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春季養生 按摩9穴位

春季養生 按摩9穴位

春季養生 按摩9穴位

很多人常有疑問,為何需要季節養生?台北護理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兼任講師彭溫雅中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人的體質長期受到影響,隨著二十四節氣反應的季節更替,人體也順應著表現出不同生理狀態,所以應順應季節做好養生保健,建議春季養生著重按摩九個穴位。

彭醫師指出,體質包括先天遺傳所得到體質,以及後天養成的體質,同時發育過程中,常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而形成不同的身體特色。後天因素中,影響因素包括季節,四季寒熱溫涼變化,以及居家環境、飲食習慣等,時時刻刻影響著人的體質,所以隨著節氣反應的季節更替,人體也順應表現出不同生理狀態。

彭溫雅醫師指出,體質可以再細分為三個類別,分別為體態、體能、氣質。

簡單來說,體態就是透過外表高矮胖瘦等特色,加以區分出不同體質;體能指的是身體能量狀態,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氣、血、陰、陽、津液,舉例來說,當人體津液不足時,身體常會偏熱,呈現熱性體質。

當陽氣不足時,身體常會偏冷,呈現寒性體質;氣質指的是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或人格特質。中醫判斷體質通常合併這樣三個面向,綜合判斷一個人基本體質,以致常有肥人多溼,瘦人多火等說法存在。

春季養生著重按摩九個穴位,首先,右手食指及中指併攏,依序敲打以下九個穴位,透過九個穴位連續經絡按摩,有助舒緩情緒,提升免疫力,甚至在春季達到排毒、排溼等益處,穴位依序為後溪穴、百會穴、攢竹穴、太陽穴、四白穴、人中穴、承漿穴、缺盆穴、淵液穴。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