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蜀漢滅亡的基本原因

蜀漢滅亡的基本原因

  蜀漢滅亡的基本原因在於其戰略方針過於僵化,不懂得與時俱進即沒有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方針。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就為劉備制定了「聯吳抗曹」的發展方針。這在當時劉備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形勢下,的確符合實際也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在劉備先是奪取荊南四郡和從東吳方面借得南郡、接著又通過血戰佔領益州和漢中之後,再繼續一味死守「聯吳抗曹」的方針就顯得死板了。這個時候,應該果斷地把戰略方針改變為「滅吳抗曹」。
  首先,該戰略方針的實施不能一廂情願,必須有東吳方面的配合,而在劉備圖謀益州之時,東吳方面就開始破壞聯盟了。人家都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向你開戰了,你還在想著和人家「聯」豈不是癡人說夢?佔領荊州,不僅僅是劉備集團的目標,東吳同樣也想把荊州收歸囊中。只有全據長江,才能確保東吳的安全。因此早在孫權的父親孫堅時代,就企圖吞併荊州了,只是因實力不濟而作罷,孫堅就是在攻打荊州治所襄陽時中了劉表的埋伏而陣亡的。在劉備進軍益州之時,孫權就蠢蠢欲動,派人偷偷潛入荊州,帶回了孫夫人。如果不是趙子龍攔江截阿斗,後果將不堪設想。
  公元215年,就在劉備剛剛奪取益州不久,東吳集團就由魯肅、呂蒙率兵武力攻佔荊州的桂陽、零陵、長沙三郡,劉備親自領兵五萬前往荊州馳援,雙方之間大戰一觸即發。但是由於當時曹操進攻張魯,奪取了漢中,兵鋒直指益州。劉備為了避免兩面受敵的危險,不得不與東吳妥協,雙方與湘水為界劃分荊州,桂陽、江夏、長沙三郡歸東吳所有。在演義中,羅貫中為了塑造諸葛亮的智慧形象,把劉備方面這一不得已為之的決定,描繪成了諸葛亮提議主動割讓三郡,換取東吳去進攻曹魏的東部重鎮合肥。當劉備從曹操那裡虎口拔牙奪得漢中之後,兩面受敵的危險性已經大大降低,這時候討回荊南三郡就是向東吳開刀最好的借口。
  其次,蜀漢要實現統一中原、恢復漢室的目標,消滅東吳也必然是早晚的事。蜀漢要統一中原就必須消滅地方割據勢力,東吳佔據江東也想圖謀天下,兩者的終結目標是衝突的,聯合只能暫時最後免不了一戰。而且在漢中戰役取勝之後,蜀漢的總體實力雖然還弱於曹魏,但已經足以獨自抗衡,無需借助東吳的力量,對東吳晚打不如早打。在消滅東吳之後,蜀漢就從漢中到長江沿線,形成了對曹魏的戰略進攻態勢,即使不能統一中原,起碼也能平分天下。
  第三,從軍事力量對比來看,蜀漢完全具備消滅東吳的實力。漢中戰役過後,曹軍雖然吃了敗仗,但實力尚存,蜀漢短期內還不能消滅,從其赤壁慘敗後不數年,立即剿滅盤踞西涼的馬騰、韓遂集團以及漢中的張魯集團,足見其根基之深厚。而對比東吳就不同了,東吳的長處在於水戰,陸軍戰鬥力在三國中是最差的。東吳幾次在陸地與曹軍交戰,都是無功而返甚至不乏慘敗而歸,如逍遙津一戰,曹魏守將張遼就差點生擒孫權。反觀蜀漢集團方面,在先後經歷關羽丟失荊州、上庸守將孟達叛蜀降魏實力大大下降之後,仍能對東吳發動夷陵之戰而且在初期佔據上風,說明蜀軍的戰鬥力強於東吳。
  第四,蜀漢要進攻東吳,具有地理上的優勢,也無需擔心曹魏的偷襲。蜀軍要進攻東吳,既可以從陸地進兵,也可以通過水路順流而下,或者水陸並進,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就是如此進行的。而要進攻曹魏,則沒有如此的有利條件:從漢中出兵,必須翻越崎嶇的秦嶺或兜大圈子走祁山一線,後勤運輸困難魏軍也容易組織抵抗,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維九伐中原都難以進取,就充分說明了這一事實。若從荊州出兵,雖然可以從陸路直取中原,但從此路進攻對曹魏統治核心威脅太大,曹魏必然傾盡全力抵抗,東吳方面從背後捅刀子可能性也大,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失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蜀軍要進攻東吳,形勢就相對簡單:從長江南岸進軍或水陸並進,曹魏要越過長江夾擊難度較大,而且蜀軍在長江北岸還有上庸作為據點牽制曹軍;漢中地勢險峻,蜀軍只守不攻,曹魏想要偷襲也難以下手。後來劉備東征孫吳之時,在已經失去上庸牽制的前提下,曹魏仍然選擇了初期坐山觀虎鬥的態度,後期雖然出兵參戰,卻是偷襲東吳而非蜀漢,就是很好的例證。
  綜上,蜀漢集團如果在與曹魏爭奪漢中的戰役中取勝之後休整1~2年,就應該果斷改變戰略方針,把東吳作為頭號敵人予以打擊。具體部署可以是這樣做:1、魏延留守漢中防備曹魏的偷襲;2、劉備坐鎮成都,趙雲、黃忠協防益州大本營;3、加強上庸守將劉封、孟達的守備力量,保證東征大軍的側翼安全;4、諸葛亮親自掛帥,率馬超兄弟、張飛以及吳班等益州中生代將領,匯合駐守荊州的關羽部隊,東征孫吳。以關羽原荊州守軍的實力,尚能獨自一擊而下襄陽,並且在包圍樊城的同時水淹七軍,如再加上諸葛亮馳援的川中生力軍,必定能席捲東吳。
  可惜了,蜀漢集團高層戰略思想沒有跟進調整,導致了關羽走麥城的悲劇。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歷史給了蜀漢兩次調整戰略的機會,但是蜀漢集團都沒有抓住。
  第一次是關羽剛剛被擒殺時候。劉備和諸葛亮首先想到的不是向東吳問罪,而向沒有出兵救援的劉封、孟達問責,白白損失了這兩員大將和上庸這塊戰略要地,蜀漢實力的下降雪上加霜。
  接著劉備擬興兵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的時候,此時蜀漢上下應該同仇敵愾把思想統一到對東吳作戰方面。此時蜀漢內部卻分成了以諸葛亮、趙雲為首的反對派,以劉備、張飛為代表的主戰派兩個陣營。兩大陣營鬥爭的結果是劉備率領以已經老邁的黃忠領銜,以吳班、馮習等一批缺乏大戰鍛煉的川將組成的陣容出征(張飛被部將暗殺是個意外),而把謹慎多謀的諸葛亮留守成都,穩重老成的趙雲雖然列入出征陣容但卻負責後勤。結果是大家都懂的,頭腦發熱的劉備上了陸遜的當,夷陵之戰蜀軍折損大半,劉備狼狽逃回白帝城,不久鬱鬱去世。假如此戰劉備、黃忠留守成都,而東征大軍由諸葛亮掛帥,趙雲作先鋒,東吳方面年輕的統帥陸遜豈是對手?即使不能一擊而滅東吳,最不濟也能收復荊州。
  第二次機會是公元228年諸葛亮興兵北伐的時候。蜀國通過6年的修養生息,再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孟獲的叛亂,諸葛亮盡其所能重建了一支精銳的軍隊。這個時候,筆者認為他應該重提對東吳作戰而他卻選擇了北伐曹魏。地理方面的利弊前面已經說了,人心向背方面筆者認為進攻東吳更適合蜀漢民眾當時的心態:諸葛亮所謂的那些「曹魏篡漢,乃國賊也」的理論是離老百姓較為遙遠的大道理,而夷陵之戰數萬川兵川將埋骨他鄉,蜀中百姓應該對東吳懷有刻骨銘心的仇恨。從魏軍屢屢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應戰卻對諸葛亮無可奈何的表現來看,這支蜀軍若用於對東吳作戰,在沒有象對魏作戰那樣的後勤運輸困難的不利因素前提下,收復荊州的目標並非遙遠。遺憾的是,諸葛亮固執地選擇六出祁山,留下了千古遺恨。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