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事論談] 台電改口「廢核也無缺電風險」代表無核家園不是夢?錯,那是因為經濟太爛了

台電改口「廢核也無缺電風險」代表無核家園不是夢?錯,那是因為經濟太爛了

這幾天出現一則新聞,表示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台電政策也跟著「大轉彎」。這則新聞內文提到,台電原本去年公告 2023 及 2024 年的備用容量率是負,有「缺電危機」,今年卻轉為正,代表未來 8 年核一、二場可如期除役,核四就算不運轉,全台發電量也夠用。這則新聞指出,台電說法大轉彎的原因,就是為了配合民進黨的「2025 無核家園」計畫。

網友看到這則新聞,紛紛見獵心喜,原因無他,正是因為這則新聞又打了馬政府和台電一巴掌──之前不是說電不夠用、電費要漲嗎?怎麼一換人執政,台灣就突然「有電」了?莫非不只愛能發電,選舉也能發電嗎?

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只看到台電提供的數據,卻沒有仔細深究台電改變說法的原因。據了解,原先台電預估若如民進黨政策將核電廠全數除役,2023 年和 2024 年備用容量率將分別是負 1.6% 和負 3%,代表這兩年無可避免會限電,然而根據最新評估,由於燃氣新機組陸續投入,2023 年和 2024 年備用容量率可望轉正,換句話說,未來八年即使不用核電,台灣供電仍不會有匱乏的危機。

聽起來很美好,一切都是馬政府過去太悲觀,或是台電太想賺錢,騙民眾電不夠用,好和馬政府聯手提高電價。但事實上,台電會更改預測,除了目前陸續投入新機組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配合主計處下修的經濟成長率,重新預估電力負載成長。也就是說,經濟數字和用電成長是連動的,過去以 3.32% 經濟成長率來預估用電成長 1.9%,如今實際經濟成長卻在保 1 邊緣掙扎,用電成長當然趨緩。

台電主管指出,由於經濟成長率偏低、用電需求大減,電力負載成長將下修 40 萬瓩;加上大潭電廠機組有望提早兩年擴增,今年台電才會修正預估。而外界則質疑台電原訂 5 月公告長期電源方案,現在延遲至 6 月底公告,就是為了配合新政府。對此,台電發言人蕭金益解釋,台電中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是預測國內用電量與電源開發情況,去年雖然是在 5 月公告,但並非都是固定時間,有時會延誤至 6 月甚至 7 月,「並非因為政黨輪替而有所調整,延後公告。」

另一方面,雖然經濟成長不如預期暫時讓供電問題解決,但也不代表台灣不會面臨限電危機。前面提到的「備用容量」指的是在發電機組正常發電的狀況下,可提供的最大發電容量,而「備用容量率」則是備用容量佔每年尖峰負載的比例。換句話說,備用容量率越大,供電就越穩定。那麼,台灣目前平均的備用容量率是多少呢?

根據台電提供的資料,去年全台備用容量率為 11.5%。今年台電預估在核一不延役狀況下,備用容量率為 11%。至於備用容量率要多少才夠用,政府和民進黨的看法有極大差異;政府目前規定備用容量率要高於 15%,民進黨則認為台灣備用容量率只要 10% 甚至更低,都不會出現限電危機。

那麼備用容量率到底要多少,電量才安全呢?根據行政院提供的資料,台灣目前規劃 15% 與美國 (15%)、英國 (20%)、韓國 (15~17%) 等國家相當,而新加坡更是因電力系統規模較小,備用容量目標高達 30%。換句話說,民進黨估計備用容量率只需 10%,恐怕是過度樂觀。

上圖是台電每天提供的即時「備轉容量率」,代表系統每天的供電餘裕。和備用容量率標準不同,台灣規定備轉容量率只要 10% 就能過關,但即使是用電量遠低於夏天的冬季,備轉容量率都只是以 10.83% 低空飛過標準,等到夏天大家通通都躲在家裡吹冷氣時,屆時還會對用電量這麼樂觀嗎?

要解決用電缺口,綠色能源是一個選項,但以目前技術而言,絕對不能是唯一選擇,因為不論是風力或是太陽能,都有供電不穩定的問題。在很多國家綠能和核能都不是相斥,而是以彼此彌補、降低風險的關係共同發展。台灣未來絕對有機會邁向無核家園,但問題是,訂下了 2025 年的目標並全面廢核,台灣的能源技術來得及解決供電缺口嗎?當然,如果經濟成長持續下修、台灣經濟墜落谷底讓用電量繼續下滑,這一點當然就可能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