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老年養生 有撇步

老年養生 有撇步

老年養生 有撇步

傳統中醫重視老年養生保健,養生調養都有一些原則可循。

專家看法

執業中醫師張盈瀅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由於老年人生理、病理特徵跟其他年齡層的人不太一樣,所以養生保健偏重於精神攝養、飲食調養、起居護養、藥物扶持等。精神攝養方面,保持情緒穩定、維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最好能夠做到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只有進行心理保健才能杜絕情志疾病。

張醫師指出,飲食調養方面,合理調節飲食對老人家來說很重要,因為中醫認為,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所以飲食必須合理調整,飲食宜溫熱、熟軟,但忌粗硬、生冷,也只有這麼做才能保養精氣。

張醫師指出,起居護養方面,由於老人家隨著年齡增加,體力已日趨衰弱,動作多有不便,在起居作息、行動坐臥等都必須要給老年人合理的安排,比如床榻不可太高,應以坐著就可垂足履地為宜,讓老人家起臥方便。

藥物扶持方面,中醫認為,老人家氣色已衰,精神耗弱不少,所以醫藥調治的時候應採取扶持方式,換句話就是說,調治宜溫平、順氣、補虛、和中,這些調治原則就是符合老人家生理特點的原則。

注意事項

年紀愈大,身體機能衰退情形愈明顯,平常應重視飲食起居調養,粗硬生冷食物少吃為妙,起居生活以方便為原則。對於老人家來說,合理的飲食習慣相當重要,畢竟年紀愈大,真氣耗竭愈多,五臟功能也逐漸趨於衰弱,此時可以多吃溫熱、熟軟的食物,但應少吃粗硬生冷的食物。

貼心小叮嚀

倘若飲食生冷不節制,經常過饑或過飽,又常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對於胃腸等臟腑來說,將會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古代才有「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的說法,這種說法符合老年人飲食特點,以及生理病理特性。此外,由於老年人體力衰弱,動作上多有不便的地方,生活起居都以方便為宜,不管是行、動、坐、臥,都要有合理安排,舉例來說,老人家的棉被要鬆軟,枕頭要低長。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