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8個小巧思 讓年菜也能營養均衡熱量減半

8個小巧思 讓年菜也能營養均衡熱量減半

傳統年菜多以油炸、糖醋、勾芡、多糖、多醬汁等方式料理,油脂熱量偏高,且蔬菜量不足,很容易一餐吃下來就超過2000大卡,高於一天的熱量需求。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建議,可利用小巧思,透過簡單製備,不但可達營養均衡,熱量也能減半。

8個小巧思,讓年菜也能持得健康。1、圍爐火鍋加入茼蒿、青江菜、蘿蔔、杏鮑菇等一同烹煮,湯頭更為鮮美。2、醬燒排骨、牛腱等冷盤,以燙熟之花椰菜、彩椒、豌豆莢、芥藍菜墊底擺盤,色澤鮮豔可口。3、花枝冷盤淋上用蔥、蒜、辣椒、醋等做成的沙拉,增加口感且開胃。4、鮮魚料理中放入傳統豆腐增加植物性蛋白質,再加上海帶芽、香菇及木耳裝飾,增添五彩顏色,喜氣洋洋且營養加倍。5、如購買米糕等油脂含量高之主食,可減量攝取,或自行製備如紅豆糙米藜麥飯,補足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飯後及餐間點心建議可購買無糖優格自行加入水果丁,即可補充乳品類及水果類之營養素。6、撈油減醬:年菜加熱前也可先將白色凝固油脂去除,可減少油脂的攝取。並於製備時減少醬包加入的量,食用時別搭配過量的沾醬,就可減少鹽分及熱量的攝取且較可吃出食材原味。7、適量攝取有技巧:滿桌的菜色,可以利用小小的技巧避免攝取過量,例如每個人使用較小的餐盤、將菜餚分好為一人份的大小,調整上菜順序,讓大家先食用長年菜等蔬菜類食物,都可減少熱量攝取。另外,用餐結束後也記得別繼續坐在餐桌前聊天,避免不知不覺就吃下過多的食物。8、搭配口訣均衡攝取:攝量攝取外,最重要的仍是透過「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六大類攝取適量的分量。其中,堅果種子民眾常於年節期間過量攝取,雖然堅果種子營養價值高,但切記其屬油脂類,每餐攝取約1個「大拇指節」(約1茶匙)或一天攝取1整根大拇指大小的量(約為5顆腰果、或5顆杏仁果、或10顆花生)即可,不要過量,否則肥胖也會找上身。

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結果顯示,約有39%民眾表示體重有增加,且平均增加1.7公斤。在體重控制上,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天天量體重」的簡單小撇步。研究指出,節日期間每天規律測量體重,節日後體重大致上可以維持,沒有量體重習慣,體重則顯著的增加。另外,在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如果在節日期間可規律量體重,節日後體重反而有減輕的效果。可見測量體重有警惕的作用,有助於節制口腹之慾。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