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心律不整導致心悸 找出根本原因做治療

心律不整導致心悸 找出根本原因做治療

每個人每天偶爾會有心律不整的情形發生,屬於正常現象,有些民眾會有心悸的情形,這是一種自己感覺到自身心臟跳動的不適現象,有可能是由心律不整所引起。

有些民眾出現心悸,心跳突然不太規則,跳一跳就停一下,平均一天甚至會發作十多次,這很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的問題,當發生心律不整時,若心臟跳動太快可能會造成患者產生昏倒、喘、水腫等症狀;若是跳動太慢則會引發患者昏倒,而特殊的心律不整,像是心臟亂跳,甚至可能造成心臟有血塊或中風的情形發生。

在現代醫學方面認為,一旦出現有心律不整的情形,應盡快找醫生來針對根本原因做治療,若是心跳太快、醫生通常會選擇使用藥物治療,因為大部分的心臟藥都是讓心跳變慢、變規律,而永久的心臟跳動太慢,會依情形來加裝心律調節器,但這並非通用於哪種治療方式,還是需要找到原因,用適當手法來治療。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黃奎祐表示,心律不整在中醫的治療上,會以補益臟腑氣血,改善循環等方向作為治療,來改善心律不整的狀況,然而仍需依患者個人體質作適當調整,治療上宜考量到病人其他兼夾的疾病。

若是患者平常壓力大,可酌加疏肝解鬱的中藥如柴胡、鬱金、合歡皮;當患者血中膽固醇過高,宜添加菊花、山楂、澤瀉可清除血中脂質,延緩動脈硬化;如果是伴有高血壓,可加上夏枯草、石決明可安神降壓,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度。

心律不整除了配合治療外,在平時生活要保持作息正常、飲食均衡及適度的運動,來幫助誘發心律不整,因為長期的的不良生活作息往往是許多疾病產生原因,在飲食方面也要避免高熱量、高油脂、高膽固醇,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更能避免心律不整的發生。

中醫建議也可多按摩穴位,像是位於腕橫紋上2寸內關穴、腕部腕掌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的神門穴,都有助於寧心安神,若是感到不適時,則可按位於腕橫紋上5寸的穴位,來幫助調理心氣,疏導氣血。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