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痔瘡發病症狀 易與大腸直腸癌混淆

痔瘡發病症狀 易與大腸直腸癌混淆

痔瘡發病症狀 易與大腸直腸癌混淆

痔瘡發病的症狀容易與大腸直腸癌混淆,但是痔瘡跟大腸癌無關,並非得了痔瘡就會變成癌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指出,基本上每個人都有痔瘡,痔瘡是屬於肛門口的靜脈曲張,痔瘡並不是疾病,因此沒有痊癒的問題。痔瘡通常在內括約肌內襯幫助肛門達到控制,提供壓力幫助肛門緊閉,使肛門內的東西不會露出,有點類似於軟墊的作用。

痔瘡是一種文明病,若長期久坐、大便蹲太久、大便太用力、便秘、熬夜工作等原因而導致痔瘡,甚至是婦女懷孕期間會惡化形成的原因,皆有可能會加重痔瘡腫大出血,惡化容易造成出血或是肛門外露。

通常在做痔瘡手術的時候,並不會把痔瘡開太乾淨,因為開得過於乾淨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例如造成大便大不出來(肛門變太緊)等症狀。

痔瘡並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不存在沒有痊癒的問題,嚴格上來說一般所指的痔瘡,只是痔,若患者痔瘡輕微的話,可以採用擦藥或是泡溫水(35~40度以自己能容忍的溫度改善肛門的血液循環,放鬆括約肌)來做改善。

痔瘡可分內外和混和痔瘡,若是患者是外痔,有腫脹疼痛的狀況,可以動手術切開,讓血塊排出來,之後2~3周會消除,但大部分並不需要動刀。

內痔則可以1~4級,最常見的是第一級(不太需要治療),若是常見2~3級,可考慮手術或是擦藥膏,2即可用痔瘡結紮第三級,看自己的承受程度可以考慮開刀。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