距(Passive Ranging)典型的被動測距有以下四種:
角速度測距
三角測距
信號強度測距
第三方資料
沉默模式(Sniff)
其他ECCM功能:
快速重鎖(Rapid Relock)
單接收波束(LORD)
脈衝邊緣距離(LET)
單接收錐形掃描(COSRO)
[編輯] 飛控系統
在軟體方面,配合新的飛控電腦,AIDC以C語言重新編寫了飛控軟體,提高戰機低空自動駕駛能力

[編輯] 起飛與落地性能精進
精進戰機鼻輪抬起速度
提昇戰機側風能力至56km/h
[編輯] 提高進場攻角並縮短跑道距離
戰機進場速度降低18.5km/h
落地距離縮減10%
換裝數位式煞車系統
[編輯] 適形油箱CFT
雄鷹機掛載的兩具CFTs安裝位置較為靠後,幾乎包覆住整個後半部機背,這兩具CFTs的總燃油攜帶量為1,200lb(545kg,僅F-16 Block50/52 CFT的40%),使翔昇機航程平均增加20%。未來將視發動機推力與客戶需求,來決定是否將兩具CFTs增加載油量。

[編輯] 強漢計畫
F-CK-1戰機武器系統加強計畫,包括多種研發中武器,如青雲油氣彈與萬劍彈以增加F-CK-1除空優任務之外能具備對地打擊能力。

[編輯] 青雲油氣彈
一種高效率油氣彈,是中科院研發的油氣彈,又稱「燃料空氣彈」可以殺傷大面積人員與裝備,給予大部隊或是物資集結區域毀滅性的打擊。

[編輯] 萬劍彈
類似美軍JSOW的視距外攻擊武器,可以攜帶多種次彈械。

據報載已於2006年初測試成功,於2008年8月網路上流傳清泉崗作戰隊之F-CK-1掛載萬劍彈之照片,推測以少部分配發至作戰隊進行測評。

彈頭:次彈械,約100枚子母彈。
動力:鯤鵬渦輪引擎。
[編輯] 天劍2A反輻射飛彈
彈長:3.593公尺
彈徑:19公分
彈重:184公斤
彈頭:22公斤
[編輯] 規格
[編輯] 基本諸元
成員:1名(A、C型單座機);2名(B、D型雙座機)
機長:14.48公尺
翼展:8.53公尺
全高:4.7公尺
機翼面積:24.26平方公尺
空重:6,492公斤
戰鬥重量:9,072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2,530公斤
動力:TFE-1042-70 (美軍編號: Honeywell F125-GA-100) 渦輪扇葉引擎 × 2
最大推力:54 kN(每台27 kN)
最大後燃器推力:84 kN(每台42 kN)
[編輯] 性能表現
極速:1.8馬赫
載油量:單座型 2111公斤;雙座型 1884公斤
作戰半徑:緊急攔截:130公里;威力巡航:1100公里 (須攜帶1040L副油箱 × 3)
實用升限:16760公尺
海平面爬升率:14326公尺/分
滯空時間:40分鐘;攜帶1,040L副油箱 × 2:90分鐘
推重比:1.01
重力負荷:9G至-3G
最大外掛:4000公斤
機身壽限:8000飛行小時
[編輯] 武裝
機砲:20mmM61A1火神式機砲 × 1 (最大射速為4000發/分)
空對空飛彈:
天劍一型飛彈
天劍二型飛彈
AIM-9「響尾蛇」紅外線導引短程飛彈
空對地飛彈:
AGM-65小牛飛彈(經驗證,無實彈配置紀錄)
火箭彈:
LAU-60火箭莢艙/2.75 in對地火箭
LAU-69火箭莢艙/19枚68 mm對地火箭
炸彈:
MK20集束炸彈
MK-82SE蛇眼延遲引信炸彈
2000磅炸彈、750磅M117炸彈
GBU-10.12.24鋪路式二型雷射導引炸彈(無導引裝置,需藉由僚機輔助導引或外掛筴艙)
需經由翔展計畫升級後才可使用:
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天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
青雲油氣彈
萬箭飛彈

[編輯] F-CK-1經國號戰機發展沿革
1980年7月 中華民國故總統蔣經國指示自力研發新一代戰機
1980年10月28日 開始研發自製防禦戰機的概念設計工程
1981年7月1日專案小組在美國支援和協助設計下,IDF(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戰機首先以代號「X-101」型採用單發J-79引擎設計,外型類似F-16戰機。
1981年8月18日 鷹揚計劃專案奉中華民國國防部核准進行
1981年9月22日 雲漢計劃專案奉中華民國國防部核准進行
1981年 航發中心展開高性能攔截機研發工作,機型代號「FX」
1982年6月21日 AIDC與美蓋瑞特公司共同投資組成國際渦輪引擎公司(International Turbine Engine Company;ITEC),研發TFE-1042-70型發動機
1982年6月 中華民國行政院成立「自立小組」,並提出IDF自製防禦戰機效益評估
1982年7月 洛克希德公司參予開發,XF-6戰機開發計劃更名為「鷹揚計劃」
1982年8月17日 美國與中共簽署「八一七公報」,拒絕出售新式武器予中華民國
1982年8月 洛克希德公司開發人員至航發中心評估XF原型機初步評估
1982年 航發中心提出「火力控制系統研製初步定義討論書」,自製研發經國號戰機雷達
1983年1月1日 航發中心由中華民國空軍改隸中科院,航空研究院改組為第五研究所
1983年1月 成立安翔專案,分為鷹揚(機體)、雲漢(發動機)、天雷(航電)、天劍(飛彈)等4個子計畫,同時進行。IDF戰機正式定名
1983年3月 IDF戰機完成初步設計
1983年4月1日 多次修改後,IDF戰機再度提出「X-202」型,採用兩具蓋瑞特公司的TFE-1042引擎,並採用雙尾翼設計
1983年9月15日 第五研究所奉命改組第一研究所
1983年 制定戰機四大發展計劃,並由鷹揚計劃作為統合主計劃,並改名為「安翔計劃」
1984年5月1日 IDF戰機出現C-1型雙引擎雙尾翼及C-4型雙引擎單尾翼2種機型
1984年12月5日 IDF戰機機型審查會議,經全案發展進度及設計現況檢討後,決定採用C-4型的設計
1985年1月30日 水洞建造完成
1985年1月 中科院航發中心、航空研究所/院 分批派遣各專業組設計人員赴美參與設計超音速戰機
1985年7月 IDF戰機進入全程發展階段
1985年7月17日 引擎發展試驗設備(Engine Devlop Test Facility;EDTF)落成,內含高空、海平面、低壓渦輪、扇組件四個試驗室,並舉行啟用典禮
1985年12月5日 在台中IDF戰機審查會,經與會人員修改其飛彈掛載方式後,定名「SE-4C」
1986年4月5日 以「SE-5A」代號修改部分設計後正式定名IDF戰機
1986年5月 天劍一型飛彈由F-5E戰機試射成功,完成地、空基射擊測試
1987年7月30日 IDF戰機模擬結構油箱研製成功
1987年8月 TFE-1042發動機試車成功
1987年 首具TFE-1042-70引擎飛試成功
1987年 天劍一型飛彈完成地、空全導彈飛試
1988年3月20日 TFE-1042-70引擎後燃器全開飛試成功
1988年9月24日 A1/10001原型機燃油系統測試完成
1988年10月10日 中華民國國防部首度公開IDF戰機實體模型
1988年10月20日 TFE-1042發動機在慈湖先總統蔣公陵寢前展示
1988年10月30日 TFE-1042-70引擎研製發展成功
1988年12月10日 F-CK-1 單座原型機A1/10001 出廠,由當時總統李登輝主持命名典禮,命名為「經國號」,紀念鷹揚計劃發起人中華民國故總統蔣經國先生
1988年12月12日 前參謀總長郝柏村率三軍首長前往大溪經國先生陵寢呈獻自力研發之發動機模型
1989年2月10日 前參謀總長郝柏村宣佈我國自製F-CK-1A/B戰機10年內不會外銷
1989年5月28日 F-CK-1 A1/10001原型機完成試飛,試飛員為吳康明上校
1989年7月29日 F-CK-1 A2/10002原型機完成試飛
1989年10月18日 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鄭為元表示:F-CK-1戰機之發動機零件交由民間廠商生產有1,000多項
1989年10月28日 F-CK-1 原型機A1/10001飛行展示,鼻輪破損衝出跑道。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也正式宣佈經國號戰機進入量產工作。
1989年10月30日 經建會官員表示,政府將在未來10年內編列1,500餘億元新台幣生產F-CK-1戰機
1990年1月10日 F-CK-1 A3/10003原型機完成試飛
1990年2月1日 F-CK-1原型機試飛架次達到100架次,特於陽明營區(漢翔沙鹿廠區)舉行慶祝茶會,前參謀總長陳燊齡上將親臨主持,三架經國號戰機試飛次數超過100架次慶祝酒會。中華民國空軍成立經國號戰機接受小組辦公室。
1990年2月26日 F-CK-1戰機完成全機靜力試驗與100%負載試驗
1990年5月12日 F-CK-1 首架雙座機B1/10004出廠完成首次升空試驗,前參謀總長陳燊齡上將親臨主持
1990年7月10日 F-CK-1 B1/10004雙座原型機完成試飛
1991年3月26日 F-CK-1原型機試飛架次達到450架次,中華民國空軍前副總司令孫平中將頒獎表揚有功人員
1991年6月 四架F-CK-1A/B原型機完成首次編隊飛行
1991年7月12日 F-CK-1單座原型機A2/10002在例行試飛中,因右水平尾翼脫落於台中外海墜毀,試飛官伍克振上校殉職
1991年10月10日 F-CK-1三架原型機(10001、10003、10004)參加國慶日華統演習,於國慶日以三機編隊品字型飛過中華民國總統府閱兵台
1991年 空軍測評隊進駐航發中心展開F-CK-1戰機研發/運作測試評估
1992年2月 首架先導型F-CK-1戰機,編號1601試飛成功
1992年3月9日 首架F-CK-1先導型戰機出廠並舉行移交典禮,同時向法國訂購幻象2000-5戰機,美國老布希政府也隨之宣佈出售F-16戰隼式戰鬥機
1992年4月 由空軍第3大隊第7中隊接收F-CK-1首架先導生產型機(1601號機),開始擔負飛行/地勤人員換裝工作與測評任務
1992年8月1日 F-CK-1戰機完成試飛1,000次
1992年10月 中華民國國防部因訂購F-16及幻象2000-5型戰機,決定將原來生產250架F-CK-1A/B戰機計畫,縮減為130架
1992年11月12日 F-CK-1試射天劍一型飛彈成功
1992年11月 完成天劍二型飛彈拋投
1992年11月 空軍427聯隊第7中隊一架先導量產型經國號戰機(1402號機),地面起動時一名地勤人員(地裝人員)不慎被左發動機吸入殉職,發動機內部機件嚴重毀損,後送航發中心修復
1993年2月1日 空軍對外公開第1個接收F-CK-1A/B戰機測評/換裝的單位-第7中隊
1993年6月7日 天劍二型飛彈試射成功
1993年11月19日 F-CK-1先導型戰機生產階段完成
1994年1月 F-CK-1第一架量產型戰機交付空軍427聯隊第8中隊,每月生產兩架F-CK-1A/B戰機
1994年9月 F-CK-1戰機於漢光11號演習再度試射天劍二型飛彈成功
1994年8月31日 一架F-CK-1A單座機/1417 降落清泉崗基地時,鼻輪無法放下以機腹迫降,飛行員平安
1994年12月8日 首支擔負戰備F-CK-1A/B戰機中隊(第8中隊)於清泉崗基地成軍
1994年12月 F-CK-1A/B戰機完成攜帶中程空對空導彈系統試驗
1995年7月4日 一架F-CK-1A單座機/1408因燃油系統問題,造成雙發動機先後熄火。並因高度不足無法及時重新啟動,於台中外海失事墜毀,飛官跳傘獲救無人傷亡。航發中心利用備用料件再製造一架F-CK-1A單座機/1503交付空軍
1995年10月18日 航發中心證實,F-CK-1A/B戰機緩產半年,至1996年7月恢復每月出廠交機2架的進度,目的是找出潛在缺失,提昇品質
1995年11月22日 第二支F-CK-1A/B戰機中隊(28中隊)於清泉崗基地成軍
1995年12月 航發中心在完成改進F-CK-1A/B戰機缺失,提昇全機妥善率,新出廠及返廠檢修後F-CK-1A/B戰機性能穩定,而恢復以每月2-3架交機。空軍則給予極大飛行量以作測試
1996年2月 F-CK-1戰機參加新加坡亞洲航空展。F-CK-1戰機掛載由中山科學院研製成功的天劍2型中程空對空飛彈,以增強攔截殲滅敵機(SU-27)任務
1996年3月 中共試射M族導彈,F-CK-1A/B戰機擔負悍衛第一線空防重任
1996年5月 參謀本部會議裁定F-CK-1A/B戰機不再減產,確定總產量為130架,並於2000年全部繳送空軍完畢。目前已交機50架,第70架已上生產線,近期內空軍即可完成換裝第1個F-CK-1A/B戰機作戰聯隊
1996年7月1日 航發中心改隸經濟部所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4月13日 第7中隊於28中隊換裝完成後,接續再接收20架生產型F-CK-1A/B戰機而達總量30架,同時也完成427聯隊(清泉崗基地)換裝任務,成為第一支F-CK-1A/B戰機聯隊,該聯隊共編制70架F-CK-1A/B經國號戰機
1997年4月15日 舉行首支F-CK-1A/B戰機聯隊(427聯隊)成軍典禮由當時國防部長蔣仲苓校閱
1998年1月3日 中華民國國防部同意漢翔延遲F-CK-1A/B戰機交機計劃至1999年底完成
1998年2月19日 台南基地首支F-CK-1A/B戰機中隊成軍(第443聯隊第1中隊)
1998年2月23 F-CK-1戰機赴新加坡參加航空展
1998年3月15日 行政院長蕭萬長巡視承造經國號戰機的漢翔公司,該公司已交機88架F-CK-1A/B戰機(一聯隊一中隊),預計1999年底完成全部130架量產型經國號戰機的製造
1998年4月16日 一架F-CK-1戰機在嘉義空軍基地起飛,飛機機械故障停在跑道待修,造成嘉義軍民合用機場關閉40分鐘
1998年5月 漢翔宣佈發展第三代戰機
1998年10月3日 漢翔完成交機F-CK-1A/B戰機九十九架
1998年10月28日 清泉崗基地2架F-CK-1戰機升空攔截一架遭挾持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波音737-300客機,這是F-CK-1A/B戰機首度擔任攔截機攔截任務
1998年12月10日 漢翔公司舉行第130架F-CK-1A/B戰機上架典禮,紀念第一架F-CK-1戰機A1/10001原型機出廠命名滿10年
1999年1月7日 第五支F-CK-1A/B戰機中隊,第443聯隊第3中隊於台南基地舉行成軍典禮
1999年7月7日 隸屬台南基地第9中隊F-CK-1A/B戰機成軍
1999年9月9日 一架F-CK-1A單座機/1415在澎湖馬公機場降落,因跑道濕滑造成右主輪爆胎因而衝出跑道,造成馬公機場關閉30分鐘,所幸人機均安
1999年9月 政府撥款七十億經費,分七年分期實行,由中科院與漢翔展開以F-CK-1A/B戰機為基礎的性能提升計劃
2000年1月14日 最後一架量產型F-CK-1A戰機(單座)1503完成組裝,F-CK-1A/B戰機生產線關閉,舉行「經國號戰機量產完成交機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主持,經國號戰機生產全案終止
2000年1月15日 最後一架量產型F-CK-1A戰機交付空軍使用,經國號戰機總產量為131架(量產型)與4架原型機
2000年5月9日 一架隸屬台南基地443聯隊F-CK-1A單座機/1461,進行轉場降落訓練馬公機場時,因煞車失靈衝出跑道,造成馬公機場關閉39分鐘,所幸人機均安
2000年7月15日 第二支F-CK-1A/B聯隊443聯隊於台南基地成軍,並邀請陳水扁總統主持
2000年7月31日 中華民國國防部委託漢翔以7年70億預算,進行「聯合反制載台」研發計劃
2000年8月3日 中華民國國防部從2001年度起撥款給國營漢翔公司新台幣70億元,分7年支應,進行空軍「聯合反制載台」計畫,以F-CK-1A/B戰機為基礎,增加航程、搭配先進科技和中科院研製的「雄二D」型攻陸巡航飛彈等多項空對地、對海反制武器,以增強經國號戰力
2000年8月11日 中華民國國防部次長在"戰機的天空-IDF有沒有明天"公聽會中表示,國防部在90年度預算中,編列10億元用於提升F-CK-1A/B戰機性能
2000年11月26日 台中縣航太文化節,F-CK-1戰機演出空中特技
2000年12月26日 中科院表示F-CK-1A/B戰機將可能整合中科院自製的頭盔顯示器、網膜顯示器與瞳位追蹤器
2001月2月13日 大陸網站報導F-CK-1A/B戰機研究匿蹤化,中華民國國防部編列583億3939萬6000元的極機密預算,用於發展「廬山計劃」與「翔昇計劃」
2001年2月22日 中華民國空軍透露443聯隊F-CK-1A/B戰機,將於夏季掛載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2001年12月10日 全部完成換裝訓練,2002年初進駐花蓮佳山基地實施基地組合訓練
2001年12月21日 漢翔公司舉行授證典禮,首次頒發滿1千小時證書給十位空軍優秀飛行員,同時舉辦飛安審查會,與軍方交流各項戰術訓練與運用,希望讓F-CK-1A/B戰機保持高度戰力狀態
2002年3月 詹式年鑑記載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經國號戰機球型戰術模擬器」
2002年6月3日 F-CK-1A/B戰機陸續完成換裝訓練擔任戰備任務
2002年12月 F-CK-1A/B戰機性能提升計畫第一期完成,劍二飛彈掛載由二枚增為八枚,並增加對地攻擊武器
2003年1月 F-CK-1A/B戰機性能提升第二期為期3年,精進航電與射控系統
2003年4月29日 一架F-CK-1B雙座機/1617於南投東光山區失事墜毀,兩名飛行員平安
2003年9月27日 一架F-CK-1B雙座機/1625於澎湖花嶼海域因機械故障失事墜海,兩名飛行員平安
2003年10月10日 空軍與漢翔公司宣佈,1617、1625兩架F-CK-1B雙座戰機失事原因為系統設計不良導致
2006年4月10日 F-CK-1A/B戰機性能提升進入第三階段—地面及空中測試,改良型經國號預定2010年正式服役
2006年7月19日 首架翔昇計劃單座原型機F-CK-1C(編號10005)出廠
2006年10月4日 首架翔昇計劃單座原型機F-CK-1C(編號10005)完成首次試飛
2007年3月27日 第二架翔昇計劃雙座原型機F-CK-1D(編號10006)試飛亮相,並由總統陳水扁命名為「雄鷹」號(GosHawk)
2007年12月10日 空軍推動「翔展計劃」,預計改裝71架F-CK-1A/B戰機為F-CK-1C/D,目前已有少數F-CK-1A/B戰機完成改良
2007年12月14日 IDF經國號戰機飛行總時數破20萬小時,頒發證書予10位空軍優秀飛行員
2007年12月25日 空軍443聯隊IDF經國號戰機飛行時數授證,頒發一千小時飛行證書予十八位空軍優秀飛行員
2008年6月 F-CK-1A/B戰機總飛行時數達26萬餘小時
2008年10月20日 一架F-CK-1B雙座機/1615於澎湖草嶼海域進行炸射訓練時墬海,兩位飛行員不幸殉
2008年10月23日 海軍打撈失事F-CK-1B雙座機/1615完整未開但沾有屍塊的前後座保險傘,研判戰機是瞬間失事,兩名飛官都來不及跳傘;俗稱黑盒子的飛行紀錄器也撈獲,將送判讀查明失事原因
2008年12月10日 第一架IDF經國號戰機出廠滿廿週年
2009年5月28日 第一架IDF經國號戰機試飛滿廿週年,漢翔捐贈IDF經國號戰機全尺寸木質模型機予高雄科工館
2009年7月24日 空軍翔展計畫確定將以4年時間,經費168億由漢翔將71架F-CK-1A/B提升為F-CK-1C/D,更新雷達、飛控電腦、航電及儀表,但不考慮更換引擎。F-CK-1C/D戰機零件將由漢翔向美方採購或與美方共同合作生產
2009年12月8日 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邢有光證實,剛簽下軍方的「翔展計畫」。據瞭解,漢翔將分4年,進行71架的經國號(IDF)性能提升計畫,總訂單金額約160多億元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F-CK-1經國號戰機

現在不是想買 F16-C/D,其實我比較喜歡買F35 ,F35的垂直起降以及匿蹤技術在現今都是最高科技,只是覺得美國賣台灣F35機率很低。

其實買F16 C/D也是不錯可以增加對地攻擊能力, 零件又可以跟F16-A/B共用,也可以取代飛一飛會掉下來的F5E,以及妥善率不高的幻象2000。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F-CK-1經國號戰機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F-CK-1經國號戰機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 A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 B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

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國製造的現代化多功能噴射戰鬥機。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F-16是由通用動力公司所發展。於1993年通用動力公司將他的飛機製造事業出售給洛克希德公司,現在為洛克希德馬丁。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4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000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的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國第一種有能力進行9G(88 m/s²)過載機動的戰鬥機。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飛行員以星際大爭霸戰機之名為其取了綽號「毒蛇」(Viper)。

發展

F-16的誕生始自於1974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的一份性能要求書。由於F-4在越戰時的空戰表現不佳,特別是在近距離纏鬥的情況下而催生出F-15。有一群相當有影響力的人自稱為戰機黑手黨,其中包括系統分析師皮爾·史百瑞(Pierre Sprey),試飛員查理·邁爾斯(Charles E. Meyers)和飛行教官約翰·包伊得(John Boyd)等人,認為F-15的研發方向並不正確。他們批評F-15的體型太大而且成本太高。在設計上F-15是一架高速攔截機,迴轉半徑較大,並不適用於近距離的纏鬥。戰機黑手黨主張應該要研發一種具備極高運動能力的輕型戰鬥機,同時採購成本低廉,能夠大量部署。這些特性也就成為1971年開始進行的輕型戰鬥機計畫(LWF)。

輕型戰鬥機的規格為一架標準空戰重量為20000磅(9000公斤)的設計,這個重量僅有F-15的一半。此外非常強調低成本,小體型,航程遠,以及運動性,包含迴轉率和加速率,但是不必追求高速。這架飛機的最佳操作環境是在低於馬赫1.6和40000英尺(12000公)尺以下的高度。兩家公司在概念設計階段脫穎而出:通用動力的YF-16與諾斯羅普的YF-17眼鏡蛇。

輕型戰鬥機計畫在美國空軍當中遭遇非常大的反對聲浪,主要原因在於它會成為與美國空軍最主要的F-15戰鬥機互打擂台的計畫。為了減少阻力,這個計畫更名為空戰戰鬥機(Air Combat Fighter,ACF)計畫。美國空軍需要一種比較便宜的輕型戰鬥機對抗冷戰對手蘇聯在數量上的優勢,與昂貴的F-15形成高低檔次配合。在此同時,比利時、丹麥、荷蘭與挪威四個國家在尋找替代F-104星式戰鬥機的新一代戰鬥機,他們共同組成多國戰鬥機計畫集團(Multinational Fighter Program Group,MFPG)以尋找適當的候選機種。參與空戰戰鬥機計畫競標的兩架原型機都被他們列入考慮,同時在名單上的還有法國達梭的幻象F1與瑞典SAAB的維京戰鬥機。美國海軍在這個階段也開始以艦載戰鬥攻擊試驗機(VFAX)計畫為名尋求一款低成本機種,以便輔助F-14雄貓這種和F-15一樣價格不菲的艦載戰鬥機。美國國會指示美國海軍必須與空軍的空戰戰鬥機計畫選擇同一個機種。當艦載戰鬥攻擊試驗機逐漸演變為一款多用途的飛機時,這項需求也被加入空戰戰鬥機的設計規範當中,以避開與F-15計畫的正面衝突,而且華約方面優勢的裝甲集群也需要加強對地攻擊能力。這是與戰機黑手黨的夢想相違背。

在1975年1月13日,美國空軍在空中戰鬥機的競賽中選擇了YF-16,因為它提供更好的效能,而且承諾可以以較便宜的成本製造和維護。它也是用和F-15一樣的F100引擎,而F-16的支持者相信這會幫助他們的計畫。另外也有政治的考量,想要在F-111項目結束後,還能保持與通用動力公司的生意。美國海軍選擇了YF-17的設計發展為F/A-18,因為它的雙發動機設計符合海軍艦載機的較高可靠性要求。這對海洋上空的作戰是必需的。(海軍航母艦載機在海洋中只有航母作為基地。採用單發動機的戰鬥機,一旦發動機故障。戰機很難保證生存。所以強調要以雙發動機保證可靠性。美國空軍主要在陸地上空作戰,沒有如此要求。)

這架飛機也提供給北約組織的成員,且在1975年巴黎航空展中露臉。多國戰鬥機計畫集團(MFPG)的國家被允許購買348架,並將數個部件生產分包給他們,在比利時完成總裝。

生產

第一代F-16有兩個次型:A(單座)和B(雙座)。F-16首次試飛是在1976年12月,1979年月給首次移交388戰鬥機聯隊服役。在同一個月份,比利時空軍也收到他們訂購的第一架F-16。F-16是第一個同時被部屬在國內和海外的美國戰機。B型主要擔負訓練任務,以加大的座艙來容納第二名飛行員,同時也減少燃料和航電未來成長的空間。一般而言學生都是坐在後方的駕駛艙。

在1980年代,F-16A/B被改善航電與發動機的F-16C/D取代。F-16在他的生產歷史中持續的升級。批次(Block)的改變反應了重大的升級,下面會有介紹。F-16(F-16A第10批次)的機身空重從15,600磅成長到(F-16C 第50批次)的19,200 磅。

由於數量龐大,F-16參加過眾多的衝突,大部分都是在中東地區。在1981年,8架以色列F-16A參加摧毀伊拉克位於巴格達近郊的奧斯拉克核子反應爐的奇襲。在之後的幾年,在入侵黎巴嫩時,以色列的F-16與敘利亞戰機在眾多場合中交戰只有被擊落一架的紀錄(根據以色列單方面的資料)。F-16在之後也用於攻擊在黎巴嫩的地面目標。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聯軍的F-16也參與了攻擊伊拉克的任務。

美國空軍現役的F-16主要是第40/42和50/52批次的F-16C。而第25和30/32批次的飛機已經被移轉到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的單位去了。

F-35"聯合打擊戰機"(JSF)是未來要取代F-16的機種,擁有稍微改進的效能,以及重直起降功能,最重要的是匿蹤科技,能夠加強在現代戰場上存活能力。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F-16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美國系統的飛機許多年,自1970年代F-16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之後,在每年的美華軍售會議上,皆出現向美國要求採購F-16的提案。在卡特政府執政時期提出的F-16/79計畫針對的潛在使用國家之一就是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空軍因817公報的限制美國多次否決F-16的出售許可。

到了1980年代後期,當時中華民國空軍現役F-104戰機因為接近壽命終期,妥善率偏低,除了嚴重影響空防任務之外,也造成多起墜機意外和飛行員的折損。當郝柏村訪問法國之後,達梭公司同意出售幻象2000-5戰鬥機60架,中華民國空軍方面並且保留後續60架戰機的採購選擇權,一般相信,這個出售案給予美國政府某種程度的衝擊。1992年前美國總統布希在尋求連任的過程當中突然宣布同意出售中華民國150架F-16戰機,包括120架F-16A與30架F-16B,總金額達到60億美金。這個採購計畫命名為「和平鳳凰」。

雖然當時通用動力公司在德州的生產線已經是以F-16C/D為主,而且這也是中華民國空軍的首選,然而通過批准出售的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的機身為基礎,搭配當時歐洲四國正在進行中的中期壽命升級(MLU)計畫的航電設備,以及普惠公司的F100-PW-220發動機,成為新的批次20 F-16。

1996年7月,中華民國採購的第一架 F-16A 戰機正式出廠
1997年4月14日,首批2架 F-16A/B 戰機飛抵嘉義基地
1997年 4月19日,中華民國舉行 F-16A/B 戰機接機典禮
1997年10月4日,中華民國第一個換裝 F-16A/B 戰機的第21中隊在嘉義基地編成
2001年12月18日,中華民國第一個換裝 F-16A/B 戰機的第455聯隊,包含第21、22、23作戰隊正式成軍
2002年1月16日,中華民國第二個換裝 F-16A/B 戰機的第401聯隊,包含第17、26、27作戰隊、第12偵照隊在花蓮基地正式成軍

飛機結構與裝備

批次20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機身結構為基礎,而批次15OCU的後期型是採用批次50/52的機翼和後機身,強化原先F-16A的結構缺點。因此在機身的重量上面略低於批次50。進氣口前方兩側下方各增加一個掛架,用來攜帶低空導航暨夜間紅外線標定筴艙(LANTIRN)外銷版。

批次20使用AN/APG-66(V)3脈衝都普勒雷達,與中期壽命升級使用的AN/APG-66(V)2不同,已知最大差異在於(V)3有連續波照明模式,提供麻雀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發射需要,一共購買157具雷達。

批次20和批次15OCU一樣都是使用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特點是採用數位控制系統,改進先前型號的缺點和提高可靠度。最大軍用推力14370磅(63.9kN),最大後燃推力23770磅(105.72kN)。

在航電方面,批次20使用AN/APX-113(V) 先進敵我識別儀(AIFF),漢緯(Honeywell)公司的彩色液晶顯示幕,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模組化任務電腦(MMC)以及費爾蔡防衛(Fairchild Defense)公司的數位化地形系統。這些航電系統基本上與歐洲MLU計畫使用的差不多。座艙內部儀表版與夜視鏡相容,不過座艙罩上並未鍍上降低電磁波反射的金膜。批次20雖然是新生產的飛機,然而機上的線傳飛控系統仍然沿用F-16A的類比系統,而非F-16C的數位系統,也因此無法與完整版的LANTIRN莢艙進行整合。機上主要的自衛系統是AN/ALE-47干擾絲/熱焰彈散佈器。

1994年另外為批次20採購80套AN/ALQ-184(V)7電子干擾莢艙,這一款電子干擾莢艙也可以在升級之後使用拖曳主動誘餌。

1998年6月,美國另外同意出售28套LANTIRN外銷版莢艙,總價值1.6億美金,這一批莢艙雖然沒有原版的LANTIRN的所有功能,包括自動地形追沿與迴避,以及自動指派目標給紅外線影像導引的小牛飛彈,但是批次20藉由這項裝備而具備夜間低空作戰能力。

武器系統

連同批次20一起購入的還包含600枚AIM-7M 麻雀與900枚AIM-9M 響尾蛇空對空飛彈。這是中華民國空軍第一次使用AIM-7M,可是半主動雷達導引的AIM-7M飛彈嚴重限制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F-16戰機的多目標視距外作戰接戰能力。

2000年時美國政府同意出售200枚AIM-120C-5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並且於2002年陸續交運,同時對在美國與已經移交的中華民國空軍F-16進行相關的軟硬體提升工作。

2003年在美國接受訓練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第一次試射AIM-120。

2004年9月21日中華民國空軍F16戰機掛載新採購之AIM-120C-5型飛彈執行訓練任務。

2007年時美國政府同意出售218枚AIM-120C-7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235枚AGM-65G-2小牛飛彈、60枚AGM-84L魚叉飛彈、以及50組將AGM-84G升級為AGM-84L的升級套件。

在外銷版LANTIRN莢艙運交前,F-16隻有投擲傳統非導引空用炸彈以及電視導引小牛飛彈。配合LANTIRN莢艙之後,F-16將能夠以雷射標定目標,投擲現役鋪路二型雷射導引炸彈。

F-16相關資料

飛機外型與發動機
乘員: 1 (A/C/E), 2 (B/D/F)
長度: 47 英尺 8 英吋(15.02 公尺)
翼展: 31 英尺(9.45 公尺)
高度: 16 英尺 8 英吋(5.09 公尺)
翼面積: 300 平方英尺(27.87 平方公尺)
空重: 18,238 磅(8,272 公斤)
一般起飛重量: 26,463 磅(12,003 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42,300 磅(19,187 公斤)
發動機:
F-16A/B:
批次 1/5/10/15: 普惠 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670磅(64.9 kN),最大推力23,830磅(106.0 kN)
批次 15OCU/20: 普惠 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590磅(64.9 kN),最大推力23,770磅(105.7 kN)
F-16C/D:
批次 25/32/42: 普惠 F100-PW-220E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590磅(64.9 kN),最大推力23,770磅(105.7 kN)
批次 30/40: 奇異 F110-GE-1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155磅(76.3 kN),最大推力28,984磅(128.9 kN)
批次 50: 奇異 F110-GE-129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155磅(76.3 kN),最大推力28,984磅(128.9 kN)
批次 52: 普惠 F100-PW-229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000磅(75.6 kN),最大推力28,500磅(127 kN)
F-16E/F: 奇異 F110-GE-132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9,000磅(84.5 kN),最大推力32,500磅(144.6 kN)
[編輯] 飛行性能
最大速度: 1,350 英里/時(2,173 公里/時)
作戰半徑: 562.5 英哩(900 公里)
最大升限: 50,000 英呎(15,240 公尺)
爬升率: 50,000 英尺/分(15,240 公尺/分)
翼負荷: 53磅/平方英尺(260公斤/平方公尺)
推重比: 0.91:1
[編輯] 武器裝備
機槍: M61 Vulcan 20mm火神炮
火箭: CRV-7
飛彈:
空對空: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響尾蛇飛彈、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空對地: 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AGM-65小牛飛彈、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
反艦: AGM-84魚叉飛彈、AGM-119企鵝飛彈
炸彈: CBU-87集束炸彈、CBU-89集束炸彈、CBU-97、Paveway、JDAM聯合攻擊彈藥、Mk 80系列炸彈

製造商

通用動力/洛克希德·馬丁(美國)
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土耳其)
Fokker(荷蘭)
SABCA(比利時)
Terma A/S(丹麥)
Kongsberg Vaapenfabrikk 及其他(挪威)
韓國航太工業公司(大韓民國)

[ 本帖最後由 boyfree 於 2010-6-5 15:27 編輯 ]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F-CK-1經國號戰機

※IDF經國號戰機始末
在美中籤訂的八一七公報限制下
使我國對外武器取得產生極大困難
在蔣經國故統總指示下
由航發中心(漢翔公司的前身)負責研發
藉由美方技術支援(實為監督技術)
歷經十餘年完成了我二代自製防禦戰機(IDF)
軍方正式名稱F-CK-1
F-CK-1A型為單座戰機
F-CK-1B型為雙座戰機
1996年開始量產原定生產250架
後因先後從美法購得F-16及Mirage2000-5
使F-CK-1減產至135架(含4架原型機)
於2000年生產完畢並關閉生產線
130架分別編配成第3及第1作戰大隊
分屬427、443兩個戰術戰鬥機聯隊
各別駐守於台中清泉崗與台南空軍基地
※作戰性能
F-CK-1於設計之初
考量美方對於關鍵技術的保留
便不強調高空高速遠距作戰飛行
最大速度僅達1.8馬赫
海平面爬升率每秒235公尺
升限為16,700公尺
各項數據並不出色
但其氣動力構型在中低空時
則有相當良好的操控性能表現
而其操作性爆發的空域及空速
正是空戰發生率最高的高度及速度
搭配優異的航電及雷達系統
及自製的武器系統
接戰能力並不下於F-16A/B
※短小精悍的經國
F-CK-1外觀也許不夠炫
機身也略顯短薄
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是全世界一線戰機中極少數
也是我國惟一能於5分鐘內離地接敵的鐵鳥
整體作戰能力不容小歔
在一代戰機已年久不堪操作
新購二代戰機又尚未成軍的青黃不接年代
實質悍衛台海領空
保護台灣一次次渡過飛彈危機的
便是CCK 427聯隊的F-CK-1
日後由於高空攔截任務與對地攻擊任務
已分別由新購入的幻象戰機及F-16分擔
F-CK-1的任務性質便成為專責中低空攔截任務
※動力系統:
動力系統直接影響戰機的飛行性能
並決定空戰纒鬥及武器酬載能力
F-CK-1的引擎因美方輸出的限制
我方只能勉強以商用引擎改良使用
所以動力不足成為本機最為人垢病質疑的之處
不過藉由先進氣動構型及輕量化的設計
並裝配上兩具噴射引擎
推力重量比已可達0.9以上
比起西方國家的一線戰機並不遜色
※F-CK-1 V.S Su-27
在未經證實下的模擬空戰結果
F-CK-1若在台海空域遭遇共軍的Su-27
以其氣動力構型和初期匿蹤
加上早期預警與電戰系統
低空高速及仰射能力等
可絕對有效的擊落對手
MIT的品質大可不須妄自菲薄自輕
※火神式機砲
F-CK-1固定武裝為M61A1 20mm火神式機砲
位於左側翼前緣沿伸板根部上方
射口的設計可避免硝煙被引擎吸入造成熄火
射速每分鐘4000發
機載彈量400發
※天箭一型
TC-1天箭一型空對空飛彈
由我國研發自製
屬短程空對空飛彈
全向位紅外線引導
彈重90公斤
有效射程8公里
飛行速度3馬赫以上
性能與美製響尾蛇相當
※TC-2天箭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
為視距外中程空對空飛彈
亦由我國研發自製
專為F-CK-1量身設計打造
採全向位尋標雷達主動導引方式
彈重183公斤
飛行速度逾4馬赫
有效射程超過80公里
為全球第四款可射後不理的飛彈
性能遠較同級的美製麻雀飛彈更優
以半隱藏方式配掛於F-CK-1機肚中線
箭二、雲母及甫自美新購得的AIM-120
自由國家中主動式中程空對空飛彈
台灣三款具備
構成我視距外接戰的強大空防能力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F-16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美國系統的飛機許多年,自1970年代F-16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之後,在每年的美華軍售會議上,皆出現向美國要求採購F-16的提案。在卡特政府執政時期提出的F-16/79計畫針對的潛在使用國家之一就是中華民國,最後中華民國空軍並未採購。
到了1980年代後期,當時中華民國空軍現役F-104戰機因為接近壽命終期,妥善率偏低,除了嚴重影響空防任務之外,也造成多起墜機意外和飛行員的折損。當郝柏村訪問法國之後,達梭公司同意出售幻象2000-5戰鬥機60架,中華民國空軍方面並且保留後續60架戰機的採購選擇權,一般相信,這個出售案給予美國政府某種程度的衝擊。1992年前美國總統布希在尋求連任的過程當中突然宣佈同意出售中華民國150架F-16戰機,包括130架F-16A與20架F-16B,總金額達到60億美金。這個採購計畫命名為「和平鳳凰」。
雖然當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德州的生產線已經是以F-16C/D為主,而且這也是中華民國空軍的首選,然而通過批准出售的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的機身為基礎,搭配當時正在進行中的中期壽命升級(MLU)計畫的航電設備,以及普惠公司的F100-PW-220發動機,成為新的批次20 F-16。

飛機結構與裝備批次20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機身結構為基礎,而批次15OCU的後期型是採用批次50/52的機翼和後機身,強化原先F-16A的結構缺點。因此在機身的重量上面略低於批次50。進氣口前方兩側下方各增加一個掛架,用來攜帶低空導航暨夜間紅外線標定筴艙(LANTIRN)外銷版。
批次20使用AN/APG-66(V)3脈衝都普勒雷達,與中期壽命升級使用的AN/APG-66(V)2不同,已知最大差異在於(V)3有連續波照明模式,提供麻雀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發射需要,一共購買157具雷達。
批次20和批次15OCU一樣都是使用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特點是採用數位控制系統,改進先前型號的缺點和提高可靠度。最大軍用推力14370磅(63.9kN),最大後燃推力23770磅(105.72kN)。
在航電方面,批次20使用AN/APX-113(V) 先進敵我識別儀(AIFF), 漢緯(Honeywell)公司的彩色液晶顯示幕,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模組化任務電腦(MMC)以及費爾蔡防衛( Fairchild Defense)公司的數位化地形系統。這些航電系統基本上與歐洲MLU計畫使用的差不多。座艙內部儀表版與夜視鏡相容,不過座艙罩上並未鍍上降低電磁波反射的金膜。批次20雖然是新生產的飛機,然而機上的線傳飛控系統仍然沿用F-16A的類比系統,而非F-16C的數位系統,也因此無法與完整版的LANTIRN莢艙進行整合。機上主要的自衛系統是AN/ALE-47干擾絲/熱焰彈散佈器。
1994年另外為批次20採購80套AN/ALQ-184(V)7電子干擾莢艙,這一款電子干擾莢艙也可以在升級之後使用拖曳主動誘餌
1998年6月,美國另外同意出售28套LANTIRN外銷版莢艙,總價值1.6億美金,這一批莢艙雖然沒有原版的LANTIRN的所有功能,包括自動地形追沿與迴避,以及自動指派目標給紅外線影像導引小牛飛彈,但是批次20藉由這項裝備而具備夜間低空作戰能力。

武器系統連同批次20一起購入的還包含600枚AIM-7M 麻雀與900枚AIM-9M 響尾蛇空對空飛彈。這是中華民國空軍第一次使用AIM-7M,可是半主動雷達導引的AIM-7M飛彈嚴重限制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F-16戰機的多目標視距外作戰接戰能力。
2000年時美國政府同意出售200枚AIM-120C-5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並且於2002年陸續交運,同時對在美國與已經移交的中華民國空軍F-16進行相關的軟硬體提升工作。
2003年在美國接受訓練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第一次試射AIM-120,稍後在公開的場合已經可以見到在中華民國空軍的F-16掛載AIM-120執行任務。
2007年時美國政府同意出售218枚AIM-120C-7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235枚AGM-65G-2小牛飛彈、60枚AGM-84L魚叉飛彈、以及50組將AGM-84G升級為AGM-84L的升級套件。
在外銷版LANTIRN莢艙運交前,F-16隻有投擲傳統非導引空用炸彈以及電視導引小牛飛彈。配合LANTIRN莢艙之後,F-16將能夠以雷射標定目標,投擲現役鋪路二型雷射導引炸彈。

升級此批F-16A/B已在2006年至2007年在中華民國空軍嘉義基地執行逐步升級的工作。

製造商
F-16相關資料
飛機外型與發動機
  • 乘員: 1 (A/C/E), 2 (B/D/F)
  • 長度: 47 英呎 8 英吋 (15.02 公尺)
  • 翼展: 31 英呎 (9.45 公尺)
  • 高度: 16 英呎 8 英吋 (5.09 公尺)
  • 翼面積: 300 平方英呎 (27.87 平方公尺)
  • 空重: 18,238 磅 (8,272 公斤)
  • 一般起飛重量: 26,463 磅 (12,003 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 42,300 磅 (19,187 公斤)
  • 發動機:
    • F-16A/B:
      • 批次 1/5/10/15: 普惠 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670磅(64.9 kN),最大推力23,830磅(106.0 kN)
      • 批次 15OCU/20: 普惠 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590磅(64.9 kN),最大推力23,770磅(105.7 kN)
    • F-16C/D:
      • 批次 25/32/42: 普惠 F100-PW-220E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590磅(64.9 kN),最大推力23,770磅(105.7 kN)
      • 批次 30/40: 奇異 F110-GE-1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155磅(76.3 kN),最大推力28,984磅(128.9 kN)
      • 批次 50: 奇異 F110-GE-129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155磅(76.3 kN),最大推力28,984磅(128.9 kN)
      • 批次 52: 普惠 F100-PW-229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000磅(75.6 kN),最大推力28,500磅(127 kN)
    • F-16E/F: 奇異 F110-GE-132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9,000磅(84.5 kN),最大推力32,500磅(144.6 kN)

飛行性能
  • 最大速度: 1,350 英里/時(2,173 公里/時)
  • 作戰半徑: 562.5 英哩 (900 公里)
  • 最大升限: 50,000 英呎 (15,240 公尺)
  • 爬升率: 50,000 英呎/分 (15,240 公尺/分)
  • 翼負荷: 53磅/平方英呎 (260公斤/平方公尺)
  • 推重比: 0.91:1

武器裝備
  • 機槍: M61 Vulcan 20mm火神炮
  • 火箭: CRV-7
  • 飛彈:
    • 空對空: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響尾蛇飛彈、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 空對地: 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AGM-65小牛飛彈、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
    • 反艦: AGM-84魚叉飛彈、AGM-119企鵝飛彈
  • 炸彈: CBU-87集束炸彈、CBU-89集束炸彈、CBU-97PavewayJDAM聯合攻擊彈藥、Mk 80系列炸彈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國製造的現代化多功能噴射戰鬥機。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F-16是由通用動力公司所發展。於1993年通用動力公司將他的飛機製造事業出售給洛克希德公司,現在為洛克希德馬丁。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4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000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國第一種有能力進行9g(88 m/s²)過載機動的戰鬥機。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飛行員以星際大爭霸戰機之名為其取了綽號「毒蛇」(Viper)。


    於伊拉克上空飛行的F-16戰隼式戰鬥機


    歷史
    發展 挪威的F-16A


    F-16的誕生始自於1974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的一份性能要求書。由於F-4越戰時的空戰表現不佳,特別是在近距離纏鬥的情況下而催生出F-15。有一群相當有影響力的人自稱為戰機黑手黨,其中包括系統分析師皮爾·史百瑞(Pierre Sprey),試飛員查理·邁爾斯(Charles E. Meyers)和飛行教官約翰·包伊得(John Boyd)等人,認為F-15的研發方向並不正確。他們批評F-15的體型太大而且成本太高。在設計上F-15是一架高速攔截機,迴轉半徑較大,並不適用於近距離的纏鬥。戰機黑手黨主張應該要研發一種具備極高運動能力的輕型戰鬥機,同時採購成本低廉,能夠大量部署。這些特性也就成為1971年開始進行的輕型戰鬥機計畫(LWF)。
    輕型戰鬥機的規格為一架標準空戰重量為20000磅(9000公斤)的設計,這個重量僅有F-15的一半。此外非常強調低成本,小體型,航程遠,以及運動性,包含迴轉率和加速率,但是不必追求高速。這架飛機的最佳操作環境是在低於馬赫1.6和40000英呎(12000公)尺以下的高度。兩家公司在概念設計階段脫穎而出:通用動力的YF-16與諾斯羅普的YF-17眼鏡蛇。
    輕型戰鬥機計畫在美國空軍當中遭遇非常大的反對聲浪,主要原因在於它會成為與美國空軍最主要的F-15戰鬥機互打擂臺的計畫。為了減少阻力,這個計畫更名為空戰戰鬥機(Air Combat Fighter,ACF)計畫。美國空軍需要一種比較便宜的輕型戰鬥機對抗冷戰對手蘇聯在數量上的優勢,與昂貴的F-15形成高低檔次配合。在此同時,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四個國家在尋找替代F-104星式戰鬥機的新一代戰鬥機,他們共同組成多國戰鬥機計畫集團(Multinational Fighter Program Group,MFPG)以尋找適當的候選機種。參與空戰戰鬥機計畫競標的兩架原型機都被他們列入考慮,同時在名單上的還有法國達梭幻象F1瑞典SAAB維京戰鬥機美國海軍在這個階段也開始以艦載戰鬥攻擊試驗機(VFAX)計畫為名尋求一款低成本機種,以便輔助F-14雄貓這種和F-15一樣價格不菲的艦載戰鬥機。美國國會指示美國海軍必須與空軍的空戰戰鬥機計畫選擇同一個機種。當艦載戰鬥攻擊試驗機逐漸演變為一款多用途的飛機時,這項需求也被加入空戰戰鬥機的設計規範當中,以避開與F-15計畫的正面衝突,而且華約方面優勢的裝甲集群也需要加強對地攻擊能力。這是與戰機黑手黨的夢想相違背。
    1975年1月13日美國空軍在空中戰鬥機的競賽中選擇了YF-16,因為它提供更好的效能,而且承諾可以以較便宜的成本製造和維護。它也是用和F-15一樣的F100引擎,而F-16的支持者相信這會幫助他們的計畫。另外也有政治的考量,想要在F-111項目結束後,還能保持與通用動力公司的生意。美國海軍選擇了YF-17的設計發展為F/A-18,因為它的雙發動機設計符合海軍艦載機的較高可靠性要求。這對海洋上空的作戰是必需的。(海軍航母艦載機在海洋中只有航母作為基地。採用單發動機的戰鬥機,一旦發動機故障。戰機很難保證生存。所以強調要以雙發動機保證可靠性。美國空軍主要在陸地上空作戰,沒有如此要求。)
    這架飛機也提供給北約組織的成員,且在1975年巴黎航空展中露臉。多國戰鬥機計畫集團(MFPG)的國家被允許購買348架,並將數個部件生產分包給他們,在比利時完成總裝。
    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正在展示梯次編隊。在此過程中,F-16戰隼式戰鬥機以平均每小時400英里的速度,相隔18至24英吋飛行。



    生產第一代F-16有兩個次型:A(單座)和B(雙座)。F-16首次試飛是在1976年12月,1979年月給首次移交388戰鬥機聯隊服役。在同一個月份,比利時空軍也收到他們訂購的第一架F-16。F-16是第一個同時被部屬在國內和海外的美國戰機。B型主要單負訓練任務,以加大的座艙來容納第二名飛行員,同時也減少燃料和航電未來成長的空間。一般而言學生都是坐在後方的駕駛艙。
    1980年代,F-16A/B被改善航電與發動機的F-16C/D取代。F-16在他的生產歷史中持續的升級。批次(Block)的改變反應了重大的升級,下面會有介紹。F-16(F-16A第10批次)的機身空重從15,600磅成長到(F-16C 第50批次)的19,200 磅。
    由於數量龐大,F-16參加過眾多的衝突,大部分都是在中東地區。在1981年,8架以色列F-16A參加摧毀伊拉克位於巴格達近郊的奧斯拉克核子反應爐的奇襲。在之後的幾年,在入侵黎巴嫩時,以色列的F-16與敘利亞戰機在眾多場合中交戰只有被擊落一架的紀錄(根據以色列單方面的資料)。F-16在之後也用於攻擊在黎巴嫩的地面目標。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聯軍的F-16也參與了攻擊伊拉克的任務。
    美國空軍現役的F-16主要是第40/42和50/52批次的F-16C。而第25和30/32批次的飛機已經被移轉到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的單位去了。
    F-35"聯合打擊戰機"(JSF)是未來要取代F-16的機種,擁有稍微改進的效能,最重要的是匿蹤科技,能夠加強在現代戰場上存活能力。

    設計特色F-16是一架單引擎,多重任務戰術飛機。他配備有內建的M61 Vulcan機炮,可裝備空對空飛彈。如果需要的話F-16也可以執行地面支援任務。對於這種任務,他能配備多種的飛彈或者炸彈。
    從一開始,F-16是想成為經濟的"workhorse",可以執行數種不同型態的任務以及維持日夜不停的準備。他比先前的那些飛機更簡單和輕便,但是使用先進的航空動力學航空電子系統(包含第一次使用的線傳飛控(Fly by wire,FBW),贏得"電子噴射機"的稱號)來維持良好效能。
    國民兵所用F-16的駕駛艙,機員配有夜視鏡以備觀察領空的客機或飛行物體


    雷鳥表演隊墜機前彈射一刻



    人體工學與座艙視野飛行員乘坐在機身的高處,在他們座艙罩的視線看不到之後有維生艙。這個機艙和泡狀座艙罩能夠給飛行員很理想的視野,是在空對空戰鬥時不可或缺的特色,泡狀座艙罩採用無框衍設計,不像一般有框衍座艙罩會影響飛行員視野。坐椅是30度的斜躺,而不是一般的13度,可以輔助飛行員對抗G力。飛行控制桿是安裝在右手邊上,而非傳統的在兩腿之間,用來輔助在高G值時候轉彎。特別要注意的是傳統裝備的控制桿的飛機飛行員必須要換手控制,以便他們可以在座艙罩上拉或推來對抗G力。此外,在飛行員的視野裡有全像顯示的設備(抬頭顯示器)來顯示重要的資訊。

    線傳飛控F-16的飛機與飛行員的控制層面之間沒有直接的連線。反之,他的控制輸入都是轉換為對電腦(F-16有四個備份)的數位輸入,然後解譯為最佳的控制變動來實行這些指令。這就稱為線傳飛控系統。它有更快的反應速度,更有效率(當它自動地利用所有控制層面,能夠消除不想要的副作用像是側滑slideslip)),可以產生更平順的飛行,因為電腦可以比人類對於外部的狀況做出更快的回應。更重要的,與飛行指令結合起來,電腦可以在天生就不穩定的飛機,透過不斷的調整控制層面,來保持穩定的飛行。因此儘管F-16是負穩定,但仍使F-16可以飛行。

    負穩定(Negative stability)一架負穩定的飛機在缺少控制訊號輸入下,將無法維持穩定的飛行狀態。一般飛機多半是正穩定,換句話說即使在沒有控制下也會恢復穩定飛行的狀態。然而,正穩定會壓抑運動性,因為回覆穩定與飛機運動之間是相互衝突的, 所以一架負穩定的飛機的運動性會較高。隨著線傳飛控系統的運用,使得一架負穩定飛機可以保持穩定的飛行,他的不穩定度則由飛控電腦不斷的檢查。
    YF-16是世界上第一架在設計上採取空氣動力上不穩定的飛機。他的重心位於全機空氣動力中心的後方,在飛行時會有機頭向上的傾向,而不是如大部分傳統飛機一樣向下。水準飛行時需要由水準安定面讓機尾上揚而非向下,因此水準安定面產生的是正向的升力。由於水準安定面與機翼都是產生正向升力,機翼面積、重量、以及阻力也就減少。飛機時時刻刻是保持在俯仰軸失控的邊緣。這種傾向會被線傳飛控系統擷取和校正,校正的頻率快到飛行員或是外部的觀察者也無法知道發生任何事情。

    生產批次 F-16CJ


    波蘭空軍的服役歡迎典禮


    F-16c block52構型


    F-16彩繪機


    F-16各主要改良型是以按照順序的批次數字作代表,這些編號包含所有單雙座的F-16。多國階段性改良計畫Multinational Staged Improvement Program,MSIP)準備逐步將現役的F-16提升到一個共通標準配備上。

    F-16 A/BF-16 A/B一開始配備是 Westinghouse AN/APG-66 脈衝都普勒雷達Pratt & Whitney F100-PW-200渦輪風扇發動機,軍用推力為14,670磅 (64.9 kN),加上後燃器的最大推力為23,830磅(106.0 kN)。美國空軍買了674架F-16A和121架F-16B,於1985年3月全數遞交完畢。
  • 批次1/5/10
    早期的批次編號只是彼此間相對較小的差異。大部分的差異在於後來80年代早期時升級到批次10的設定。生產的飛機共計批次1的94架,批次5的97架與批次10的312 架。
  • 批次15
    批次15是F-16系列第一次重要改變。改變的部分包括較大的水準安定面,進氣道兩側下方的新增掛架,改良版AN/APG-66(V)2雷達,提高機翼下掛架掛載重量上限等等。從這一批次的F-16開始配備Have Quick I型加密超高頻無線電,水準安定面增大30%以抵銷新掛架增加的重量。批次15是F-16系列生產架數最多,共計983架。
  • 批次15OCU
    1987年以降,F-16的生產線開始遞交作戰能力提升(Operational Capability Upgrade ,OCU)標準的批次15機型。改良的部分包括改良與新增數位控制介面的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發射AGM-65AIM-120AGM-119企鵝飛彈能力,電子反制系統以及座艙儀表提升,改良版電腦與資料匯流排。最大起飛重量上升至37500磅(17000公斤)。包括批次10在內,總共有214架飛機接受這一批提升。
  • 批次20
    以批次15OCU標準為中華民國生產的F-16,總計150架。

F-16 C/D
  • 批次30/32
    批次30/32是第一批在生產線上可以選擇發動機的次型,飛機可選配傳統的普拉特-惠特尼F100發動機或者是新加入的奇異(General Electric)的F110發動機。批次號以0結尾的使用F110,批次號以2結尾的F100發動機。首批批次號30的F-16在1987年進入服務。主要的改良包括使用AGM-45百舌鳥和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從批次30D開始戰機為推力提升的通用電器發動機搭配較大的進氣口,批次32並並不需要同樣的修改。733架批次30/32的F-16共在6個國家服役。
  • 批次40/42(F-16CG/DG)
    批次40/42於1988年服役,這個批次可以使用低空導航暨夜間紅外線標定筴艙LANTIRN)擔負全天候對地攻擊任務。新增加的夜間作戰能力讓批次40/42獲得夜間戰隼的暱稱。改良的部分包含增強與加長的起落架以配合LANTIRN筴艙,提升性能的雷達系統和GPS接收器。從2002年開始,這個批次能夠使用新一代的對地武器,包括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JSOWWCND以及增強版的EGBU-27炸彈。共計有5個國家採用615架批次40/42。
  • 批次50D/52D 野鼬機是擔任壓制防空系統(SEAD)的新款野鼬機。機上可以攜帶AN/ASQ-213高速反輻射飛彈標定系統(HTS),這套系統允許高速反輻射飛彈採用已知距離模式達到較大的射程與較高的精確度。除此之外還可以攜帶ALQ-119電子干擾筴艙自衛。自從F-4G退役之後,批次50D/52D是現役唯一擔負壓制防空系統的機種。
  • 批次50/52 Plus
    這一批次的飛機配備最新的航電系統,可以使用新的適型油箱。所有雙座型的機背有增加30立方英呎(850公升)體積的機背脊航電艙,這個增加的空間只會增加很少的重量和飛行阻力
  • F-16 統一配備施行計畫(CCIP)
    統一配備施行計畫預備將批次40/42/50/52的F-16統一到批次50/52的配備標準,以簡化訓練和維修的負擔。

F-16 E/F
  • 批次60
    以 F-16C/D 為基礎,可以使用CFP,搭配改進的雷達和航電系統;這個批次只有出售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動機是奇異(General Electric)的 F110-GE-132,這款發動機改良自 F110-GE-129,擁有 32,500磅(144kN)最大推力。與先前的批次主要的差異是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生產的APG-80主動AESA。批次60能夠使用次50/52所有的武器系統,加上AIM-132先進短程空對空飛彈(ASRAAM)和AGM-84E視距外陸攻飛彈(SLAM)。CFP提供額外的450美製加崙(2,045公升)的燃料,可以提升航程或者是滯空時間。適型油箱另外的優點是空出原先攜帶副油箱的掛架給武器使用。

其他衍生型
  • F-16/79 - 以F-16A為基礎基礎,使用設計已過時的J79渦輪噴射發動機的外銷版 以回應吉公尺·卡特總統欲藉著出售性能降低版的武器達到的限縮武力擴張政策。但是這個政策實際上在執行的時候遇到許多困難,也有不少例外的情況。卡特總統在他的任期晚期也放鬆此一政策,最終在雷根總統手上廢除了此一政策,自始至終沒有一架此型機被售出。
  • F-16/101 - 利用F-16A的機體修改之後,採用改良自B-1A轟炸機預定使用的奇異F101渦輪扇發動機的試驗計畫。通用電子計算把這款發動機改為供戰鬥機使用,然而並未受到F-16採用。
  • F-16ADF - 從F-16A批次15專門為美國空中國民兵提升性能,執行戰鬥機攔截任務(因此名稱加上空中防衛戰鬥機(Air Defence Fighter,ADF)的縮寫)。自1989年開始,一共有270架經過結構與航電升級,並且在駕駛艙的前下方加裝一具探照燈,提供夜間目標辨識能力。
  • F-16I - 專門為以色列生產的航電升級版F-16。機上的航電系統大量採用以色列自製的組件,此外還有適形油箱以增加航程。
  • F-2A/B(FS-X) - 日本三菱重工生產,以F-16為基礎,與洛克希德馬丁合作設計生產的。在談判階段就有許多爭議,試飛時發現機翼的全複合材料結構有裂縫出現,稍後又傳出日本自行設計生產的AESA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發生有效追蹤距離過短以及目標會消失不見等多項問題,加上造價過於高昂。原定生產130架,到2005年時日本宣佈在生產90架之後將終止生產計畫。
  • RF-16C/F-16R - 偵察機版F-16,攜帶ATARS筴艙執行偵查任務。
  • F-16中期壽命升級(MLU) - 中期壽命升級(Mid Life Update)計畫是為了協助荷蘭皇家空軍、比利時空軍、丹麥皇家空軍、挪威皇家空軍以及葡萄牙空軍提升服役中的F-16A/B。
  • F-16N - 一共有26架F-16C批次30交給美國海軍做為假想敵訓練機種。這一批飛機稍後因為結構發生裂縫的關係而退役。
  • KF-16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於1990年代授權韓國生產180架F-16。其中有2500項零組件與原先的F-16C/D不同。1990年代後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韓國KAI公司合作設計T-50/A-50飛機,這架飛機設計上也源自於F-16。整個計畫耗資2千2百萬美金,南韓政府已經在2004年訂購94架,預期將會有1200架的外銷訂單。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A
F-16製造廠商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全長(m) 15.06
翼展(m) 9.45
全高(m) 5.09
空重(kg) 8273
戰鬥重量(kg) 9790
最大起飛重量(kg) 17010
翼面積(平方公尺) 27.87
最大平飛速度 馬赫(Mach) 2.0
海平面爬昇率(m/min) 遠大於12600
實用昇限(m) 15240
內載油量(kg) 3249
作戰半徑(km) 925
最大航程(km) 3870(外掛副油箱)
滯空時間 空戰巡邏:1.5hr(離基地130km處,1,040L副油箱*2)
動機 F100-PW-220渦輪扇噴射發動機×1
用推力(kgw) 6600
後燃推力(kgw) 10886
推重比 1.11
瞬間迴轉率 28.4∘
最小迴轉半徑(m) 364
最大操作負荷 +9G
最大外載重量(kg) 7220
固定武裝 M61A1型20mm機砲×1,515發砲彈
外載武裝 AIM-7M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GM-65B小牛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 現代空中的戰爭,以制空為優先.
至於支援地面作戰的炸射,則居於次要的地位.

因為如果可以制空,
縱使我方沒有對地攻擊的能力,
因為天空是我們的,
我們就可以任意的空中偵照,
敵人的攻擊機也無法任意的攻擊我們的地面部隊.
反之,要是天空丟掉了,
那有再強的對地攻擊能力也沒有用,
因為你的攻擊機根本飛不進敵人的空域.
所以是制空優先,對地面的炸射則是居於次要的地位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
F-CK-1
經國號戰機
為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下共同設計開發的第二種軍用噴射戰機,屬於第二代戰機,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1980年代開始研製,1992年開始服役。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鷹揚計劃也是中華民國建軍史上最大的自製武器開發計劃。
2001年開始進行改良F-CK-1 A/B戰機的翔昇計劃,2006年第一架翔昇機試飛,2007年3月27日F-CK-1 C/D戰機正式公開,並命名為雄鷹號戰機。
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規劃中,F-CK-1、幻象2000與F-16共同擔任中華民國空軍主力,其中F-CK-1負責中低空防禦的部分。
其常用名稱IDF是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的縮寫,軍方正式編號「F-CK-1」,CK二字為經國「Ching-kuo」的縮寫,以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也是鷹揚計劃的發起人蔣經國。


經國號戰機的進氣口具有高攻角優點,而進氣口向機身內部彎曲縮小的設計,讓戰機在高攻角時不會因為發動機進氣量不足而發生失速的優點,此外由於進氣口向內彎曲使得發動機所產生的餘熱較不易散失,無形中減少了飛機的紅外線特徵加強了匿蹤性。此設計後來也獲得法國空軍疾風式戰鬥機戰機和美國空軍F-22戰機的採用,美方人員曾說「你們在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有隱密潛力的進氣道,恭喜了。」[1]。另外座艙彈射椅傾斜30度,可協助飛行員承受較高的G力。操縱桿和F-16戰機一樣,置於飛行員右手處。
經國號戰機有8個掛架(Pylon),分別為左翼端,左翼外側,左翼內側,機腹中線前後各一,右翼內側,右翼外側,以及右翼端。
擔任對空作戰任務時,外掛兩中四短與兩千公升油料(約528加侖),於左右翼外側以及翼端掛載天劍一型飛彈各1枚,機腹中線搭載天劍二型飛彈2枚(縱列半埋於機腹),左右翼內側掛載1041L副油箱各一具,這是經國號戰機最典型的空優作戰武裝。在經國號戰機座艙左後方設計有一具20mm 6管M61A1火神式機砲可用於纏鬥空戰或對地攻擊,備彈400發左右。
擔任對地任務時,左右翼翼端各掛載一枚天劍一型飛彈;掛載MK-82通用炸彈(500磅)的話,機腹中線掛架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搭載1枚;如果掛載MK-84重型通用炸彈的話(2,000磅),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可各掛載1枚;CBU-20石眼集束炸彈(Rockeye)最多可掛載10枚;燃燒彈7枚;火箭莢艙3至4具;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具1,041L或是568L副油箱。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F-CK-1經國號戰機



美國空軍的F-16C,機腹下掛載的是ALQ-184電子反制莢艙,機翼上由左而右則為副油箱、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以及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F-16-Block20諸元
製造廠商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全長(m)         15.06
翼展(m)         9.45
全高(m)         5.09
空重(kg)         8273
戰鬥重量(kg)         9790
最大起飛重量(kg)         17010
翼面積(平方公尺)         27.87
最大平飛速度         馬赫(Mach) 2.0
海平面爬昇率 (m/min)         遠大於12600
實用昇限(m)         15240
內載油量(kg)         3249
作戰半徑(km)         925
最大航程(km)         3870(外掛副油箱)
滯空時間         空戰巡邏:1.5hr(離基地130km處,1,040L副油箱*2)
發動機         F100-PW-220渦輪扇噴射發動機×1
軍用推力(kgw)         6600
後燃推力(kgw)          10886
推重比         1.11
瞬間迴轉率         28.4°
最小迴轉半徑(m)         364
最大操作負荷         +9G
最大外載重量(kg)         7220
固定武裝         M61A1型20mm機砲 ×1,515發砲彈
外載武裝         AIM-7M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GM-65B小牛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
數量         150架


F-16A/B Block20型戰隼式(Fighting Falcon)戰機乃為我國自向美國採購F-5E/F之後,另一項大宗的空軍軍事採購案,主因為我國已有能力製造先進戰機,如F-CK-1經國戰機,又加上我國首次向美國以外的國家採購空軍先進武器,即法國達梭公司製造的幻象(Mirage)2000-5型戰機。

1992年9月2日,美國同意出售F-16A/B型戰機給我國,這項軍售案的代號是和平鳳凰計畫(Peace Fenghuang)。再說美國當時正處於經濟振興時期,所以對此一大宗軍購案持積極的態度,我國便順手推舟的採購150架。

而當時我國看上的是F-16C/D型與F/A-18大黃蜂(Hornet)戰機,但因美國受中國的政治壓力及八一七公報的限制而無法如願。雖說F-16C /D型戰機於1991年波灣戰事大為出名,但美國對台灣所出售的F-16A/B Block20型戰機實際上並不符合我國空軍作戰需求,在當時我國在外購仍有困難存在的情況下,只好接受;因此對於其性能實在無法與另從法國採購的幻象 2000-5型戰機相提並論,不過其數量之大,足見我國空軍對其仰賴的程度,也可觀其重要性。

我國除了以單價2800萬美元採購150架F-16A/B Block20型戰機(1996年時,F-16C/D Block50型的單價約3150萬美元)外,還額外採購58項附帶裝備,包括180具F100-PW-220E型發動機,900枚AIM-9L型響尾蛇 (Sidewinder)空對空飛彈,600枚AIM-7M型麻雀空對空飛彈,和數萬發20mm機砲彈等,整個軍售總值58億美元。

這批F-16A/B Block20型戰機,以F-16A/B的「輕盈」身段專司空中攔截任務,一如美國航空國民兵的F-16A/B空防型戰機(ADF,Air Defense Fighter),並以地面攻擊任務為輔,比起身兼地面攻擊任務的美國空軍F-16C/D型戰機,其出勤能量和效益更高。

F-16戰機是美國基於越戰經驗所發展而成的戰機;越戰期間,美國空軍戰術思想改變認為未來空戰將是以空對空飛彈為主,因此當時美國即設計F-4幽靈二式(Phantom II)戰機作為發射AIM-9及AIM-7的載台,由於當時的科技不如今日,故導致空對空飛彈的命中率不高,且當時參戰的F-4早期型並無配備纏鬥用的機砲,而致使敗給北越的MiG-17壁畫(Fresco)與MiG-21魚床(Fishbed);正因越戰的痛苦經驗,美國空軍於是展開輕型戰鬥機 (LWF,Low Weigh Fighter)的研發計畫,在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Electric)的YF-16及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的YF-17激烈競標下,美國空軍於1975年宣佈LWF計劃由YF-16得標,並開始與通用動力公司簽約量產F-16A型戰機,自1978年起美國即開始接收首批F-16A/B戰機,至今已20餘年。

而當時美國國會要求海軍自LWF計劃的2架競標者中選1架作為海軍艦載輕型戰鬥攻擊機計畫的入選者,於是通用動力找上LTV公司,諾斯洛普公司找上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研發海軍版。在LWF計劃中落敗的YF-17被美國海軍相中,經麥道公司大幅改良並發展成今日的F/A-18系列戰機。

從1978年起的F-16A/B演進至今區分為F-16A/B Block1/5/10/15/20及MLU等6種型式。其中演進改良的範圍包括發動機的改良、推進力的提昇、空用雷達、抬頭顯示器、雷達/光電顯示器、武器存量管制系統及雷達預警接收器等,使得F-16能夠繼續得使用於各種戰備需求,但由於科技的進步實在太快,美國空軍為獲得更佳的雷達及電子作戰系統加上更強大的視距外攻擊及對地/海攻擊能力,進而提出改善F-16A/B掛載量不足及航電系統改善計劃,故而演進至F-16C/D Block50的美國現役機種。

然而早先購置F-16A/B型的國家有見於F-16的實戰成果輝煌,進而想改進舊有機種以延長F-16的服役年限,因此荷蘭、比利時、挪威及丹麥等四國與美國進行提昇F-16A/B Block10/15的改良計劃,也就是F-16A/B壽限中期性能提昇計劃(MLU,Mid-Life Upgrade),並於1996年開始改裝,主要內容包括改良座艙、操縱介面改進、通訊、敵我識別、數機機操作、速度控制、夜視座艙背景選擇、瞄準及武器輔助、儀錶、顯示器、抬頭顯示器等其他功能的提升,使其更接近F-16C/D Block50型機的性能,以期能延長服役年限至2020年,而我國所採購的F-16A/B Block20型就是F-16A/B MLU型再加以性能精進的新機種。

1996年7月25日,空軍總司令黃顯榮上將首度參加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位於德州渥斯堡廠,所舉行的我國F-16B Block20雙座型戰機的交機儀式。

1997年4月14日中午,在未對外公開及機場淨空的情況下,首批我國購買的F-16A/B Block20單、雙座戰機各1架,由美國原廠飛行員及我國空軍第21中隊飛官郝光明中校駕駛,正式飛抵嘉義空軍基地,揭開我國接收F-16戰機的序幕。首批交機到國內的2架F-16A/B戰機,由美國德州起飛後,途中曾在美國境內停留一次,加油檢整後再飛到關島落地,最後才飛抵嘉義空軍基地,過程中並未進行空中加油。空軍以每個月4架的速度,陸續在國內接收150架戰機,首先是駐防嘉義基地的空軍第455聯隊,於2001年12月18日完成聯隊換裝成軍。駐防花蓮基地的空軍第401聯隊,於2002年1月16日完成聯隊換裝成軍。整個換裝作業費時6年。

我國F-16戰機的機身塗裝,都採用與美國空軍F-16戰機相同的深、淺灰兩色空優迷彩,國徽及機身標示等也採用美軍的低明視度塗裝,垂直尾翼根部有延長的長條形阻力傘艙,座艙罩也並未如F-16C/D鍍上金膜,整體外形與比利時及新加坡空軍所使用的F-16A/B型機非常類似,唯一的區別,只有座艙罩前方4片片狀敵我識別(IFF)天線。

美國出口代號和平鳳凰計畫(Peace Fenghuang)的我國F-16A/B Block20型戰機,性能標準與比利時、丹麥、荷蘭及挪威的F-16 MLU型機相同,但為全新生產的戰機。機身為Block15型的規格、主翼和垂直尾翼則為Block50/52的規格,發動機採用Block15操作可靠性升級(OCU,Operational Capability Upgrade)型機與Block30/40所使用的F100-PW-220。Block20的載彈量有所提高,在低空、低速、高攻角狀態下的偏航穩定性得到改善。由於發動機推力加大,機身重量減小,因此Block20的性能大幅提高。美國空軍認為Block20在使用更先進的航電設備後,空戰能力要比 Block30/40更佳。

在雷達部份,使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製造的AN/APG-66(V)2A型脈衝都卜勒(Pulse Doppler)空用雷達,最大搜索距離185km(100nm),具有空對空及空對地作戰模式,可同時追蹤、掃瞄10個空中目標。此外,還有美國空軍 F-16C/D戰機已決定採用的MMC-3000型模組化任務電腦(MMC),此型任務電腦將提升至MMC-3051型,以搭配Link16資料鏈系統。

機上的航電系統包括利頓公司(Litton)的LN-93型雷射陀螺儀(RLG)、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AN/APX-111(V)型敵我識別裝置(IFF),利頓公司的ALR-56M型威脅警告系統(TWS),ALE-47型干擾絲/熱燄彈施放裝置,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數位式地圖系統及微波降落系統(MLS,Microwave Landing System)等。座艙內則採用與F-16C/D相同的廣角抬頭顯示器(PHUD,Periscopic Head-Up Display),並裝有2具漢寧威公司(Honeywell)的4in×4in彩色多功能顯示幕(LCD)。

我國空軍F-16A/B Block20型戰機主要的武裝配備,除了機上固定1門6管20mm口徑M61A1火神(Vulcan)機砲外,還可攜掛同時向美國採購的AIM-7M麻雀(Sparrow)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Sidewinder)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及在2003年底運交我國的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或是AGM-65B小牛(Maverick)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 (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與集束炸彈等;此外並能掛載向雷神公司(Raytheon)購買的128具AN/ALQ- 184(V)9型空用電戰莢艙(含AN/ALE-50空用拖曳誘餌),或是向洛馬公司購買的67套AN/AAQ-13神射手(Sharpshooter) 標定莢艙與AN/AAQ-14探路者(Pathfinder)導航莢艙。

F-16A/B Block20掛載武裝諸元
空優任務:
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AIM-7M麻雀(Sparrow)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P4/L/M響尾蛇 (Sidewinder)短程空對空飛彈
對地/海攻擊:
M-117型340.2kg (750lb)炸彈、Mk-82SE型226.8kg(500lb)高阻力炸彈、MK-84型907.2kg(2000lb)炸彈、GBU-12型 500lb雷射導引炸彈、GBU-10型907.2kg(2000lb)雷射導引炸彈、LAU-3/60型19聯裝70mm(2.75in)空用火箭莢艙、LAU-131型7聯裝70mm(2.75in)空用火箭莢艙、CBU-20型集束炸彈、BLU-1B/E型340.2kg(750lb)汽油彈、 AGM-65B/G小牛(Maverick)反裝甲飛彈、AGM-84G/H魚叉(Harpoon)反艦/陸攻飛彈、AGM-88高速反輻射(HARM) 飛彈。


地面支援裝備:
MD-3A型8瓶氮氣車、4MB-1型高壓空壓機、AF/M24T-3型艙壓車、5060KMH探照燈車及座艙罩吊掛架。

在F-16戰機的換裝作業上,我國空軍選訓F-16飛行員的標準,是須具備戰鬥轟炸機飛行經驗,完成高G力離心機訓練,之後再接受為期4週的學科訓練,並完成多批次模擬機飛行訓練。

換裝作業初期,空軍派出100名種子教官赴美受訓,訓練地點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路克空軍基地(Luke AFB),受訓時間為10至11個月,後續的種子教官則只接受6個月的基本換裝訓練,回國後再接受進一步的訓練。在美國的訓練課程包括空對空基本戰術戰法、麻雀雷達導引飛彈接戰及空對地攻擊等。而空射式魚叉飛彈、AN/ALQ-184電戰莢艙等項目則是在裝備正式採購後,才進行相關的裝備接收訓練。至於 F-16戰機後勤維修的地勤人員部份,主要是在嘉義基地455聯隊的換訓中心施訓。

為配合F-16A/B Block20型戰機的空地勤需求,嘉義空軍基地將相關的設施裝備予以整建,包括跑道、滑行道整修,並在跑道頭架設高速攔截戰機裝置。此外,為了減少噴射發動機的試車噪音,基地內也建造1座T-10噴射發動機消音試車屋,設施包括進氣導片、控制室、T-20B控制室、試車台推力系統、增大器及排氣折流裝置等設備。

作為F-16飛行員的訓練基地,嘉義基地成立戰機多功能飛行模擬機室,配備逃生訓練器(EPT)、基礎模擬機(ULT)及戰術模擬機(FMTS),每個月可提供800小時的訓練能量。其中基礎模擬機具有180°投影螢幕,可提供飛行員真實座艙儀表及基本飛行訓練,並可模擬任何天候下執行飛行及戰術科目訓練。至於戰術模擬機則具有360°投影實景畫面,可提供一對一、一對二等多機對抗演練等。模擬機室的訓練科目有緊急狀況下逃生與安全程序操作,日、夜間基本飛行操作,空對空戰術與武器系統操作,空對地戰術與武器系統操作,各種導引武器與系統操作,兩機空中纏鬥及多機空中戰術訓練。

我國的F-16A/B戰機在全部交機後,空軍將之編製成7個戰機作戰中隊(皆於2004年10月 29日起改編為獨立作戰隊),其中嘉義基地455聯隊部署4個中隊,分別是旗下的第21、22、23中隊及原隸屬於東指部(1997年7月1日改編為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司令部,簡稱教準部)的第14中隊,其中第14中隊則變更任務,成為F-16戰機飛行員的部隊轉換訓練中隊。至於401聯隊旗下的17、 26、27中隊與第12偵照中隊,則駐防於花蓮基地。


1998年3月20日 F-16B 6828 澎湖海域 訓練時失蹤,2名飛行員下落不明
1999年1月25日 F-16B 6813 台東山區 執行「太康穿降」時,因飛行航線偏離撞山墜毀,2名飛行員殉職
1999年6月1日 F-16A 6638 綠島海域 夜航訓練時失事墜海,1名飛行員失蹤
1999年8月8日 F-16A 6680 嘉義基地 發動機失效迫降於跑道,1名飛行員受傷
2004年4月19日 F-16B 6829 馬公基地 發電機失效迫降於跑道,2名飛行員平安


挪威的F-16A


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正在展示梯次編隊。在此過程中,F-16戰隼式戰鬥機以平均每小時400英里的速度,相隔18至24英吋飛行。


國民兵所用F-16的駕駛艙,機員配有夜視鏡以備觀察領空的客機或飛行物體


F-16CJ


F-16c block52構型


以色列的F-16I是最先進構型,有適型油箱和機背電戰模組


f-16XL 是實驗版的大掛載攻擊機構型,後來被F- 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取代而未量產


臺空軍駐嘉義基地的F-16戰鬥機


跑道上的臺軍F-16戰鬥機


臺空軍F-16戰鬥機滑跑起飛

國防部F-16戰機圖片










F-16戰機影片

空軍(ROCAF) F-16 護航任務  Mr. President , We are ready !                        




台灣空軍 清泉崗基地 F-16 單機性能展示 編隊沖場 Taiwan AirForce CCK AFB AirShow






F-CK-1經國號戰機

F-CK-1 A/B經國號戰機為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下共同設計開發的第二種軍用噴射戰機,屬於第二代戰機,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1980年代 開始研製,1992 年開始服役。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鷹揚計劃也是中華民國建軍史上最大的自製武器開發計劃。
2001 年開始進行改良F-CK-1 A/B戰機的翔昇計畫,2006年第一架翔昇機試飛,2007年3 月27日F-CK-1 C/D戰機正式公開,並命名為雄鷹號戰機。
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規劃中,F-CK-1、幻象2000與F-16共同擔任中華民國空軍主力,其中F-CK-1負責中低空防禦的部分。
其常用名稱IDF是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的縮寫,軍方正式編號「F-CK-1」,CK二字為經國「Ching-kuo」的縮寫,以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也是鷹揚計劃的發起人蔣經國。
生產與服役
原先中華民國空軍訂購了250架F-CK-1A/B戰機,但是由於向美國採 購150架F-16,和向法國採購60架幻象2000-5的兩筆噴射戰鬥機交易,於1991年減 為130架F-CK-1A/B戰機。生產工作規劃為自1992年始 而至1999 年生產線終止。共計8年度以每月4架產量生產。
生產計劃
初期生產10架先導量產型機,供空軍執行作戰測試評估與訓練換裝之種子教官使用。第一架先導型為F-CK-1B雙座機,而後陸續完成4架雙座與6架單座機之生產。
1994 年開始運交第一架生產型(雙座機)給空軍427聯隊第一中隊。量產順利後逐步運交給空軍其它聯隊。
生產批次
•        F-CK-1A - 單座型經國號
•        F-CK-1B - 雙座型經國號
•        F-CK-1C(預計)- 單座型雄鷹號
•        F-CK-1D(預計)- 雙座型雄鷹號
服役情形
•        F-CK-1戰機的服役單位主要以駐防臺中清泉崗機場(CCK Air Base)的427聯隊與臺南基地的443聯隊為主,每個聯隊配屬三個F-CK-1經國號戰機中隊。
•        中華民國空軍實施「精實案」之後,空軍單位大量改編與裁減;原大隊層級裁撤,原中隊層級改為大隊層級,稱為獨立作戰隊。
F-CK-1戰機的服役單位,合計五個獨立作戰隊使用。
•        臺中427聯隊下轄:
o        第七獨立作戰隊
o        第廿八獨立作戰隊
•        臺南443聯隊下轄:
o        第一獨立作戰隊
o        第三獨立作戰隊
o        第九獨立作戰隊

基本諸元
•        成員:1名(A、C型單座機);2名(B、D型雙座機)
•        機長:14.48公尺
•        翼展:8.53公尺
•        全高:4.7公尺
•        機翼面積:24.26平方公尺
•        空重:6,492公斤
•        戰鬥重量:9,072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12,530公斤
•        動力:TFE-1042-70(美軍編號:Honeywell F125-GA-100)渦輪扇葉引擎× 2
•        最大推力:54 kN(每台27 kN)
•        最大後燃器推力:84 kN(每台42 kN)
性能表現
•        極速:1.8馬赫
•        載油量:單座型 2111公斤;雙座型 1884公斤
•        作戰半徑:緊急攔截:130公里;威力巡航:1100公里 (須攜帶1040L副油箱× 3)
•        實用升限:16760公尺
•        海平面爬升率:14326公尺/分
•        滯空時間:40分鐘;攜帶1,040L副油箱× 2:90分鐘
•        推重比:1.01
•        重力負荷:9G至-3G
•        最大外掛:4000公斤
•        機身壽限:8000飛行小時
武裝
•        機砲:20mmM61A1火神式機砲× 1 (最大射速為4000發/分)
•        空對空飛彈:
o        天劍一型飛彈
o        天劍二型飛彈
o        AIM-9「響尾蛇」紅外線導引短程飛彈
•        空對地飛彈:
o        AGM-65小牛飛彈(經驗證,無實彈配置紀錄)
•        火箭彈:
o        LAU-60火箭莢艙/2.75 in對地火箭
o        LAU-69火箭莢艙/19枚68 mm對地火箭
•        炸彈:
o        MK20集束炸彈
o        MK-82SE蛇眼延遲引信炸彈
o        2000磅炸彈、750磅M117炸彈
o        GBU-10.12.24鋪路式二型雷射導引炸彈(無導引裝置,需藉由僚機輔助導引或外掛筴艙)
•        需經由翔展計畫升級後才可使用:
o        空射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o        天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
o        青雲油氣彈
o        萬箭飛彈

F-CK-1戰機服役至今意外事故與失事記錄

1989年10月29日 1號原型機 10001/77-8001 台中清泉崗 起飛時鼻輪折斷,滑出跑道,試飛員平安
1991年07月12日 2號原型機 10002/78-8002 台中外海 試飛時水平尾翼因穿音速震波而損壞導致失事,試飛員殉職
1994年08月31日 F-CK-1A 1417/83-8031 台中清泉崗 降落時鼻輪無法放下,以機腹迫降,飛行員平安
1995年07月04日 F-CK-1A 1408/83-8018 台中外海 發動機熄火,失事墜海,飛行員平安
1995年07月04日 F-CK-1A 1408/83-8018 台中外海 發動機熄火,失事墜海,飛行員平安
2003年04月29日 F-CK-1B 1617/84-8059 南投山區 飛行員未按技令操作而墜毀,飛行員平安
2003年09月27日 F-CK-1B 1625/87-8104 澎湖花嶼 疑似機械故障墜海,飛行員平安
2008年10月20日 F-CK-1B 1615/84-8055 澎湖花嶼 實施「實彈投擲」課目時失速撞擊海面,2名機組員殉職


1988年12月10日 F-CK-1 單座原型機A1/10001 出廠,由當時總統李登輝主持命名典禮,命名為「經國號」,紀念鷹揚計劃發起人中華民國故總統蔣經國先生












國防部F-CK-1戰機圖片









F-CK-1戰機影片

Taiwan Taidong AFB IDF Aerobatics台東基地經國號戰機性能展示



2008台南基地IDF編隊起飛衝場





心得:
我國現在的主力戰機是以F16為主.經國號戰機雖然貴為國人所研發製造.但是技術仍無法與其他國家所相比.因此空軍軍備上面仍是要倚靠資金購買國外所生產製造的戰機(如F-16、幻象2000).以維持住兩岸戰力的平衡.但國防產業的研發與製作技術、人力的投入、兩岸的軍力差距、政治力的影響.也是我國國防需長期倚賴外國軍備的原因.若我國的國防產業技術無法繼續進步.獲得支持.相信未來仍是要購買外國的戰機保衛國防的作法仍不會有多大的轉變.

[ 本帖最後由 kent712412 於 2010-6-5 20:57 編輯 ]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F-16-Block20
製造廠商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全長(m) 15.06
翼展(m) 9.45
全高(m) 5.09
空重(kg) 8273
戰鬥重量(kg) 9790
最大起飛重量(kg) 17010
翼面積(平方公尺) 27.87
最大平飛速度 馬赫(Mach) 2.0
海平面爬昇率(m/min) 遠大於12600
實用昇限(m) 15240
內載油量(kg) 3249
作戰半徑(km) 925
最大航程(km) 3870(外掛副油箱)
滯空時間 空戰巡邏:1.5hr(離基地130km處,1,040L副油箱*2)
動機 F100-PW-220渦輪扇噴射發動機×1
用推力(kgw) 6600
後燃推力(kgw) 10886
推重比 1.11
瞬間迴轉率 28.4∘
最小迴轉半徑(m) 364
最大操作負荷 +9G
最大外載重量(kg) 7220
固定武裝 M61A1型20mm機砲×1,515發砲彈
外載武裝 AIM-7M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GM-65B小牛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 現代空中的戰爭,以制空為優先.
至於支援地面作戰的炸射,則居於次要的地位.

因為如果可以制空,
縱使我方沒有對地攻擊的能力,
因為天空是我們的,
我們就可以任意的空中偵照,
敵人的攻擊機也無法任意的攻擊我們的地面部隊.
反之,要是天空丟掉了,
那有再強的對地攻擊能力也沒有用,
因為你的攻擊機根本飛不進敵人的空域.
所以是制空優先,對地面的炸射則是居於次要的地位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F-CK-1經國號戰機
為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下共同設計開發的第二種軍用噴射戰機,屬於第二代戰機,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1980年代開始研製,1992年開始服役。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鷹揚計劃也是中華民國建軍史上最大的自製武器開發計劃。
2001年開始進行改良F-CK-1 A/B戰機的翔昇計劃,2006年第一架翔昇機試飛,2007年3月27日F-CK-1 C/D戰機正式公開,並命名為雄鷹號戰機。
在中華民國空軍的規劃中,F-CK-1、幻象2000與F-16共同擔任中華民國空軍主力,其中F-CK-1負責中低空防禦的部分。
其常用名稱IDF是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的縮寫,軍方正式編號「F-CK-1」,CK二字為經國「Ching-kuo」的縮寫,以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也是鷹揚計劃的發起人蔣經國。


經國號戰機的進氣口具有高攻角優點,而進氣口向機身內部彎曲縮小的設計,讓戰機在高攻角時不會因為發動機進氣量不足而發生失速的優點,此外由於進氣口向內彎曲使得發動機所產生的餘熱較不易散失,無形中減少了飛機的紅外線特徵加強了匿蹤性。此設計後來也獲得法國空軍疾風式戰鬥機戰機和美國空軍F-22戰機的採用,美方人員曾說「你們在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有隱密潛力的進氣道,恭喜了。」[1]。另外座艙彈射椅傾斜30度,可協助飛行員承受較高的G力。操縱桿和F-16戰機一樣,置於飛行員右手處。
經國號戰機有8個掛架(Pylon),分別為左翼端,左翼外側,左翼內側,機腹中線前後各一,右翼內側,右翼外側,以及右翼端。
擔任對空作戰任務時,外掛兩中四短與兩千公升油料(約528加侖),於左右翼外側以及翼端掛載天劍一型飛彈各1枚,機腹中線搭載天劍二型飛彈2枚(縱列半埋於機腹),左右翼內側掛載1041L副油箱各一具,這是經國號戰機最典型的空優作戰武裝。在經國號戰機座艙左後方設計有一具20mm 6管M61A1火神式機砲可用於纏鬥空戰或對地攻擊,備彈400發左右。
擔任對地任務時,左右翼翼端各掛載一枚天劍一型飛彈;掛載MK-82通用炸彈(500磅)的話,機腹中線掛架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搭載1枚;如果掛載MK-84重型通用炸彈的話(2,000磅),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可各掛載1枚;CBU-20石眼集束炸彈(Rockeye)最多可掛載10枚;燃燒彈7枚;火箭莢艙3至4具;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具1,041L或是568L副油箱。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A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
F-16:
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國製造的現代化多功能噴射戰鬥機。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輔助美國空軍主流派心目中的主力戰機F-15,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F-16是由通用動力公司所發展。於1993年通用動力公司將他的飛機製造事業出售給洛克希德公司,現在為洛克希德馬丁。F-16戰隼的優異的性能是他在外銷市場成功的原因,現在於24個國家服役中。它是現役西方戰鬥機當中產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機種,已經製造超過4000架。儘管美國空軍的訂單已經生產完畢,但是仍然繼續為外銷而生產。

戰隼的原始設計針對越戰的經驗並且強調視距內的纏鬥能力,許多設計像是第一次集中在這架飛機上,包括:側置操縱桿、傾斜座椅以及線傳飛控系統。也是美國第一種有能力進行9G(88 m/s²)過載機動的戰鬥機。F-16的官方名稱是「戰隼」,但飛行員以星際大爭霸戰機之名為其取了綽號「毒蛇」

IDF:
IDF為台灣自製的二代戰機﹐也是空軍最早完成戰備的機種﹐其性能諸元大致介紹如下﹕

尺寸﹕翼展﹕8。53M 全長﹕14。48M

動力﹕TFE-1042-70(美軍編號F125)﹐無後燃器推力6025LB,後燃器全開最大推力9460LB

最大爬升高度﹕ 16760KM

極速﹕1。7馬赫

射控雷達﹕GD53(APG67ER)﹐TWS(掃描時追蹤)距離據推估為70KM﹐能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優先攻擊4個目標

預警系統﹕ALR-85(V)

標準武器﹕M61 20MM機砲﹐天劍一﹐二型各2枚

幾個值得一提的事項﹕

1。由於當初設計時美國只提供推力不足的TFE-1042發動機﹐台灣方面除了持續改良發動機推力外﹐並在機身結構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使得其在75%的載油量下掛載天劍一﹐二型各2枚﹐或4枚天劍一型時﹐其推重比大於1﹐具備相當能力的空對空纏鬥力。

2。迴轉半徑與F16同﹐為362M﹐是MIG21系列的1/2

3。ALR-85(V)預警系統為現階段最先進的預警系統﹐除了優異的大量信號處理功能外﹐模組化的設計可提昇為ALR-85ESM﹐作為電子情報支援用途﹗

4。TFE-1042-70發動機可靠度極高﹐故美軍經審慎評估﹐編號為F125﹐其平均大修時數最少為2000小時﹐該發動機曾有後續推力提昇計劃﹐為TFE-1088﹐據評估可增加30%

5。進氣道的特殊設計﹐致使遮蔽發動機﹐而達部份匿蹤之效

6。根據97年空軍的測試﹐IDF於5秒內發射2枚天劍二型﹐同時擊落70KM外﹐不同方向逃跑的靶機。

幾個重大缺點﹕

1。由於因發動機推力不足﹐致使在機身結構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即使在推力加大的情況下﹐掛載量提昇有限﹐以及並無太多空間安置主動電戰干擾裝置﹗

2。由於自製及美國方面技術保留﹐配套的對地攻擊武器﹐系統選擇性貧乏﹐由其以低空攻擊為最﹗

大致評估﹕IDF為稱職的防禦戰機﹐防守台海有餘﹐深入打擊敵境目標能力不足﹗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F-CK-1經國號戰機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B.F-CK-1經國號戰機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 A.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 B.F-CK-1經國號戰機


F-16 鳳凰戰鬥機

F-16戰鬥機,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GD,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現代化多功能噴射戰鬥機,暱稱「戰隼」(Fighting Falcon)。原先設計為一款輕型戰鬥機,與美國空軍F-15戰機,形成高低配置,後來演化為成功的多功能飛機。全球超過20個國家裝備該機,擁有多種衍生型號,在部份設計及性能上還凌駕F-15之上。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F-16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美國系統的飛機許多年,自1970年代F-16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之後,在每年的美華軍售會議上,皆出現向美國要求採購F-16的提案。在卡特政府執政時期提出的F-16/79計畫針對的潛在使用國家之一就是中華民國,最後中華民國空軍並未採購。

到了1980年代後期,當時中華民國空軍現役F-104戰機因為接近壽命終期,妥善率偏低,除了嚴重影響空防任務之外,也造成多起墜機意外和飛行員的折損。當郝柏村訪問法國之後,達梭公司同意出售幻象2000-5戰鬥機60架,中華民國空軍方面並且保留後續60架戰機的採購選擇權,一般相信,這個出售案給予美國政府某種程度的衝擊。1992年前美國總統布希在尋求連任的過程當中突然宣佈同意出售中華民國150架F-16戰機,包括130架F-16A與20架F-16B,總金額達到60億美金。這個採購計畫命名為「和平鳳凰」。

雖然當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德州的生產線已經是以F-16C/D為主,而且這也是中華民國空軍的首選,然而通過批准出售的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的機身為基礎,搭配當時正在進行中的中期壽命升級(MLU)計畫的航電設備,以及普惠公司的F100-PW-220發動機,成為新的批次20 F-16。

飛機結構與裝備
批次20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機身結構為基礎,而批次15OCU的後期型是採用批次50/52的機翼和後機身,強化原先F-16A的結構缺點。因此在機身的重量上面略低於批次50。進氣口前方兩側下方各增加一個掛架,用來攜帶低空導航暨夜間紅外線標定筴艙(LANTIRN)外銷版。

批次20使用AN/APG-66(V)3脈衝都普勒雷達,與中期壽命升級使用的AN/APG-66(V)2不同,已知最大差異在於(V)3有連續波照明模式,提供麻雀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發射需要,一共購買157具雷達。

批次20和批次15OCU一樣都是使用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特點是採用數位控制系統,改進先前型號的缺點和提高可靠度。最大軍用推力14370磅(63.9kN),最大後燃推力23770磅(105.72kN)。

在航電方面,批次20使用AN/APX-113(V) 先進敵我識別儀(AIFF), 漢緯(Honeywell)公司的彩色液晶顯示幕,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模組化任務電腦(MMC)以及費爾蔡防衛( Fairchild Defense)公司的數位化地形系統。這些航電系統基本上與歐洲MLU計畫使用的差不多。座艙內部儀表版與夜視鏡相容,不過座艙罩上並未鍍上降低電磁波反射的金膜。批次20雖然是新生產的飛機,然而機上的線傳飛控系統仍然沿用F-16A的類比系統,而非F-16C的數位系統,也因此無法與完整版的LANTIRN莢艙進行整合。機上主要的自衛系統是AN/ALE-47干擾絲/熱焰彈散佈器。

1994年另外為批次20採購80套AN/ALQ-184(V)7電子干擾莢艙,這一款電子干擾莢艙也可以在升級之後使用拖曳主動誘餌。

1998年6月,美國另外同意出售28套LANTIRN外銷版莢艙,總價值1.6億美金,這一批莢艙雖然沒有原版的LANTIRN的所有功能,包括自動地形追沿與迴避,以及自動指派目標給紅外線影像導引的小牛飛彈,但是批次20藉由這項裝備而具備夜間低空作戰能力。

武器系統
連同批次20一起購入的還包含600枚AIM-7M 麻雀與900枚AIM-9M 響尾蛇空對空飛彈。這是中華民國空軍第一次使用AIM-7M,可是半主動雷達導引的AIM-7M飛彈嚴重限制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F-16戰機的多目標視距外作戰接戰能力。

2000年時美國政府同意出售200枚AIM-120C-5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並且於2002年陸續交運,同時對在美國與已經移交的中華民國空軍F-16進行相關的軟硬體提升工作。

2003年在美國接受訓練的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第一次試射AIM-120,稍後在公開的場合已經可以見到在中華民國空軍的F-16掛載AIM-120執行任務。

2007年時美國政府同意出售218枚AIM-120C-7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235枚AGM-65G-2小牛飛彈、60枚AGM-84L魚叉飛彈、以及50組將AGM-84G升級為AGM-84L的升級套件。

在外銷版LANTIRN莢艙運交前,F-16隻有投擲傳統非導引空用炸彈以及電視導引小牛飛彈。配合LANTIRN莢艙之後,F-16將能夠以雷射標定目標,投擲現役鋪路二型雷射導引炸彈。

升級
此批F-16A/B已在2006年至2007年在中華民國空軍嘉義基地執行逐步升級的工作。

F-16相關資料

飛機外型與發動機
乘員: 1 (A/C/E), 2 (B/D/F)
長度: 47 英尺 8 英吋 (15.02 公尺)
翼展: 31 英尺 (9.45 公尺)
高度: 16 英尺 8 英吋 (5.09 公尺)
翼面積: 300 平方英尺 (27.87 平方公尺)
空重: 18,238 磅 (8,272 公斤)
一般起飛重量: 26,463 磅 (12,003 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42,300 磅 (19,187 公斤)

發動機:
F-16A/B:
批次 1/5/10/15: 普惠 F100-PW-2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670磅(64.9 kN),最大推力23,830磅(106.0 kN)
批次 15OCU/20: 普惠 F100-PW-22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590磅(64.9 kN),最大推力23,770磅(105.7 kN)
F-16C/D:
批次 25/32/42: 普惠 F100-PW-220E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4,590磅(64.9 kN),最大推力23,770磅(105.7 kN)
批次 30/40: 奇異 F110-GE-100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155磅(76.3 kN),最大推力28,984磅(128.9 kN)
批次 50: 奇異 F110-GE-129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155磅(76.3 kN),最大推力28,984磅(128.9 kN)
批次 52: 普惠 F100-PW-229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7,000磅(75.6 kN),最大推力28,500磅(127 kN)
F-16E/F: 奇異 F110-GE-132渦輪扇發動機,軍用推力19,000磅(84.5 kN),最大推力32,500磅(144.6 kN)

飛行性能
最大速度: 1,350 英里/時(2,173 公里/時)
作戰半徑: 562.5 英哩 (900 公里)
最大升限: 50,000 英呎 (15,240 公尺)
爬升率: 50,000 英尺/分 (15,240 公尺/分)
翼負荷: 53磅/平方英尺 (260公斤/平方公尺)
推重比: 0.91:1

武器裝備
機槍: M61 Vulcan 20mm火神炮
火箭: CRV-7
飛彈:
空對空: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響尾蛇飛彈、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空對地: 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AGM-65小牛飛彈、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
反艦: AGM-84魚叉飛彈、AGM-119企鵝飛彈
炸彈: CBU-87集束炸彈、CBU-89集束炸彈、CBU-97、Paveway、JDAM聯合攻擊彈藥、Mk 80系列炸彈


F-CK-1經國號戰機

民國68 年中美斷交,美國與中共簽訂「八一七公報」限定了我國向美國武器採購的量與質。而我空防主力F-104 及F-5E 戰機卻已達服役壽限亟待汰換。經研究可行性分析後決定由航發中心﹝1996 年7 月1 日改制為國營漢翔航太公司﹞負責研發我國下一代「自製防禦戰機﹝IDF﹞」。整個計畫在1983 年正式展開,稱之為「安翔計畫」,其下又分為「鷹揚計畫」﹝機身及氣動力設計﹞、「雲漢計畫」﹝發動機設計﹞、「天雷計畫」﹝航電設計﹞、「天劍計畫」﹝空對空飛彈研發﹞等四個部份。

1986 年IDF 戰機進入全程發展階段。
1988 年12 月10 日首架IDF 原型戰機正式出廠。
1989 年5 月28 日首次試飛。
1993 年11 月22 日完成10 架「先導生產型」交台中清泉崗基地種子教官中隊﹝427 聯隊7 中隊﹞使用。
1994 年12 月28 日正式成立第一個IDF 戰機中隊﹝427 聯隊8 中隊﹞。
1995 年11 月28 中隊成軍。
10002 原型機失事。
1408 失事。

IDF 戰鬥機的氣動力設計概念與美國F-16 戰機類似,具有升力中心在機身重心之前的「先天不穩定」靈活特性,需用飛控電腦輔助方能操控。採單座雙發動機、具翼前緣沿伸板的翼胴融合漸縮梯型中單翼、全動式水平尾翼、大型單片垂直尾翼設計。進氣口部份則與F/A-18 相仿,置於機身兩側前緣沿伸板下方,為結構簡單、輕重量的皮氏進氣口設計;發動機兩側的尾衍末端,各有一上下開合的減速板。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襟翼、起落架艙蓋等,則利用複合材料建造,以減輕機身重量。IDF 空重6492kg(14300lb),以50%內燃油,加上天劍一、二型飛彈各兩枚及機砲彈的「戰鬥重量」約在8500kg 左右。

IDF 的機身、翼前緣延伸板和機翼之內都裝有適型油箱,但由於機身狹小,內載油量仍只有2111kg(4650lb),雙座IDF 內載油量更少了227kg(500lb),所以IDF 的航程大受限制。IDF 的氣動力構型並不強調高空高速飛行,但在中、低空及0.8~1.5 倍音速時,IDF戰松有相當優異的飛行操控性能,而這正是一般最長發生空戰的飛行高度與速度;IDF在各項互相衝突的性能需求中,作了最適合我國空軍需求的性能取捨。IDF 的動力來源為兩具美國蓋瑞特公司與航發中心合作研發的TFE1042-70 渦輪扇發動機,發動機的旁通比0.46,壓縮比19,重量617kg,每具可提供2750kg(6060lb)的軍用推力及4295kg(9460lb)的後燃推力,使IDF 的戰鬥推重比約達1,0,發動機本身推重比則為6.96。整個發動機的運作是由「全權數位發動機拭制系統」所控制,可增進發動機反應速度及燃料使用效率。另外機上裝有「緊急動力系統」(ISP),在發動機熄火後會自行重新啟動發動機。

IDF 的飛控及航電系統相當先進,擁有一套三重多工全權數位線傳飛控系統(FBW)、抬頭顯示器(HUD)、手置節流閥及操縱桿(HOTAS)、兩具多功能顯示器等,可使飛行員在作戰百忙之中不必低頭看儀表,雙手不必離開油門及操縱桿便可發射武器及控制戰鬥所需系統,並有完整的作戰資訊可供飛行員參考。其良好的飛行操控品質及商效率的座艙設計,是以往飛傳統戰機的飛行員所難以體會的。而H-423 雷射慣性導航系統,則提供精確導航及快速起飛能力。

IDF 的射控雷達是以美製APG-67 雷達為主體,加上部份APG-66 雷達組件所發展出來的金龍53(GD-53)脈波都卜勒多功能雷達,採用模組化設計,具俯視及仰視功能,最大搜索距離可達150km 左右,擁有多種對空及對地攻擊模式,可導控天劍一、二型及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對敵機進行攻擊。

IDF 裝設利頓公司最新一代的ALR-85(V)1 威脅警告系統、崔可公司ALE-47 智慧型干擾絲。熱燄彈投射器等,這些新式電戰系統大大提高IDF 的生存性。機上其他航電系統包含UHF/VHF 通訊系統、戰術導航儀(TACAN)、敵我識別器(IFF)、儀降系統(ILS)等。

IDF 的固定武裝為一門裝在機身左側的M61A1-20mm 機砲,並可在翼尖及外側翼下掛架掛載四枚響尾蛇或具全向位攻擊能力的天劍一型紅外線空對空飛彈;機腹中線則可掛載兩枚天劍二型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射程可達74km(40nm) ,具有良好的電子反反制(ECCM)能力。機身及翼下共九處掛架,外掛重量約4000kg,目前航發中心正在建立IDF戰機射控系統的對地攻擊能力。

IDF 性能諸元
全長:14.48m
翼展:8.53m
全高:4.70m
空重:6492kg
戰鬥重量:約8500kg
最大起飛重量:12530kg
翼面積:24.26 平方公尺
最大平飛速度:1.8Mach
海平面爬昇率:14326m/min
實用昇限:16760m
內載油量:2111kg/1884kg(單/雙座)
作戰半徑:130km

幾個值得一提的事項﹕
1。由於當初設計時美國只提供推力不足的TFE-1042發動機﹐台灣方面除了持續改良發動機推力外﹐並在機身結構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使得其在75%的載油量下掛載天劍一﹐二型各2枚﹐或4枚天劍一型時﹐其推重比大於1﹐具備相當能力的空對空纏 鬥力。
2。迴轉半徑與F16同﹐為362M﹐是MIG21系列的1/2
3。ALR-85(V)預警系統為現階段最先進的預警系統﹐除了優異的大量信號處理功能外﹐模組化的設計可提昇為ALR-85ESM﹐作為電子情報支援用途﹗
4。TFE-1042-70發動機可靠度極高﹐故美軍經審慎評估﹐編號為F125﹐其平均大修時數最少為2000小時﹐該發動機曾有後續推力提昇計劃﹐為TFE-1088﹐據評估可增加30%
5。進氣道的特殊設計﹐致使遮蔽發動機﹐而達部份匿蹤之效
6。根據97年空軍的測試﹐IDF於5秒內發射2枚天劍二型﹐同時擊落70KM外﹐不同方向逃跑的靶機。

幾個重大缺點﹕
1。由於因發動機推力不足﹐致使在機身結構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即使在推力加大的情況下﹐掛載量提昇有限﹐以及並無太   空間安置主動電戰干擾裝置﹗
2。由於自製及美國方面技術保留﹐配套的對地攻擊武器﹐系統選擇性貧乏﹐由其以低空攻擊為最﹗

大致評估﹕IDF為稱職的防禦戰機﹐防守台海有餘﹐深入打擊敵境目標能力不足﹗

對可能敵手的評估﹕

IDF VS SU27﹕
中國所有的及未來會有的SU27系列為﹐SU27SK﹐SU27SMK﹐SU30MK等3種﹐SU27SK為初期引進機種﹐數量72架﹐配備N001空用雷達﹐無TWS(掃描時追蹤)能力﹐故無法發射R77等主動雷達空對空飛彈﹐但配有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加上原有的優異空氣動力設計﹐如虎添翼﹗

SU27SMK為俄羅斯授權中國生產的機種﹐數量250架﹐與SU27SK最大不同處為配備改良N001空用雷達﹐有TWS(掃描時追蹤)能力﹐故可發射R77等主動雷達空對空飛彈﹐但雜訊處理能力差﹐有效TWS距離約為50KM﹐甚至更少﹗SU30MK為對地攻擊機種﹐配備ZHUK27空用雷達﹐性能優於以上兩種系統﹐發射功率大﹐但雜訊處理能力不行﹐有效TWS距離約不超過70KM﹗

若IDF遭遇這些機種﹐視距外擊落SU27SK勝算極大﹐但近距遭遇﹐IDF雖可以小迴轉半徑在內圈咬住SU27SK﹐但若無法在短時內擊落SU27SK﹐則被SU27SK擺脫﹐並以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擊落的機率頗大﹗

至於SU27SMK﹐視距外﹐IDF仍佔優勢﹐近距遭遇與SU27SK同﹗與SU30MK遭遇﹐現加裝AIFF(先進敵我視別器)的IDF略佔視距外優勢﹐若妥善利用地面雜波則更佳﹐近距遭遇與SU27SK同﹗

IDF VS J8II/M﹕
J8II/M本身是一種稱職的高速攔截機﹐但因為過大的迴轉半徑(950M),差劣的機動性能(只能作最大6。9G的動作﹐IDF可作9G﹐SU27可作10G)﹐近距遭遇即使配備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也不是IDF對手﹐於視距外﹐其配備的ZHUK8II型空用雷達性能比N001改者差﹐故視距外佔相當大的劣勢﹗

IDF VS J7MG﹕
由於J7先天機身嬌小﹐故無法安裝大型空用雷達﹐視距外能力據信劣於J8II/M﹐或不被認為有視距外能力﹗

在近距遭遇方面﹐J7MG的纏鬥力為MIG21家族中的佼佼者﹐雖然迴轉半徑700M大於IDF﹐但其配備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使得IDF在近距遭遇勝算不大﹗

幾個值得一提的﹐若J7MG飛至台灣與IDF纏鬥﹐由於載油量不夠﹐若未能馬上擊落IDF﹐極可能因纏鬥過巨﹐導致油量耗盡墜毀﹗反之﹐IDF若至大陸與J7MG近距遭遇﹐若未能馬上擊落J7MG﹐則不佔任何優勢﹗

從以上的討論﹐目前情況﹐IDF是稱職的防禦戰機﹐在未來的改進上﹐首重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及頭盔瞄準具的配備﹐才可在近距遭遇上立於不敗之地﹐至於在視距外優勢的保持﹐應加強資料鏈的連結﹐使IDF可在不開啟空用雷達的情況下﹐於安全的遠距執行攻擊﹗

在美國與中國當局簽定『八一七公報』之後,我中華民國對國防武器的取得產生了極大的困難,就算有強大的經濟能力也買不到想要的武器,如我國早在F-16 進行量產時就已向美國提出軍購計劃,卻直到今日我們才獲得出售同意,所以在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的指示下,我國朝著國防自主的目標邁進,雖然至今相對於美國我中科院的整體技術還差將近十年的科技能力,但部份研發技術已有可與之相提並論的實力了!而我國防自主最有代表性的即是IDF 經國號戰機的成軍!有了這樣的成就後,國軍及研發人員也就更加有信心了!所以經國號戰機是我國國防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研發主因是當時我國空軍所使用的F-104 戰機已達服役年限,卻始終無法達成各項軍購協定,於是決定由航發中心(AIDC)負責研發下一代『自製防禦戰機』也就是IDF(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而這整個計劃於1983 年正式展開,稱之為『安翔計畫』,其下又分為『鷹揚計畫』(機身及氣動力設計)、『雲漢計畫』(發動機設計)、『天雷計畫』(航電設計)、『天劍計畫』(空對空飛彈研發)等4個子計畫。並於1986年進入全程發展階段;1988 年12 月10 日,首架原型機(1001)正式出廠,由李總統登輝先生命名為『經國號』戰機,並於次年5 月28 日進行首次試飛。

IDF 經國號 性能諸元
全長 14.21~14.25 m 翼展 8.48 m , 9.46 m(至翼稍飛彈)
全高 4.65~4.73 m 空重 6691 kg
戰鬥重量 約8500 kg 最大起飛重量 12530 kg
翼面積 24.26 m2 最大平飛速率 Mach 1.8
海平面爬昇率 14326 m/分 實用昇限 16760 m
內載油量 2111 kg(單座)1184 kg(雙座)
作戰半徑 130 km(緊急攔截)600 km(平均)
1100 km(威力偵巡,3 具1040L 副油箱)
滯空時間 1.5 小時(離基地130 km,2 具1040L 副油箱)
發動機 TFE1042-70B 渦輪扇發動機 ×2
軍用推力 2749 kg ×2 後燃推力 大於4291 kg ×2
推動比 1.01 最大操作負荷 -3G ~ +9G
最大外載 4000 kg 固定武裝 M61A1 型20 mm 機砲 ×1400 發砲彈
電戰系統 ALR-85(V)1 壽限 8000 飛行小時

IDF 於設計時,其氣動力構型並不強調高空高速飛行,但在中、低空及Mach0.8~1.5 時有相當優異的飛行操控性能,而此飛行高度及速度正是一般空戰中纏鬥的空域及速度,再加上航電系統及雷達模組並不輸給我國所購置的F-16 A/B Block20甚至超越它,更不用說專為IDF 所設計的天劍一型及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天劍一型與AIM-9 L/M/S(響尾蛇飛彈)及魔術二型都屬於全向位紅外線短程空對空飛彈,也都具有對頭攻擊的能力,性能上來說都不多;但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就是AIM-7(麻雀飛彈)及MICA(雲母飛彈)所望塵莫及的,天劍二型的有效射程達70~80 km(AIM-7 只有45 km、MICA 也只有50~55 km)且最大射程遠超過100 km,更不用說前陣子改良後的劍二了,據說有效射程已可達90km以上,那最大射程更不用說了;雖然說後燃推力一直是為人所垢病的問題,但據說TFE-1042-70 發動機有極大的改良空間,可提昇至4536 kg(10000 lb),也就是說若改良後的推力也有9000kg以上,再加上上述種種要超越其它兩種二代戰機也是遲早的事,況且自製生產的武器可以不斷的改良以適應各種作戰需求,所以我國空軍日後將極為倚重經國號戰機,也希望發動機的研發計畫(據說因為已購置另兩種戰機而停止研發)能夠繼續發展,必竟日後新一代的戰機我們還是得有自主能力才是!

IDF 經國號 掛載武裝諸元
空優任務 美製AIM-9 L/M/S 短程全向位紅線空對空飛彈(響尾蛇飛彈)
國造天劍一型 短程全向位紅外線空對空飛彈
(據說國內飛官較願意駕駛掛有天劍一型的IDF)
國造天劍二型 中程空對空飛彈
(初期慣性/中途資料鏈指揮/終端主動雷達導引)
對地/海攻擊任務
(未獲得詳細資料,
暫推測右列武裝)
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火箭莢艙、30mm 機砲莢艙
AGM-65 小牛空對地飛彈
尚待中科院研究整合國造雄風二型空射型對艦飛彈

附註:目前IDF 戰機的任務為空優為主,待F-16 及Mirage2000 建軍整備完成之後,部
份的IDF 戰機將會調整 執行的任務,故目前尚未有對地/對海攻擊武裝的詳細諸元!

TOP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  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  F-CK-1經國號戰機
低調潛水-修身養性

TOP

力拼原創

1.我國現有服役數量最多的二代戰鬥機為:
A:  F-16 鳳凰戰鬥機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  F-CK-1經國號戰機


A:  F-16 鳳凰戰鬥機
    F16聯隊於民國86年正式成軍,目前部署在嘉義及台南空軍基地。F-16又名鳳凰號戰機。總共採購了150架─120架單座機、30架雙座機。   F16的敏捷性及纏鬥性佳,可全天候作戰,戰機性能著重於中層防空作戰,在台灣空中防禦系統中擔任中、低空域纏鬥的角色。其性能方面,最大飛行速度在2馬赫以上,最大運動力為9G,而F16也是現行美國服役戰機中空中纏鬥能力最佳的。F100-PW-100型發動機,最大推力10854公斤

製造廠商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全長(m)        15.06
翼展(m)        9.45
全高(m)        5.09
空重(kg)        8273
戰鬥重量(kg)        9790
最大起飛重量(kg)        17010
翼面積(平方公尺)        27.87
最大平飛速度        馬赫(Mach) 2.0
海平面爬昇率(m/min)        遠大於12600
實用昇限(m)        15240
內載油量(kg)        3249
作戰半徑(km)        925
最大航程(km)        3870(外掛副油箱)
滯空時間         空戰巡邏:1.5hr(離基地130km處,1,040L副油箱*2)
發動機        F100-PW-220渦輪扇噴射發動機×1
軍用推力(kgw)        6600
後燃推力(kgw)         10886
推重比        1.11
瞬間迴轉率        28.4°
最小迴轉半徑(m)        364
最大操作負荷        +9G
最大外載重量(kg)        7220
固定武裝        M61A1型20mm機砲×1,515發砲彈
外載武裝       
AIM-7M麻雀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M響尾蛇全向位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AIM-120C5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GM-65B小牛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AGM-84G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各式傳統炸彈、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




2.我國現役二代戰鬥機何者為國產研發製造:
B:  F-CK-1經國號戰機

IDF (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自製防禦戰機),又名經國號戰機,目前部署在台中空軍清泉崗基地,民國86年4月15日  第一個IDF聯隊成軍,為目前空中主力戰機中唯一的國產機。IDF戰機的爬升性較差,主要是擔當低空攔截的角色。IDF屬中低空近戰型機種. 最大速度1.8馬赫 昇限17000m 總軍用推力5500kg總後燃推力8600kg
2001年開始進行改良F-CK-1 A/B戰機的翔昇計畫,2006年第一架翔昇機試飛,2007年3月27日F-CK-1 C/D戰機正式公開,並命名為雄鷹號戰機。
其常用名稱IDF是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自製防禦戰機」的縮寫,軍方正式編號「F-CK-1」,CK二字為經國「Ching-kuo」的縮寫,以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也是鷹揚計劃的發起人蔣經國。
經國號戰機的進氣口具有高攻角優點,而進氣口向機身內部彎曲縮小的設計,讓戰機在高攻角時不會因為發動機進氣量不足而發生失速的優點,此外由於進氣口向內彎曲使得發動機所產生的餘熱較不易散失,無形中減少了飛機的紅外線特徵加強了匿蹤性。此設計後來也獲得法國空軍疾風式戰鬥機戰機和美國空軍F-22戰機的採用,美方人員曾說「你們在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有隱密潛力的進氣道,恭喜了。」[1]。另外座艙彈射椅傾斜30度,可協助飛行員承受較高的G力。操縱桿和F-16戰機一樣,置於飛行員右手處。

經國號戰機有8個掛架(Pylon),分別為左翼端,左翼外側,左翼內側,機腹中線前後各一,右翼內側,右翼外側,以及右翼端。

擔任對空作戰任務時,外掛兩中四短與兩千公升油料(約528加侖),於左右翼外側以及翼端掛載天劍一型飛彈各1枚,機腹中線搭載天劍二型飛彈2枚(縱列半埋於機腹),左右翼內側掛載1041L副油箱各一具,這是經國號戰機最典型的空優作戰武裝。在經國號戰機座艙左後方設計有一具20mm 6管M61A1火神式機砲可用於纏鬥空戰或對地攻擊,備彈400發左右。

擔任對地任務時,左右翼翼端各掛載一枚天劍一型飛彈;掛載MK-82通用炸彈(500磅)的話,機腹中線掛架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搭載1枚;如果掛載MK-84重型通用炸彈的話(2,000磅),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可各掛載1枚;CBU-20石眼集束炸彈(Rockeye)最多可掛載10枚;燃燒彈7枚;火箭莢艙3至4具;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具1,041L或是568L副油箱。





有關戰鬥機和飛彈的知識是我父親告訴我的,他在中科院上班屬於天劍企劃,IDF為國產的戰鬥機並配掛有天劍空對空飛彈,所以對IDF有點認識,但礙於有些內容是有關國家機密所以不能提供,上述資料是我自己上網查的,資料來源:維基、一些討論區、部落格

[ 本帖最後由 1234dark 於 2010-6-6 10:35 編輯 ]

TOP

 87 12345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