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防痛風 牢記 三多一不要

防痛風 牢記 三多一不要

防痛風 牢記 三多一不要

痛風往往發生在關節處,每當腫脹痠痛時往往令人難以忍受。新竹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鄭阿乾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痛風又稱為賊風、歷節關節痛,為人體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犯所造成,以及因為營養不均衡、運動量太少或太多等因素而致病,發病之後人體全身骨關節有如注入疼痛一般,人體氣血虛弱時往往引起關節不利。

鄭醫師指出,倘若疼痛劇烈者又稱痛痹、白虎歷節等,若是病症長期不除的話,可能會產生痛風石沉積現象,容易導致關節畸形或是腎結石,少數人可能因為尿酸過多,進而罹患白內障。所謂白虎歷節,就是遍身骨節走注疼痛,就如同被老虎咬著關節一般疼痛不已。預防保健之道,建議民眾謹記「三多一不要」──

多吃不含普林的食物,如糙米、白米、小麥、燕麥、蛋類、木瓜、葡萄等;多吃低普林的食物,如馬鈴薯、玉米、甘薯、豬血、鴨血、海參、海蜇皮等;多從事快走、慢跑、游泳等運動,避免從事激烈運動,運動後補充適當水分。

不要吃高普林的食物,比如黃豆、花生、蘆筍、香菇、肉汁、肉湯、雞精、小管、小魚乾、扁魚乾、吻仔魚、動物內臟、各種酒類等。

現代人生活水準普遍提高,常吃太多高普林食物,當體內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時,倘若無法將尿酸從小便排出體外,此時往往導致尿酸濃度過高,進而致使尿酸沉積關節、軟組織、骨骼、腎臟等部位,進而引起各種症狀,而痛風就是其中一種病症。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民眾都以為吃素不會引起痛風,其實並不然,倘若吃素的人長期以黃豆、花生、蘆筍等成份所做成的食物作為主食,仍然有機會成為痛風一族,這是因為這些食物含有比較高的普林,經過肝臟代謝後一樣會形成尿酸。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