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防疫 勤洗手也要正確洗手

防疫 勤洗手也要正確洗手

防疫 勤洗手也要正確洗手

為防範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縣府衛生局加強宣導民眾除了戴口罩外,勤洗手及正確洗手也很重要。洗手時遵守「濕、搓、沖、捧、擦」的原則,可提高個人衛生,也是預防傳染病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在當年SARS流行期間,專家們更是大力提倡洗手的重要性。

衛生局表示,洗手的五個時機為吃東西前、看病前後、如廁後、咳嗽及打噴嚏後、任何時候手部髒時,一天最好能洗手10次以上,常保清潔衛生;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口、鼻,沒有肥皂的時候,也可以用酒精性乾洗手替代。

正確洗手的方法,包含五個步驟:一、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二、搓: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三、沖: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四、捧: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實際上已污染了水龍頭,故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或用擦手紙包著水龍頭關閉水龍頭;五、擦: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

對於疫情的防護,衛生局也提醒民眾應均衡飲食、補充足夠水分、充足睡眠、適度運動,讓免疫功能維持正常運作,並且避免到人潮擁擠場所,減少被傳染機會。

衛生局也再次呼籲,健康民眾及一般學生無須戴口罩,口罩使用時機著重在「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將口罩留給防疫第一線人員及需要的人。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