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不明野菜 切勿採食

不明野菜 切勿採食

不明野菜 切勿採食

不少民眾有著「草本養生自我療癒」的迷思,忽略了許多草本植物仍具有天然毒素的風險;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路邊未確認安全性的野花、野菜、野果等切勿任意採食,以免養生不成反而造成難以挽回的身體傷害。

食品藥物管理署以苦楝葉、美洲商陸(根與人參相似)、台灣馬桑(民眾常誤認為桑葚)、赤道櫻草及龍葵等因民眾自行採食、誤食或過量食用所引起實際中毒案例,加強宣導國人切勿任意食用安全性不明之植物或原料。

一名六十三歲男性,因想改善便秘而食用約十片的苦楝葉,但食用數小時後開始產生上肢和眼皮無力且症狀持續一∼二天。病患最初覺得苦楝是天然植物應該沒有毒性,因此不以為意。數周後,再度為改善便秘問題而食用約二十∼三十片的苦楝葉,食後四∼五小時後感到頭暈目眩、雙手和手臂無力、眼瞼下垂,因而就醫治療。另有一名二十四歲女性,誤將美洲商陸的根當作野生人蔘,生吃了約一小指節後,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因症狀持續,因此於食用二小時後到急診就醫。到院時因無特殊解毒劑可供使用,因此醫師只能給予支持性療法,並將病人留在急診觀察。隔日早上辦理「自動離院」,四天後電話追蹤,除了易感「腹部脹氣」外,已無其他不適症狀。

呼籲民眾如因食用不明植物或草藥後如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時,千萬不要誤以為係正常現象,應儘速就醫,以免產生嚴重的症狀或併發症,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後續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二)二八七一-七一二一,提供二十四小時諮詢服務。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有關是否可供為食品使用之原料,可參考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惟該表非屬正面表列,不包括傳統食用之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及五穀雜糧等,相關資訊可上食藥署網站首頁/業務專區/食品/食品業務資訊查詢連結/「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查詢。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