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消化性潰瘍 多見脾胃虛寒、肝氣鬱滯、肝胃不和等證

消化性潰瘍 多見脾胃虛寒、肝氣鬱滯、肝胃不和等證

消化性潰瘍 多見脾胃虛寒、肝氣鬱滯、肝胃不和等證

通常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可說是一種容易反覆發作疾病。中華中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陳曉鈞表示,消化性潰瘍主要的症狀是疼痛,治療越早難度越小,通常分為脾胃虛寒、肝氣鬱滯、肝胃不和、火鬱犯胃、胃陰不足、寒熱夾雜、瘀血犯胃等證型,通常根據辨證決定治法。

脾胃虛寒患者多半愛吃生冷、受涼,病程較長,常見臉色萎黃、精神倦怠、身體乏力、上腹綿綿作痛、痛時喜溫喜按而畏寒、腹脹、氣從胃上逆、四肢不溫、舌體胖大、薄白苔等症狀,治宜溫中散寒、健脾和胃。

肝氣鬱滯患者常見胸悶、心情煩躁、愛發脾氣、少寐多夢、脅脹痛、胃脘脹痛、痛勢走竄、氣從胃上逆、舌邊多紅等症狀,治宜疏肝理氣;如果是肝胃不和,患者常有情志不和病史,常見胃脘脹痛、疼及兩脅、氣從胃上逆、呃逆嘔吐、舌苔白等症狀,治宜疏肝解鬱、健胃和脾。

火鬱犯胃患者常見胃脘部灼熱感、食入易痛、喜涼飲、口苦咽乾、吞酸嘈雜、便祕溲赤、舌尖紅、苔黃膩等症狀,治宜清熱和胃;如果是胃陰不足,患者常見胃脘隱隱灼痛、口乾口渴、胃口差、大便乾澀、舌質紅、苔剝或乾而少津等症狀,治宜養陰益胃、柔肝和脾。

寒熱夾雜患者常見胃脘灼熱疼痛、痞脹不舒、喜暖喜按、口乾欲飲、脹氣吞酸、大便乾結或時乾溏、小便短赤、舌質淡、苔白膩或黃膩等症狀,治宜辛開苦降、寒熱平調。

瘀血犯胃患者常見胃脘疼痛劇烈、痛如針刺、疼痛持續、部位固定不移、食後痛增、痛程較長、反覆嘔血或便血、症狀時發時止且久久不癒、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等症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和胃。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