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包莖是否需處理?先看包皮自然生長史

包莖是否需處理?先看包皮自然生長史

包莖是否需處理?先看包皮自然生長史

所謂包莖是指陰莖包皮過長或太緊,以致龜頭無法全露或陰莖無法回縮,像這種情況容易藏汙納垢甚至引起發炎。執業泌尿科醫師林德祺表示,包莖是否需要處理就要先看一下包皮的自然生長史,事實上,大部分情況自己就會好轉,不需要挨一刀,除非是有一些狀況才需要處理。

包皮就是包在男性龜頭上的皮膚,一般來說,男性龜頭是小部份外露或不外露,也就是大部分被包皮覆蓋,當然也有天生就完全外露,倘若龜頭完全不外露可以稱為包皮過長,但這跟包莖是不一樣,包莖是指除了包皮過長還翻不出來,亦即包皮沒辦法退不下來,若是單純包皮過長但容易把龜頭翻出,像這種情況不能算是包莖。

林醫師指出,根據文獻所記載,一至三歲小朋友的包皮當中,約有百分之五十至九十都是翻不開,這個比例會隨時間而下降,約到六至八歲時大約剩下百分之八至十,到了十六至十八歲時也就是高中時期剩下約百分之一。

林醫師指出,包皮過長翻不開容易藏汙納垢,最後導致細菌滋生問題,最常見要處理的狀況就是包皮反覆發炎,或是泌尿道感染,醫學研究顯示,小男孩如有包莖問題,發生泌尿道感染機會是做過手術者的二十倍左右。包莖有時也會影響排尿,包皮出口過緊會導致小便不順,排尿時包皮會像一個小球一樣脹起來最後才排尿,倘若出現這種情形的話也可提早處理。最後就是到了國高中青春期時,倘若這時還是包莖,大概就不太會自己好轉,這時是手術的好時機,不然日後怕影響正常生育。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