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五阿哥永琪曾經深受乾隆喜愛為何其獨子綿億卻被派去守皇陵﹖

五阿哥永琪曾經深受乾隆喜愛為何其獨子綿億卻被派去守皇陵﹖

  歷史上綿億是榮親王永琪與側福晉索綽羅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因其他的孩子都早早過世了﹐所以綿億是榮親王永琪獨子﹐那麼五阿哥永琪曾經深受乾隆喜愛﹐為何其獨子綿億卻被派去守皇陵﹖
  從身世成長上來看﹐綿億卻很是不幸﹐榮純親王永琪因附骨疽藥石無醫而病逝於25歲﹐這一年綿億才年僅兩歲﹐在他的印象當中父親的形象都是模糊的。而且乾隆的五阿哥永琪從小便聰慧非凡﹐隨著年齡的增長更是文武雙全﹐屢屢被委以重任﹐每次都將乾隆交代的事務辦得井井有條﹐在世時頗受皇帝愛重。
  乾隆曾不止一次地將五阿哥永琪引以為傲﹐嫡子接連夭折的乾隆甚至有了在自己百年之後令皇五子永琪承繼大統的想法﹔奈何五阿哥能力卓越卻命格短暫﹐最終難堪大任便匆匆去世了。若是五阿哥永琪福壽綿長﹐說不準後來真的繼承皇位﹐而身為永琪膝下獨子的綿億則是毋庸置疑的皇太子人選﹐日後父死子繼尊榮延續﹔即便永琪最終沒有登上皇位﹐那必然也是位高權重的王爺﹐身為獨子的綿億同樣能夠襲爵。
  現實卻是幼年喪父的綿億不僅沒有得到無上的尊榮﹐而且失去親生父親倚仗的他越發被皇權邊緣化﹐由於從小缺乏父親的教導﹐綿億的德行均無法與其父親當年相提並論。乾隆皇帝起初將自己對已逝皇五子永琪的愛與厚望延續到了綿億身上﹐乾隆皇帝對綿億與永琪神似的聰明好學的品質十分讚賞﹐再加上感念小小綿億幼年喪夫的孤苦﹐乾隆皇帝親許綿億在尚書房讀書﹐自己親自教養這孩子。
  但是父親的愛與教導始終無可替代﹐隨著綿億年紀的增長愈發年邁的乾隆皇帝對許多事漸漸力不從心﹐綿億的言行舉止無人教導與規範﹐漸漸溺於聲色﹐不僅身體孱弱多病而且與外界往來甚少。
  在乾隆四十九年時年滿二十的綿億被封為貝勒﹔而按理來說滿清王朝的封王襲爵的規則中﹐一般子輩的位分會按照父輩的位分降一級來進行封賞。綿億的父親永琪在世時就已經是和碩榮親王﹐永琪去世後乾隆皇帝還特別為愛子選擇諡號為「純」﹐這一字眼在封建王朝時常有正統嫡系的說法﹐是對皇子位分特別抬高和重視的象徵。所以有這樣位高德重的生父珠玉在前﹐綿億往下降一級的封號也應該是郡王才對﹔故而可想而知被封為貝勒的少年綿億心下定然困惑與不甘﹐常年的鬱鬱寡歡與勞心傷神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他本就體弱的病情。
  清高宗乾隆在自己在位後的第六十年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但此後乾隆仍然訓政三年才壽終正寢﹐嘉慶皇帝也在繼位三年後才得以真正親政掌實權。新帝親征先是風風火火誅殺權臣﹐去邪扶正﹐對乾隆朝受冤獲罪的官員進行褒獎起用﹐還在宗室內封賞晉陞了一些皇室子弟的位分﹐其中就包括了時為貝勒的綿億。
  綿億在嘉慶四年被晉為榮郡王﹐因為與自己年齡相仿﹐而且幼年又曾有過在尚書房一同溫書學習的經歷﹐所以嘉慶皇帝對這個只比自己小四歲的侄子很是親近愛護。獲封郡王的綿億還沒高興幾天便收到了嘉慶帝派遣去守皇陵的旨意﹐古代封建社會貫穿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服從思維﹐所以無論綿億願不願意都只能前往皇陵了。
  嘉慶皇帝對同齡侄子綿億很是照顧﹐但還派他去做守陵人﹐這是出於早年喪父沒有結黨營私的綿億背景乾淨易派遣的原因且處於皇權邊緣的綿億勢單力孤必然會很好地完成指令﹔況且身為愛新覺羅子孫為祖輩守靈也確在情理之中。兩年的守靈生活結束後綿億被傳召回宮﹐嘉慶帝下令此後守陵人三年一屆從皇室子孫中輪流進行﹔當時被派往裕陵的福長安卻嫌守陵日子清苦便以腿腳不便為由逃脫義務。
  臣子們紛紛響應嘉慶帝的心思倡導重罰﹐但常年不在政治中心混跡的綿億卻看不透其中曲折﹐直言腿腳不便守陵確實辛苦﹔這惹怒了嘉慶帝﹐他認為綿億為懶惰之人辯護有失皇室後裔風度﹐於是將其革職罰奉以示懲戒。不久之後﹐以為略施小戒能夠令綿億醒悟的嘉慶帝再次任用綿億﹐令其擔重職﹐但不到一年綿億便再出紕漏。
  綿億為兩子取名時不顧皇室傳統私用金字偏旁的字眼﹐因此觸怒了嘉慶﹔因此便被革職並退出乾清門改在外廷當差﹐膝下二子也被嘉慶帝更名為糸字偏旁。俗話講風水輪流轉﹐綿億的政治生涯也並非一直坎坷﹐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嘉慶十八年的癸酉之變中王公大臣均閉口不言明哲保身﹐只有綿億挺身而出力勸皇帝速還京師以穩定人心。
  綿億英勇剛直切身為皇帝分憂的作為贏得皇帝讚賞﹐不僅官復原職還還倍受皇帝寵信﹐51歲病逝後嘉慶帝為他擬定的諡為「恪」。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他膝下唯一的兒子綿億被嘉慶派去守皇陵﹐後來的政治生涯幾經浮沉﹐雖未達到其父生前的政治高度﹐但也算是安穩一生﹐最終被嘉慶帝視作侄輩中骨肉情深之人﹐得到了善終。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