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防連假症候群 有撇步

防連假症候群 有撇步

防連假症候群 有撇步

寒假與過年的連續假期即將到了,執業中醫師楊謦伊提醒,在連續假期時,若是依照中醫12條經絡流注一天24小時來規劃日常活動,形成習慣,不因假期而改變,自然能預防「連假症候群」發生。

在連續假期過後,有時在開學時會發現孩童懶洋洋,胃口欠佳,早上趕著上學卻突然肚子痛,或找各種理由,不想上學;上課途中頭暈頭痛、昏昏欲睡,難以集中精神,甚至晚上睡不安穩、磨牙等問題,這有可能就是罹患「連假症候群」。

楊謦伊表示,中醫主張「上工治未病」,作息不正常也會導致連假症候群,規律生活作息,如果能依照中醫12條經絡流注一天24小時來規劃日常活動,形成習慣,不因假期而改變,自然能預防「連假症候群」發生。

建議家長應該讓還痛在氣血流注膽經時(深夜11:00~1:00)至肺經(清晨3:00~5:00)處於睡眠狀態,保護陽氣,修復肝臟,分配氣血;大腸經(早上5:00~7:00)睡醒後喝一杯溫開水、吃蔬果,使排便順暢。

在流注胃經時(早上7:00~9:00)一定要吃早餐,滋養臟腑;脾經(早上9:00~11:00)工作學習第一個黃金時間,適時活動,禁食辛辣刺激物;心經(中午11:00~下午1:00)適度午睡小憩,閉眼時產生α腦波,能增加下午學習專注力,且不宜劇烈運動,避免血脈紊亂。

氣血流注小腸經時(下午1:00~3:00)消化吸收旺盛,腸胃要休息,因此午餐應在下午1點前吃完;膀胱經(下午3:00~5:00)多喝水,有助膀胱排除體內廢物,此時小腸經把午飯營養送至大腦,是工作學習第二個黃金時間。

在腎經(下午5:00~7:00)鹹味入腎,晚餐應清淡,此時可做十趾抓地動作鍛鍊足三陰、足三陽,刺激湧泉穴,也可喝一杯水,排毒清洗腎及膀胱;心包經(晚上7:00~9:00)主瀉、主血,晚餐勿過油膩豐盛,避免亢熱導致胸中煩悶、噁心,並保持心情舒暢,拍手、張開雙臂給家人擁抱姿勢,更可刺激心包經經絡,此時是學習第三個黃金時間。

當氣血流注三焦經時(晚上9:00~11:00),少喝水,避免夜尿,此一時段上床睡覺,百脈可休養生息,更有助兒童長高。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