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比你想得更危險! 醫:臺灣人「1基因」喝酒致癌風險高達數百倍

比你想得更危險! 醫:臺灣人「1基因」喝酒致癌風險高達數百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近期研究指出,酒精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得更危險,建議有喝酒習慣的人應該定期接受身體檢查。

大多數人都知道酗酒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然而近期研究指出,酒精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得更危險。依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在著名國際期刊《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分析全球癌症病例資料,發現酒精導致的癌症佔總病例4.1%,而這種比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巨大差異,尤其在亞洲最為顯著,東亞地區的比例高達5.7%。

乙醛脫氫酶基因變異 致癌風險高數百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解釋說,飲酒是否導致癌症不僅與飲酒種類和方式有關,基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亞洲人中乙醛脫氫酶基因變異的比例較高,這種基因變異的人,其飲酒後致癌風險可高達數十至數百倍。

臺灣近半數人基因易變 酒後臉紅非代謝快
有些人誤解喝酒後會臉紅表示代謝快,其實喝酒後臉紅,很可能就是乙醛致癌物在體內累積的表現。

張祜銘進一步指出,臺灣是全世界乙醛去氫酶基因變異比例最高的國家,將近一半的人(45%)擁有這個基因變異,這也意味著在臺灣有飲酒習慣的人應特別注意癌症預防。

定期身體檢查 停酒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張祜銘提醒,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統計資料,酒精導致的癌症中有13.9%是由於適量飲酒(即每天小於20克酒精)引起的,遠非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無害。

建議有喝酒習慣的人應該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如果在停酒期間後出現手抖、心悸、睡眠障礙(包含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淺眠多夢)等症狀,就需要到成癮防治科就醫,醫師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也會安排身體疾病的檢查。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