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高血壓上身 近3成無感

高血壓上身 近3成無感

高血壓上身 近3成無感

五月十七日為世界高血壓日,世界高血壓聯盟連續六年將主題訂為「Know Your Numbers」(了解你的血壓)。衛福部國健署昨(十五)日指出,由於高血壓患者多數沒有症狀,透過「量血壓」,才能掌握血壓狀況,然而,台灣高血壓患者自知率不到八成,近三成的患者,渾然不知高血壓悄悄上身。

高血壓是全球性健康議題,也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糖尿病、眼疾等重大慢性病共同危險因子。

根據日前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因為高血壓有關心血管疾病死因,比如心臟病、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在十大死因分別為第二位、第四位、第八位,總共造成三萬八千餘人死亡。

也就是說每四點五人死亡當中,就有一人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死因,嚴重威脅民眾健康。

去年國健署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發現,十八歲以上民眾當中,一年內約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七沒量過血壓,其中十八至三十九歲青壯族群當中,百分之三十以上沒有量血壓。

國健署強調,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又有沉默殺手之稱。

一般民眾接受量血壓服務,通常是在醫療院所,但是往往又會出現白袍恐懼症,也就是看到醫護人員血壓就不自覺上升。

因此,為了提升民眾對血壓量測的重視及便利性,目前整合四千三百餘家血壓量測服務資源,建置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讓民眾就近在血壓站或社區藥局量血壓,甚至還有社區藥師提供血壓諮詢服務。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掌握血壓「3C原則」,有助擺脫慢性病糾纏。

所謂「3C原則」就是Check(規律測量)、Change(改變習慣)、Control(控制血壓),規律測量是指定期量血壓是高血壓防治基本功,十八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四十歲以上的民眾則須天天量血壓。

改變習慣是指不良生活習慣是造成高血壓的原因,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可以降低血壓,延緩藥物使用,甚至減少藥物種類與劑量。

控制血壓是指血壓不是固定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產生變化,量血壓最好居家進行,建議使用上臂式血壓計作為家中常備血壓計。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