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6類人基因突變檢測及早揪癌

6類人基因突變檢測及早揪癌

6類人基因突變檢測及早揪癌

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於2013年5月發表一篇名為「我的醫療選擇」的公開信,提及因家族病史及檢測出帶有BRCA1基因突變,所以她已經接受雙乳切除手術,以減低乳癌發生率,未來也考慮接受預防性卵巢及輸卵管切除手術,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世人廣泛關注,更讓基因檢測及預防醫學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

成大醫院病理部陳慧雯醫師指出,大多數癌症是因為偶發性的基因突變導致,但有約5至10%的病人,是帶有生殖系遺傳基因缺陷而導致癌症發生;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症候群為代表之一,而導致這類症候群最重要的基因即為BRCA1與BRCA2。

BRCA1與BRCA2屬於抑癌基因,主要功能為製造用以修補被破壞DNA的蛋白質。陳慧雯醫師表示,當抑癌基因產生缺陷時,被破壞的DNA無法被修復,就容易產生癌變。帶有BRCA基因突變者,除了乳癌及卵巢癌之外,也容易得到其他癌症,如前列腺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膽管癌、胃癌、大腸癌、頭頸癌和黑色素瘤;同時亦會增加男性得到乳癌的機率。

陳慧雯醫師建議有以下早發疾病或家族史的民眾,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基因突變的檢驗,包括1.小於45歲的早發性乳癌、多個或是雙側乳癌的病人;2.小於60歲確診的三陰性乳腺癌病人;3.男性乳腺癌;4.轉移性HER2陰性乳腺癌病人;5.血親中有多人罹患BRCA1或BR-CA2相關癌症,如乳癌、卵巢癌、胰臟癌與攝護腺癌等;6.家族血親有人已知帶有BRCA基因突變。

陳慧雯醫師也表示,一般民眾若確認攜帶BR-CA基因缺陷也不必過於恐慌,可以定期追蹤檢查,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建議在滿25歲以後,每6個月進行乳房檢查,每年接受乳房攝影、甚至核磁共振掃描;在卵巢癌部分,則建議30歲以後,每半年檢測血清卵巢癌腫瘤指標CA-125及陰道超音波檢查。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