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急救須知] 急診救治 常識、破除迷思

急診救治 常識、破除迷思

急診救治 常識、破除迷思

急診醫學正在改革以符合民眾的期待,然而民眾對於急診常存有迷思,會阻礙發展,要破除這些迷思才能促進社會和諧。常見的迷思有「來掛急診都是危急的」?醫師表示,常聽到民眾投訴抱怨等太久,其實只是等幾分鐘,或者常聽到:「就是因為危急才來掛急診」,然而,根據統計危急的病人不到五%,透過檢傷分類可以協助合理的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應破除迷思,創造雙贏、急診常識才能有利看診、急診醫師是值得信賴的。

投身急診醫療三十多年,外界稱譽胡勝川是「臺灣急診醫學之父」,推動「推動高級心臟救命術、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推動緊急醫療救護」。他提到,急診室守護生命的地方、是人們仰賴的地方、是解決的地方。

常見的迷思還有:一、將「先來先看視為當然」、「想快點看病就掛急診」?,有些民眾來急診看病,有種走捷徑的心態,將急診當成捷徑;其實,急診的精神是先看危急的病人,要打破先來後到的潛規則,到急診時會做檢傷分類,檢傷分類可分為一至五級,依序為最緊急至最不緊急,若被分到檢傷第四或第五級不見得會比較快,大病看大醫院、小病看小醫院、看對醫生看對科,讓急診有限的資源得到適度的運用。

二、「急診都是實習醫師在看病」?現在的醫學中心也有,但背後都會有主治醫師指導、且不能獨立作業,因為這是經驗傳承是有此必要的,若遇到嚴重病人,資深醫師會一起看。

三、「有病到急診就對了」?急診醫師不是萬能的,他們專精於急救對於慢性病並不擅長,將病人轉到門診才是負責的表現。甚至有「要住院,來急診就對了」的錯誤迷思,這樣反而會造成急診雍塞、影響到醫療品質。

四、「只要撞到頭就要做電腦斷層」、「心臟停止的急救就是電擊」?曾經就有醫師沒有幫病患做電腦斷層或電擊就被病患家屬投訴的情況發生。但其實,民眾撞到頭後,建議「觀察」是最好的方法,看情況再做電腦斷層;而急救也分為電擊與不電擊,大部分是不需電擊的,民眾別被電視或電影的急救給誤導。

現在的急診有專業的急診主治醫師在看診;會接受急診醫療評鑑;以急診醫學的精神在運作;會檢傷分類、有品質保證、教學、門禁、簽床;指導緊急醫療救護(EMS);參與社區緊急醫療救護-大型活動、高山及偏遠地區緊急醫療。

急診醫師是「搶救危急病人的生命、維護急診病人的權益」,確保低社經人群有就醫管道、承擔社會上的醫療缺漏補實,確保災難時降低人員的傷亡、配合政府活動守護民眾健康、參與防疫亦不容辭。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