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胃食道逆流,小心食道癌、鼻竇炎!中醫師推8蔬菜緩治

胃食道逆流,小心食道癌、鼻竇炎!中醫師推8蔬菜緩治



早安健康/ 李嘉菱醫師(中醫科主治醫師)

「醫生,我溢赤酸,胃嘈嘈,火燒心,一躺下來就胸悶,晚上都睡不好。」門診常見患者有典型胃食道逆流的主訴。胃食道逆流,即胃液病理性回流至食道,胃液中含有液體,空氣,半固體(食物),酸鹼性不固定,可為酸性、非酸性或鹼性(膽汁)。胃食道逆流在西方國家盛行率較高,國內有許多大型研究統計發現,盛行率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臨床症狀
胃食道逆流對健康的影響,從沒有症狀的生理性回流,到產生症狀、內視鏡或組織檢查發現的解剖構造異常等,可分為食道內及食道外來說明:

•食道內症狀
胃酸逆流到食道而引起不適,或造成食道黏膜組織改變的食道疾病,典型症狀如:胃酸逆流、胸口灼熱;非典型症狀如:非逆流性胃灼熱、上腹痛、胸悶、胸痛、易飢、食後腹脹、食量減少、打嗝、噯氣、食道異物感、吞嚥困難等。

•食道外症狀
胃酸流至咽、喉、氣管、鼻、口腔,會導致夜眠咳嗽、慢性咳嗽、咽喉炎、氣喘、晨起或持續聲音沙啞、咽喉異物感、口腔異味(酸、苦、鹹味)。當反覆性胃酸吸入至肺,將導致或加重慢性支氣管炎、氣喘、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炎。此外,慢性鼻竇炎及牙齒蛀蝕也應考慮胃食道逆流的可能性。

致病原因

1.蠕動異常
•暫時性下食道括約肌放鬆:此乃胃食道逆流的主因,可因放鬆太頻繁而導致。
•食道排空能力不足。
•下食道括約肌鬆弛。
•胃排空過慢,導致胃擴張,刺激暫時性下食道括約肌放鬆。

2.構造異常
•食道裂孔疝氣,妨礙下食道括約肌的收縮功能。

3.毒害因子
•胃酸過多:如胃泌素瘤分泌過多胃酸而導致逆流。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在胃酸多的環境下生長。
•十二指腸膽汁及鹼液逆流,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的併發症。
•食道腺體或黏膜受損。
•唾腺分泌不足,如乾燥症患者。

4.社會及生活型態
•腹腔內壓力增加,如運動員。
•情志壓力:會增加毒害因子的敏感度。
•菸:抽菸會增加胃酸逆流,降低黏膜完整性,造成口乾。
•酒:不論是啤酒或烈酒,均會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影響食道蠕動。
•肥胖:進食後胃擴張,會刺激暫時性下食道括約肌放鬆,食物刺激胃酸分泌,使腹腔內壓力增加。

5.飲食
•不良飲食習慣:消夜、吃飽即躺下、三餐不正常、少量多餐、斷食。
•易生痰的食物:甜食、巧克力等,脂肪含量高,會降低下食道括約肌靜止壓力。
•增加胃酸的食物:酸性食物(醋、梅子等)、咖啡、茶類,會降低下食道括約肌靜止壓力。
•難消化的食物:糯米、玉米。
•易脹氣的食物:豆類、堅果、牛奶、稀飯、麵包、發酵食品。
•寒性蔬果:瓜類(木瓜、南瓜、地瓜除外),大白菜、苦瓜、白蘿蔔、黃瓜、絲瓜、冬瓜、蕃茄、橘子、柿子、山竹、蓮藕、綠豆。
•刺激性食物:辛辣物、燥熱物。

6.藥物
•會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的藥物(如治療氣喘藥theophylline、避孕藥、鎮靜劑、鈣離子阻斷劑、alpha-adrenergic antagonists、nitrates、Meperidine、 anticholinergics、prostaglandins等)。
•胃食道黏膜受損藥物(Aspirin、NSAID等)。
•偏寒性的抗生素。
•類固醇。

7.神經肌肉缺陷
•腦性麻痺與唐氏症患者的食道蠕動異常。

8.自體免疫疾病
•硬皮症、CREST syndrome、混合結締組織病、乾燥症、囊狀纖維化:患者的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食道收縮力降低、食道蠕動異常。

9.其他情況
•懷孕:懷孕時,體內黃體素及雌激素升高,導致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子宮逐漸增大而導致腹腔內壓力增加。
•慢性打嗝:打嗝會導致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

診斷方式
1.症狀分析
症狀的描述(胃或胸口灼熱),發生時間,誘發原因,對制酸劑的反應等。

2.抑制胃酸藥物的嘗試治療
給予2星期的抑制胃酸藥物治療,若有效即可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症,質子幫浦抑制劑是最佳選擇藥物。

3.內視鏡
判定食道炎嚴重程度的最佳診斷方法,也是唯一能偵測巴洛氏食道的診斷方法,視需要可同時做組織切片檢查,適用於:
•非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
•症狀持續,對藥物治療無反應。
•存在以下警示症狀:吞嚥困難、體重減輕、貧血、吐血、上腹部腫塊。

4.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
將一可測PH值的電極,經鼻腔放在食道,距下食道括約肌上方約5公分處,連續測電極所在位置24小時內的PH值變化,若PH<4.0即判定有胃食道逆流發生,並可探測PH值變化和症狀出現的時間是否吻合。非糜爛性逆流疾病的患者適用這項檢查。

5.X光鋇劑食道造影術:
有些微幫助,適用於吞嚥困難者。可偵測有無食道狹窄、食道蹼、食道裂孔疝氣。

6.食道檢壓術:
將測壓力的電極從鼻腔插入,經食道進入胃內,再慢慢將電極回抽,測量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適用於吞嚥困難者,術前評估有無食道蠕動異常及術後評估療效。

併發症

胃食道逆流若不治療,長期可能引起下列併發症:
•食道內:食道潰瘍、食道狹窄、巴洛氏食道(食道腺癌的癌前驅病灶)、食道腺癌。高達60%的患者有明顯的典型症狀,內視鏡檢查卻沒有發現食道受損,即非糜爛性逆流疾病。約40%的患者食道外觀可見糜爛(糜爛性食道炎),其中5%有潰瘍(吐血、吞嚥疼痛)、賁門狹窄(吞嚥困難)、巴洛氏食道(吐血、吞嚥疼痛、吞嚥困難)、食道癌(快速持續地吞嚥困難、體重下降、肌肉消瘦)等併發症。

•食道外:氣喘、鼻竇炎、逆流性咽喉炎、聲帶潰瘍、氣管狹窄等。

中醫論病因病機

一般說來,泛吐酸水的症狀,稱為泛酸;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隨即嚥下者,稱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則稱吐酸。吞吐酸在中醫的病因病機,可因肝氣犯胃,或因脾胃虛寒、陽氣不舒,或因風寒外閉肌表,或因濕痰內阻,或因飲食積滯,最後均有從熱化而為酸的病理過程。

•飲食不節:常見患者偏食肥甘厚味、煎炸、黏膩難化食物,或過飽,或飲啤酒、烈酒過量,損傷脾胃,內生濕熱,化為胃酸。

•七情內傷:常見患者心情鬱悶或易怒傷肝而氣機阻滯,影響脾胃消化,出現兩脅脹痛,噯氣吞酸。或思慮傷脾,脾胃受損,痰濁內聚釀而成酸。

•寒邪犯胃:由於暴受風寒或過食生冷,胃的陽氣受阻,濕濁內停,鬱而成酸。

•脾胃虛弱:由於稟賦不足,或勞倦內傷,脾胃受損,運化不佳,導致噯氣或泛吐清涎酸水。

中藥治療與飲食衛教

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除了使用直接制酸的藥物如烏貝散,或清熱化痰濕的中藥以外,常加入健脾與滋養胃陰的中藥以修復胃黏膜,並針對產生胃酸的原因加以治療。例如:過飽或食入難消之品加以消食,情志鬱悶或易怒加以疏肝理氣,暴受風寒加以袪風散寒,過食生冷加以溫補脾胃。此外,若有其他伴隨症狀則隨症加減,如胸悶、咽喉異物感、睡眠品質不佳、脹氣、噯氣、打嗝、食少易飢餓、食量大難以飽足等。

對病患的衛教也很重要,如飲食宜三餐正常、食量固定、不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少吃難消化的食物。如果吃飯後容易腹脹則應避開容易脹氣的食物,不論是寒性瓜果、蔬菜或辛辣、燥熱、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暫時不要吃。情緒宜穩定,要適當的抒發;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熬夜容易傷肝陰,長期下來更會進一步傷胃陰,導致胃壁(胃黏膜)變薄,降低對胃酸的耐受度。

治療期通常需要3個月左右,視個人情況而不同。在這段期間,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包括按時服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方可早日康復,也不容易復發。

減少胃酸的簡易食療

•富含膠質的食物:植物性膠質如地瓜葉、皇宮菜、黑木耳、白木耳、秋葵、紫菜、海帶、紅鳳菜;動物性膠質如豬腳筋、雞爪、海參。

•中藥材:滋養胃陰如百合、石斛、沙參、麥冬、玉竹;健脾益氣如黨參、太子參;疏肝理氣如香附、柴胡、佛手、玫瑰花;活血通絡如丹參、川七。

門診常見的問題釋疑

胃食道逆流患者經常問起下列食物可以吃嗎?答覆如下:

•奶製品:具有緩衝胃酸的作用,當胃酸分泌增加時,胃中的牛奶可中和酸離子,使病人不覺得胃酸過多,但這對脹氣、乳糖不耐易致腹瀉的人並不適宜。羊奶偏於熱性,熱性體質的患者尤應避免。

•苦茶油:苦茶油是用油茶樹的種子壓榨而得,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潤滑及保護胃黏膜的效果,建議在烹煮過程中加入,不建議直接飲用。

•幫助消化的食物:如酵素、益生菌、紅麴、納豆等,均需小心服用,例如胃陰不足的患者不宜長期食用酵素,體質偏寒的患者不宜過食益生菌,易飢餓的患者不宜過食紅麴、納豆。

至於薄荷油、萬金油等外用藥具有揮發性,塗抹局部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脹氣,但因其性偏涼,不適合寒性體質的患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