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部分成功抗癌療法 恐致心臟毒性

部分成功抗癌療法 恐致心臟毒性

部分成功抗癌療法 恐致心臟毒性

過去三十年時間,癌症治療進步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並使更多的人接受治療後,已經能夠維持幾年都不再復發。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郭志東表示,這些挽救生命的治療方法,雖然在治療癌症方面取得成功,但有時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出現問題,像這種情況稱為心臟毒性。簡單來說,某些癌症治療方式,恐會導致心臟毒性。

郭醫師指出,心臟毒性可能在癌症治療期間發生,或者在癌症治療後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裡。一旦患者癌症受到控制,生活不再受到癌症困擾,隨之而來可能要面對因為化療誘導心臟毒性所引起心臟損傷,這些損傷症狀可能降低生活品質,並且增加心臟相關原因導致出現死亡風險。

郭志東指出,雖然某些癌症治療會導致心臟毒性,但並非所有類型的癌症治療都會發生,舉例來說,如胸部放射治療、某些標靶治療、單株抗體及預防癌症復發藥物等,這些癌症療法可能導致心臟泵血效率降低,以致血流變化甚至增加血栓風險,最後導致心臟病發作。

這些心臟併發症當中,最常見的是鬱血性心臟衰竭,最嚴重的心臟毒性則是心肌炎和冠狀動脈疾病,甚至是急性心肌梗塞。其實癌症治療可能引起其他心臟問題,包括低血壓、高血壓、心律不整及瓣膜疾病。

郭志東醫師指出,癌症治療期間、治療之後,定期測量形變超音波分析,藉此可以檢測心臟大小、心室收縮功能微小變化,這些微小變化可能是心臟毒性早期跡象,這些跡象顯示臨床醫師需要適時介入,如給予心臟保護藥物,甚至更改化療或標靶藥物處方。

另外,一些化療藥物也會影響心臟肌肉和血管,所以服用這些藥物會有更高心臟毒性風險,特別是這些病人如有潛在心臟危險因子。還有接受胸部放射治療的患者,也可能會有心臟受損風險,因為心臟與輻射的距離很接近。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